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鴻儒集》外資進駐熱錢滾燙 台股恐漲過頭

白丁 2021/01/12 10:53

台股頻創新高,連美國華爾街日報都撰文示警,直指台灣、韓國與印度股市的表現都「太猛」,資金與題材面,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要小心。 ##外資推波助瀾台股 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台灣加權股價指數2020年大...

《工業4.0省思之二》人類輸給機器?

黃逸華 2021/01/12 08:47

不久前和諮詢客戶聊人工智慧,一般人總是直接想到圍棋alphaGo,「機器能想到各種前所未見的勝利方法,人們來不及應付,所以就輸了。」 當時我是這樣回答的:機器沒有「輸贏」概念,只有「數值」,被模型寫...

《汽車咖啡坊》賣車身、賣電池搞不定 電車股價炒翻天

邱文福 2021/01/11 16:56

特斯拉電動車股票日前曾炒到每股880美元,把馬斯克推成全球首富。但特斯拉去年全球交出的總量不過49.5萬輛,而每股營利不及1美元,跟車業第一、二名的豐田、德國大眾賣的1000萬輛相較不過5%不到,實在有夠...

〈多雲時晴〉冷眼看美國抗爭 台灣能學到什麼?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1/11 16:02

支持川普的民眾衝入了美國國會,彷彿電影般誇張的場景,在全世界的眼前上演。美國的政治日趨兩極化,對總統川普的支持,也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不滿政府就能占領? 對於美國上演的衝突,是否跟當年...

《懷念的歲月》憶童年 冷過冬

朱全斌 2021/01/11 12:12

這幾天寒流來襲,大家都直呼受不了。但是因為時代進步了,室內就算沒有暖氣,也有電暖爐。衣服雖然穿得多些,但因為材質變得輕薄的關係,不會太厚重,甚至還兼具時尚感。想到小時候過冬,那情況可大不同。 ##母...

(社論)能源轉型落後 產業供電已陷危機

醒報編輯部 2021/01/11 12:06

科技界大老日前在竹科40週年慶,一致擔心供電問題,言猶在耳,9日竹科就發生大規模壓降停電,波及台積電、世界先進、旺宏、聯電、力積電、茂矽、環球晶等12家大廠,範圍之大,歷年僅見,政府未來如何保證供電無虞,...

《梁良談影》電影「壞總統」描繪川普 惜製作粗疏

2021/01/11 12:04

今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衝擊事件,看來就像一場世紀大賭局攤牌後的失控表現。對賭雙方,一邊是人強馬壯的「職業老千」,他們早已拿到了一手幾乎必勝的好牌,還在攤牌前一刻「偷走」了對手原以為已拿到的底牌,故堅信能勝...

《都蘭山下》山之頌

吳方芳 2021/01/11 09:42

冷列的晨風送來了檸檬草和梔子花的清香,寂靜蜿蜒的山徑除了丈夫和我,還有一隻胖呵呵、單腳佇立路旁、縮著脖子像是打著瞌睡的夜鷺。 ##樂走山徑 一路上,松鼠、貓頭鷹、牛隻和調皮的北風、初透的晨光也湊...

《經濟論衡》氣候變遷加大 從社會責任到ESG

林建甫 2021/01/10 15:12

近日霸王寒流來襲,氣溫劇降,全台急凍。一個科學的說法是:本來北極渦旋通常是在北極圈附近,但因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使得海水溫度上升,北極地區的冰面積逐年縮小,暖空氣容易入侵到北極圈裡面,這時北極渦旋裡面的冷...

《鴻儒集》大夫無私交 宜審慎處理克拉芙特來訪

白丁 2021/01/10 12:02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宣布,現任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將訪問台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在此同時,仍須審慎注意勿淪為中美對抗籌碼,並應注意總統當選人拜登及民主黨與台灣互動的敏感性。 ##國會暴動全球矚...

(社論) 誰有資格攻入國會?

醒報編輯部 2021/01/10 12:01

成者英雄敗者賊,兩千多年前莊子說:「諸侯者盜天地,賊盜者盜物品」,設若美國川粉6日中午攻入國會成功,高喊「公民不服從」,繼續霸佔國會,此時此刻,川普總統會譴責他們「暴力」嗎?或已在白宮慶祝與聲援?派人送水...

《蕭旭岑談音樂》一步之遙的探戈風情

蕭旭岑 2021/01/10 10:47

歲末跨年,很榮幸受一對媒體人夫婦邀請,參加他們的跨年感恩家宴。蒙主人欽點,在宴會中選擇導聆兩首適合跨年的音樂,一首是我過去介紹過的韋瓦第經文歌〈世俗的平安總有苦惱〉,另一首我選擇了最受歡迎的一首阿根廷探戈...

《工業4.0省思之一》打破成本優先思維

2021/01/07 18:14

賢者說「人是習慣的奴隸」,經濟學家說「路徑依賴構成產業特性」,其實都是一件事:「經驗優先」。在產業領域可以觀察到這樣的行為模式,製造業更是如此,但以人工智慧為基底的工業4.0變革,可能會讓許多人覺得天崩地...

(社論)沒有法治的民主 必然陷入民粹的混亂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1/07 16:40

美國國會遭到川粉闖入的場景,相信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感覺十分熟悉,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台灣立法院也曾遭到了大批學生衝入。跟美國不一樣的是,台灣民眾在民進黨立委的支持下佔領立院,美國則是朝野一致要求民眾退...

《鴻儒集》監委提石木欽弊案 政府後知後覺?

白丁 2021/01/07 11:28

監察院長陳菊最近率監委王美玉等人,赴行政院巡察,王當場向蘇貞昌院長指出,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與富商翁鍾茂不當往來,且在巴黎銀行與翁某的3億元債務官司,疑涉司法不公。蘇院長當時震怒表示,將嚴查到底。 ...

(社論) 太陽光電建置慢 非核家園南柯一夢?

白丁 2021/01/06 17:31

2025年非核家園已經進入倒數,政府規劃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20%,太陽光電裝置容量計劃至去(2020)年應達6.5GW(3.25億瓦),但實際執行僅5.2GW,差距還有20%,如何達成目標,挑戰極大。 ...

〈多雲時晴〉謙卑,做比說更重要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1/06 17:12

蔡英文總統元旦文告,特別強調萊豬政策的過關,表示「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國人同胞體諒」。其實這段話讓人聽來頗為玩味,因為這項政策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妥協或談判的空間,理由全民也都理解,是為了舒緩美國的國內...

後新冠預測: 狂歡、報復性聚集的文藝復興?

邱慕天 2021/01/06 09:41

隨著第一世界國家的疫苗問世,並將2021年視為對新冠病毒疫情吹起反攻號角的一年,耶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克里斯塔基最近根據他的新書Apollo’s Arrow: The Profound and Enduri...

《STEAM》期待疫情後的「新常態」

張瑞雄 2021/01/05 16:00

後代歷史如果要定義2020年,那無疑就是COVID-19危機,新冠肺炎帶來全球經濟和社會秩序的大重組,但是隨著疫苗的推出,人們可以謹慎樂觀地認為「下一個常態」現象(Next Normal)將在今年底或明年...

《鴻儒集》全球股市狂飇 盲目追漲恐被套牢

白丁 2021/01/05 11:03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股市卻狂漲,台灣股市名嘴充斥媒體,各有看法,究竟該如何看待投資這件事?也許可以回到股神巴菲特的人生三大信條:不要投機、追求知識、正直。投資長期穩健標的,仍可持盈保泰。 ##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