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衡》華人世界所得提高 生育卻逐年降?

林建甫 2021/03/07 16:33 點閱 4373 次

去年(2020)內政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有人戲稱這是「死亡交叉」。無獨有偶,香港即將公布的數字也是呈現了史上第一次的「死亡交叉」,還比預期提早六年。

中國大陸公安部的資料也顯示,去年登記的新生兒數量同比下降15%;華人世界,年輕人都不生小孩,怎麼回事?

生小孩的外部成本

有人戲稱,經濟進步,所得提高,小孩減少,因此小孩是「劣等品」。正常品是所得提高,會消費更多。但這樣說法有問題,上面的陳述,忽略了其他條件不變的假設。不同時點的比較,條件改變很多,尤其是要不要生小孩,牽涉到成本的問題,不能小覷。

在華人社會,「婦女是半邊天」,平權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畢業後的女性,往往就投入職場。養小孩的成本越來越大的關鍵是婦女的工作成本。女性因生育養小孩導致的勞動市場犧牲甚大。

因為生養小孩是勞動密集的工作,需要婦女大量的時間投入,甚至要放棄升職加薪。如果生二胎,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不少人還放棄工作,中斷職業發展。而且教育程度愈高,所放棄的代價往往更大,成本也更高。

薪水不漲養不起

其次,近代社會薪水不漲,其他生活成本都在漲。考量養育、教育小孩的成本很大,造成年輕人「不敢生、不願生」。有人去統計,生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最少要花 200萬,而且這是在親人幫忙坐月子、自己帶小孩、小孩不補習並一路都讀公立學校的極簡情況下才能達成。

如果是另一種花費較多的版本,(去坐月子中心、讓保母帶小孩、小孩一路補習加才藝班、讀私立大學..) ,則是要花費近500萬元。這對年輕人來講是很大的負擔。很多年輕人說,自己都養不活了,還想要養小孩,真是心酸的寫照。

養育在質不再量

經濟學精彩的理論有二,一是來賓斯坦(H,Leibenstein),他的「邊際孩子合理選擇理論」,認為家庭可以列出第幾個小孩的效益與養育成本。而效益遞減、養育成本遞增。因此做生育決策就是收益大於成本則會選擇生育,反之則相反。

二是1992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貝克(G. Becker)教授有名的「孩子數量質量替代理論」。他則從家庭效用角度出發,認為過去死亡率高需要多生幾個小孩分散風險,如今在家庭資源有限情況下,父母會選擇降低生育數,集中投資在出世的小孩。這樣的投資往往所費不貲,讓教養小孩的成本大幅上升。

低生育率在華人世界既然已經是普遍現象,然而勞動力減少會讓經濟發展減緩,老齡化加劇也將動搖社會保障體系,因此補充人口及引進移民是解決人口減少問題的重要關鍵。政府要鼓勵年輕人結婚,鼓勵他們生小孩,更要用更多的辦法幫助年輕人養育小孩,減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