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大法官提名人 學者:應繼續杯葛

呂翔禾 2025/07/03 13:44 點閱 685 次
立法院3日由院長韓國瑜主持,進行大法官同意權審查公聽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立法院3日由院長韓國瑜主持,進行大法官同意權審查公聽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提名主任檢察官擔任司法院長,完全是濫用提名權,立法院應繼續杯葛,否則將會『七權合一』在總統一人身上!」學者林騰鷂3日於公聽會指出,賴清德這次提名比上次提的姚立明更離譜,希望立法院繼續抵制名單;其他學者則希望憲法法庭能儘速運作,但在審查上,需思考司法過勞、憲政爭議處理等面向。

避免權力集中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3日舉行司法院大法官同意權公聽會,由國民黨團推薦的東海法律系教授林騰鷂指出,賴清德所提的大法官人選不應該獲得國會同意,這次人選比上次提姚立明更離譜,提名一個只任主任檢察官的蔡秋明擔任司法院長,簡直顛倒檢察官應受法官指揮的司法天理,盼不要同意賴清德這次提名,以免賴清德權力過度膨脹。

「在野黨不宜以單一理念因素就否定被提名人!」民眾黨推薦的北大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反駁說,總統此次名單有高達一半是女性,必須給予高度肯定,他說,讓憲法法庭運作下去,朝野雙方都有責任,應協力形塑一個可運作的政府,執政黨也不宜否定被提名人。

恐詢問過勞與審案

民進黨團推薦的律師賴秉詳表示,大法官人事審查部分,應該就司法行政、司法專業進行探討,他說,目前司法實務上最嚴重的應該是司法人員過勞,一個要接60件案件、結掉12件左右,未來審查大法官人選時,立委們可以相關議題,尤其這次是由檢方擔任院長,可詢問司法過勞的問題如何解決?

國民黨團推薦的東吳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則說,大法官任期制度要讓大法官結構可以新舊混合、任期交錯,避免每四年一次的總統壟斷大法官提名權。當總統連任或一方政黨執政超過八年,會讓所有人選都屬於同一政黨提名,這是制度設計所致,朝小野大的格局應該能讓大法官避免被貼上黨派標籤、正當性更足夠。

但他也提醒說,當行政部門跟立法部門出現政策跟憲政爭議時,是否都適合由憲法法庭解決?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