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雖然美國對我關稅稅率尚未確定,但半數廠商已經造成影響,若稅率超過20%,半數廠商營收恐重創3成!」藍營智庫國政基金會與民眾黨政策會21日公布民間版關稅衝擊評估報告。學者管中閔指出,已有23%廠商考慮移轉產能,政府也要注意中國受到關稅戰的影響;學者林祖嘉批評,政府談判過程完全黑箱,讓外界很難放心。
企業不瞭解政府輔助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調查的238家廠商中,有88.5%為2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超過5成(50.5%)表示已經受到美國擬課關稅的直接影響,還有28.5%不確定。有25%廠商暫停增員計畫,23%廠商已經開始規劃或考慮移轉產能。管中閔指出,廠商主要面對的困難有匯率快速升值、中小企業難取得綠電、缺工等。
另外,廠商還認為AI與綠電轉型門檻高,且政府在協助政策上有資訊落差,除了關稅稅率的不確定性,還有不清楚政府的輔助措施。國政基金會財經小組召集人林祖嘉指出,在模擬10%關稅情境下,近6成企業認為營收將小幅下降或無明顯變動,但一旦課徵幅度提高至20%,超過半數企業預估營收將減少10%到30%,其中更有26%恐損失超過3成。
傳統產業受創深
報告也指出,規模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所受衝擊最劇烈,高達35.8%預測營收將減少超過30%。報告指出,這類企業通常資本薄弱、客戶集中、議價能力有限,若遭遇外部貿易壓力,恐難已撐過長期陣痛期。若面對美國20%對等關稅,傳統產業將首波受創,橡膠製品業與其他製造商首當其衝,還有金屬製品、電力設備、塑膠與基本金屬業等加工產業也普遍預期營收下滑。
管中閔建議,政府要穩定匯率,並檢討能源政策、擴大安定就業措施與勞工保障,同時以工研院等單位作為AI轉型專責單位,協助中小企業升級,同時希望建立貿易協助單一窗口,整合資源以協助廠商。他也提醒說,若中國經濟每衰退1%,我國最高恐衰退0.39%,且影響恐持續2季,但美國經濟衰退1%,我國經濟衰退約0.29%,因此關稅戰對中國的影響也要注意。
不清楚政府立場
「立法院也應該要了解談判進度!」林祖嘉強調,這是初步調查,未來還要思考若對等關稅超過30%,可能帶來的衝擊,還有升值對產業的影響,還有晶片產業可能的衝擊;此外,調整關稅需要立法院同意,目前外界也不清楚協商過程是否包括非貿易障礙,且未和美國對台關稅遲遲沒有公布?政府談判過程幾乎完全黑箱,讓外界難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