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懷念行人天橋

尤榛嚴 2025/05/25 18:27

近年來,重視行人的空間和交通安全,城鄉之間都設立了很多人行道、斑馬線等交通號誌和標線,同時也拆除了不少被認為有礙視野和行車安全的天橋,行人天橋已所剩無幾,鄉下保留的比較多。 ##天橋曾經很時興 早...

胡志強是官場的異類 呼籲愛心與品牌外交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5/05/25 18:27

胡志強做過新聞局長、外交部駐美代表、第十三任外交部長、13年台中市長(包括兩度連任及第一屆台中改直轄市市長),碰到他總會遲疑一下,究意該稱他「市長」還是「部長」?無論什麼名稱,他總是欣然答應,熱情打招呼。...

(社論)畢業季的祝福能否實現 有賴在學時的努力

醒報編輯部 2025/05/25 13:31

畢業季又到了,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步入職場多年後,又會對當年的自己說些甚麼呢? 學生是最擁有特權的一代,在台灣中產為主的社會當中,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要有能力,一定全力支持孩子讀書。因為...

三峽追不回的遺憾 法律來救濟!

蘇家宏 / 資深律師 2025/05/22 15:22

78歲的先生,開著20多歲的車子,在三峽衝撞正在過馬路的行人,撞倒10多人,3人過世,12人受傷,事發時正值學校放學時間,現場一度陷入混亂。 一個孩子養了10多年,愛了10多年,也期盼未來孩子的人生...

(藝文櫥窗)故宮百歲慶 大都會名作獻禮–塞尚裸女領軍•雷諾瓦彈琴雙女都在

簡秀枝 2025/05/22 12:37

今年是故宮博物院100 週年院慶,迎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經典巨作,可說喜上加喜,令人眉開眼笑,期待不已。 ##下半年滿滿大展 該展覽...

《STEAM》台灣經濟不能只靠台積電和黃仁勳

張瑞雄 2025/05/22 11:53

當台積電被譽為「護國神山」、輝達CEO黃仁勳成為媒體與民意追捧的「AI教父」之時,政府和社會或許也應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的經濟能永遠依賴這兩座神山嗎?或者更尖銳地問,倘若這兩股支柱出現動搖,我們是否早已準備...

(社論)蜜蜂的危機也是人類的生存危機

醒報編輯部 2025/05/22 11:35

聯合國第72屆大會在2017年通過了每年的5月20日訂為「國際蜜蜂日」,今年的主題是:‟向自然取經,滋養人類未來”,清楚的展現了蜜蜂在農業以及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 ##生態系統的關鍵角色 蜜蜂並...

交通安全與死傷探源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5/21 15:40

三峽北大國小前小汽車暴衝造成多人死傷。有人未經事實查證,就以肇事者年歲高,帶風向地說社會過度包容老年、資深駕駛易有路怒症行為,進而衍生高齡駕駛換照問題,甚至立即取消其先前所獲模範父親的頭銜。其實年齡不是問...

(經研隨筆)美中關稅對抗 選擇偃旗息鼓收場?

戴肇洋 2025/05/21 15:39

美中兩國貿易衝突於川普重返白宮次日起爆發以來,歷經「百日」對抗,5月10日、11日雙方政府主管經貿事務高層於瑞士舉行會談後,在川普選擇退讓下,達成90天「休戰」,讓這場聚焦中國所掀起的關稅戰火之未來發展,...

(社論)賴清德就職週年在兩岸保守 後退原來為向前

醒報編輯部 2025/05/21 15:39

賴清德就職週年,特別在演說中強調了三大主題「氣候變遷、健康促進、社會韌性」。對於跟美國貿易跟關稅的部分著墨最多,不過畢竟談判還在進行當中,因此並沒有具體的內容。其他關於招商、晶片產業等等與日常演說並無差異...

(醫者心)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施壽全 / 醫師 2025/05/21 15:39

美國從林肯總統解放黑奴開始,到現在大製作影片中,總要擺上幾位亞裔或非裔演員擔任重要角色,以示「眾生平等」,算算已經超過一個半世紀了,但美國迄今,種族歧視的現象仍未絕跡。 ##男女不平等 眾多婦女,...

(財經視窗)重提零關稅? 賴總統裡外皆輸

黃耀輝 2025/05/20 15:39

賴清德總統上週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針對美國恐對台灣輸美商品徵32%關稅,他坦言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但不會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至於如何談判,他竟然再度重申他將從「零關稅」開始交涉,並提及台積電在...

〈醒小說〉縫紉機前的身影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5/05/20 14:01

又到了媽媽的生日,她照往常般把腦子攪了又攪,卻還是想不出送什麼能討好媽媽的禮物。不管她花了多少心思,都很難換來媽媽的一個笑容,即使淡如清晨薄霧的微笑,也等不到。 她看過網路上的問卷調查,媽媽最喜歡的禮物是...

(社論)從三峽悲劇看台灣交通安全制度的崩壞

醒報編輯部 2025/05/20 10:10

一場發生在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前的重大交通事故,震驚全台。78歲余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於下課尖峰時段高速衝撞學童與家長,造成3死12傷的慘劇。根據現場目擊者指出,該車時速逾百公里,且並未煞車,最終在撞上分隔...

轉型什麼?誰的正義?

潘俊隆 / 文字工作者 2025/05/20 10:09

全台中正路改名,據說是為了「轉型正義」。 這背後的邏輯似乎是認定蔣介石是上世紀的獨裁者與暴虐統治者,因此必須徹底清除與他相關的一切痕跡,包括他的別名「中正」,以實現所謂的「正義」。 然而,僅僅...

(醫者心)貪婪與說謊

施壽全 / 醫師 2025/05/20 10:08

凡為人,都難免有為了某些原因而說謊的時候。有些謊言是善意的,藉以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有些謊言則是為了掩蓋過失,但卻是基於不得已的苦衷。有些謊言則純粹就是硬拗,或許一時勉強逃過,終久還是會出現破綻而遭到懲罰...

(醫者心)是病人或患者?

施壽全 / 醫師 2025/05/19 18:40

有些醫學倫理專家認為,對於生病的人,基於尊重,必須把他們保持在「人」的層次上(要把他們當「人」看),所以只能稱為「病人」,稱「患者」不適當。 ##病人取代患者? 正式組織或文件,也的確只有病人,例...

(社論)黃仁勳的大夢 需要台灣政府民眾一起圓

醒報編輯部 2025/05/19 18:40

黃仁勳的行銷融合了他濃濃地人格魅力,讓合作夥伴跟消費者都能感到賓至如歸,尤其是細節跟細膩非常講究,實在是近代以來無出其右者。 這次他為Computex2025開場的演講,不但一再強調台灣就是他的家,...

《書林打獵之29》寄史實於武俠虛構的《北京俠隱記》

魏國彥 2025/05/19 18:40

八零年代我在美國留學,喜讀香港出版的「七零年代」月刊,因為裡面有世界各國華人知識分子的文章,論述時事,品評文化,緬懷史實,煮酒論英雄。其中一位作者,張北海,每每引起我的注意,他寫的是「紐約屋簷下」或「紐約...

(社論)520就職一週年 執政黨需重建朝野信任

醒報編輯部 2025/05/18 17:55

總統賴清德於520就職一週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談到敏感的兩岸關係,他罕見地表示:「難道一定要兵戎相向,沒有其他的方法嗎?」他還說,台灣是中國的最大外資,台灣現在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發展產業,中國在這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