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藝文櫥窗)地平線上的低吟展 Sam & Till對台灣展現深情大愛

簡秀枝 2025/10/09 18:53

台灣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有國際人士,願意俯下身,翻尋台灣偏鄉土地、啃讀台灣歷史過往、從翻箱倒櫃中,查訪台灣藝術文化界的陳年舊作,試圖體驗台灣的苦、理解台灣的痛,然後把台灣作為策展主題,推向藝術展演平台,這份...

(經研隨筆)憂罹荷蘭病 不如擺脫小國症

戴肇洋 2025/10/09 16:18

最近數年,台灣晶片受惠於全球AI產業的崛起,出口持續暢旺,主計總處將台灣經濟成長預估再度上調至4.84%,在造成台股指數屢創新高,尤其晶片相關產業股價飆漲的同時,許多傳統產業正面對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加上...

(社論)海洋酸化越益嚴重 臺灣要正視因應

醒報編輯部 2025/10/09 12:17

上(九)月24日,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發布了2025年《行星健康檢查》的報告指出,全球海洋酸度已超過海洋生物生存的臨界值,成為9大行星界限中第7個被突破的界限。這一結果不僅是科學界的重大警訊,更是全人...

挑戰自然 要先學習自救技能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9 12:14

民眾一旦挑戰高山峻嶺、溪谷海域等活動,會因不可預期的天候或自然因素而危機重重。 台灣最近很流行馬拉松跟登山健行。地方政府到處整修汗路古道或闢建登山步道。賞蝶步道、桐花步道應運而生,甚至流行以自然為本、以...

(醫者心)「臉色」好不好?

施壽全 / 醫師 2025/10/08 15:03

時不時就會有病人,因為自覺或旁人告訴他(她)似乎「臉色」不太好,所以前來就診。最常見的陳述是,覺得臉色變得比較「黃」,擔心是否得了肝病? 一般生化實驗的標準,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值是小於1.2 mg/d...

陌生的外送員

林佳穎 2025/10/08 14:43

「我不認識您,但是我謝謝您!」這句話是對捐血人的名言,也是我此刻想對一位陌生人說的話。 ##古道熱腸好房東 我在二十歲之前住在舊家,二十歲時,父母買下了現在的新家,我們全家人也搬到了新家居住,雖然...

(社論)留住輝達,是關鍵的國家戰略

醒報編輯部 2025/10/08 14:43

在AI浪潮席捲全球之際,輝達(NVIDIA)選擇將亞洲總部設於台灣,本是一場足以振奮人心的科技盛事。但從北士科T17與T18基地的土地地上權紛爭,到市府與新壽的解約拉鋸,再到中央、地方、輝達三方意向難合,...

統合社團 戮力生態系統保育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8 14:42

在生態專家及民間社團的多方努力,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一紙令下,台灣全島大大小小的工程計畫,都要委由生態背景人員及民間團體現勘、製作並簽證生態檢核表。 這種一體適用的強制措施,不看工程規模大小及區位,...

(社論)台灣治安連亮警燈 殺人、詐騙等犯罪要即刻遏止

醒報編輯部 2025/10/07 18:00

警政署委外調查今年上半年治安滿意度,民眾對居住社區或住家附近治安滿意,分別是民眾對住家附近治安的滿意度高達九成,對所屬縣市也有八成以上;但對於「全國治安」滿意度卻只剩五成一。 也就是說,民眾都對於自...

我不是「超人」, 我是 nobody(杜胤廣)

醒報編輯部 2025/10/07 14:39

去花蓮光復過了一週,隔天馬上回到自己的崗位,工作時的我變得很安靜,或許是看多了災難現場,很多時侯我都在沉澱、整理我的心情... 不停想著風災後,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一切。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鏟...

〈財經鳥瞰〉日本正掀起高市交易熱潮!

李沃牆 /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2025/10/07 14:39

有「日版鐵娘子」之稱的高市早苗當選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後,市場立即掀起一股「高市交易(Takaichi Trade)」熱潮。日經指數在10月6日開盤後,強勢跳空上漲,最終大漲2,175.26點 (漲幅達4....

依山傍水—從馬太鞍地形看居住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7 14:38

在網路及新聞媒體重複放送下,看到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流的土石泥水,猶如萬馬奔騰般,從高山峻嶺傾洩而下,並自水流路徑沖出毀損堤防,進而淹沒下游低窪村里。一向標榜好山好水的花東,瞬間變成窮山惡水。 這種噩夢並...

牛頓在研究中敬畏上帝(張文亮)

張文亮 2025/10/06 19:10

「許多人認為牛頓是天才,我上了牛頓的第一堂課後,就發現牛頓的天才是來自他從事任何的研究,他當做是敬畏上帝的工作。」—彭伯頓 1669年,牛頓成為劍橋大學教授,1670年1月,他開始授課「光學」,他的...

《現代詩之窗》 詩四疊

劉洪彬 / 旅英華裔流亡詩人 2025/10/06 18:52

##寂靜的樂譜 有些旋律如此簡單, 像一滴水落在石頭上, 卻比交響樂更持久。 我們常以為複雜就是高貴, 卻忘了風的低語 不需任何樂器。 思想設下圍牆, 聲音偏要越過, 像麻雀...

(社論)科學園區出口的 可能是淘空的風險

醒報編輯部 2025/10/06 15:01

美國要求台灣將自身的產業聚落經驗輸出到美國,打造「台灣模式」的「類科學園區」,一時之間,成為政壇與社會熱議的焦點。這項構想表面上是一種全球布局的延伸,但更深層的問題卻關係到台灣產業的根本安全、經濟自主與未...

《經濟論衡》從全球財富排名 看台灣的世代不公(林建甫)

林建甫 2025/10/06 14:33

台灣在安聯集團2025年最新公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中名列全球第五、亞洲第二,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6萬7,530歐元 (大概新台幣600萬元)。然而,這份排名所揭示的並非全民共享的繁榮,而是資產膨脹下的統...

(財經視窗)川普關貿政策蠻不講理 賴政府不能再低聲下氣

黃耀輝 2025/10/06 14:33

川普政府對台灣的關稅貿易政策,已經到了蠻不講理的地步!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表示,美國的晶片供應95%來自台灣,是台灣的「矽盾」;只有2%來自美國本土的生產,對美國「構成威脅」,希望讓美國本土晶片充...

父親助我考公職

林佳穎 2025/10/02 19:42

去年年底被公司資遣,我是已經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想要再找一份新工作,談何容易?因為家族中親戚多是公務人員,父母也認為公務員是「鐵飯碗」,比較不會有失業的問題,鼓勵我報考,於是我重拾書本當考生去。 ##...

當社會上長者不再是少數(吳小萍)

醒報編輯部 2025/10/02 14:12

近日台北捷運的衝突事件,影片流出後,網路輿論幾乎一面倒地為年輕乘客喝采,稱讚他的動作「俐落」「優雅」。 ##超人與暴力 同一時間,連假裡花蓮光復鄉「鏟子超人」們揮汗救災,許多人再次感嘆「台灣最美麗...

(社論)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是暖化的警鐘

醒報編輯部 2025/10/02 13:59

九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下潰決,短短半小時內,數千萬噸的泥水傾瀉而下,沖毀台9線馬太鞍溪橋,淹沒光復鄉市區,造成慘重的傷亡與破壞。這場災難不僅是臺灣地方性的悲劇,更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