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社論)一體為民,中央與地方不宜相互掣肘

醒報編輯部 2025/09/24 14:38

當今政壇的紛擾與爭議,無不指向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中央與地方應該如何攜手合作,真正為民服務。 從財政資源的分配,到兩岸交流的推動,再到學童營養午餐的經費補助,無不顯示出政府政治運作中權責不清、推諉卸...

(醫者心)曾幾何時,不堪回首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24 14:16

曾任阿根廷勞動部長的斐隆將軍,提出改革政策普獲支持,卻遭政府逮捕,經過夫人艾薇塔奮力營救,斐隆終於獲釋,於1946年當選總統。艾薇塔的民間聲望超過總統,可惜33歲就因癌症病逝。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懷念她的...

〈遇見美麗〉九寨溝的風情,因水而生!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5/09/24 12:51

被稱為「人間仙境」的九寨溝,是中國十大美景之一,位於四川省北部海拔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所謂的九寨,指的是其中的樹正、荷葉、黑果、彭布、尖盤等九個藏族的村寨。至於溝則是山谷、溝谷之意。其中的森林、湖泊、瀑...

(藍色電影院)《沒好婚姻》:刀刀都見骨

藍祖蔚 / 資深電影人 2025/09/23 17:51

唇槍舌劍不時會在閨房上演,字字珠璣、刀刀見骨,還能直中要害,這種本事唯有曾經共枕眠,曾經愛你入骨的人才做得到。因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如何愛你、以及傷害你。 描寫床頭殺砍床尾大戰的夫妻恩仇故事,又與「玫...

(教育停聽看)哈佛的擔憂:當AI吞噬了教育

張瑞雄 2025/09/23 15:31

在一個講求效率與成果的時代,人工智慧迅速地改變了我們對學習、理解與知識本身的定義。對哈佛大學來說,這場變革來得既猛烈又深刻,足以動搖其數世紀以來堅守的人文教育核心價值。這並非單純的技術更新或課堂工具的轉換...

(社論)收入五萬元免稅 賴要深思債務可否負荷?

醒報編輯部 2025/09/23 15:30

總統賴清德在他的展開傾聽之旅中,放出大利多。不但拋出「免稅大禮包」,單身者年收入62.6萬以下、月薪約5萬,以及總收入164萬1千元以下的四口之家,通通不用繳稅;更強調明年將是「有史以來稅金繳最少」的一年...

《醫者心》國際關係如兒戲?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23 12:28

曾經看過一篇有趣的報導,作者形容大公司或大組織的領導人,就好像三歲小孩一樣。 三歲小孩主要有三個特徵,第一是三更半夜可能大哭大鬧,第二是無論他嘴巴裡講出什麼話,周圍的人都一定會鼓掌叫好,第三是一頭亂...

《散文詩之窗》秋天奏鳴曲

劉洪彬 / 旅英華裔流亡詩人 2025/09/22 19:01

##《秋日》 樹葉落下, 沒有悲傷,也沒有掌聲。 街道空了, 風掃過石板, 有人走過, 口袋裡是舊信, 鞋底敲出微弱的聲音。 我坐在窗邊, 茶已涼, 看著季節 把記憶拉長...

(社論)川、習交易下台灣的自處與覺醒

醒報編輯部 2025/09/22 15:06

當強權之間握手言歡,最該警醒的,往往是站在夾縫中的小國。美中領導人最新一輪的「川習通話」,通稿中刻意避談台灣,表面上似是和平氛圍的營造,實則暗潮洶湧。台灣問題雖未明言,卻如靜置於桌下的籌碼,一旦時機成熟,...

不切合地景設計 也叫公共藝術? (蕭家興)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9/22 15:06

自從文化部立法要求建築物或公共工程必須挹注造價的1%,作為藝術創作及藝文體驗經費,在藝術買辦產業的壟斷下,不少公共空間忽然長出許多鋼構、竹編或石刻等裝置藝術。雖保障了藝術家生計,卻也衍生公共空間視覺障礙問...

(經研隨筆)「撒幣」政策 難解少子女化危機( 戴肇洋)

戴肇洋 2025/09/22 15:04

大撒幣可以催生?從本世紀初起國內新生嬰兒人數,除了「龍年」之外,逐年下降,最近10年更是呈現劇減現象。依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統計顯示,從2016年20.8萬人、2020年16.5萬人、2022年13.8餘人...

(財經視窗)普發現金回捐的邏輯謬誤

黃耀輝 2025/09/22 14:21

宗教界人士釋昭慧法師8月21日發起「拒領普發1萬,搶救國庫」的連署運動(簡稱救庫運動),呼籲行政院增設「回捐國庫,轉入國家續命專款」選項,引發社會的熱議。 ##附和政府選邊站 從社群媒體所反映的輿...

(財經鳥瞰)填補台電虧損 治本有四藥方

李沃牆 /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2025/09/21 15:24

原本擬於4月調漲的民生電價,最終在9月19日的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自10月起平均電價調漲0.71%。此次調整主要針對民生用戶,估計影響超過1,400萬戶,至於產業電價則維持凍漲。 這次調價幅度...

(醫者心) 為什麼長期住院?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21 14:54

對於在大型醫院住院的病人,醫療品質的評估中,有兩個指標頗受到關注,分別是「長期住院率」與「近期再入院率」。前者指的是住院超過30天者,後者則是出院後,於14天內再住院者。 ## 住院超過一個月的病 ...

(社論)普發一萬元 領或不領忙翻公務員

醒報編輯部 2025/09/21 14:36

一萬元的普發現金,從政策推出到現在,真可說是一波三折,且還餘波盪漾。現在又有人提出要增列不領取的選項,改捐為「國家續命專款」。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財政部建置普發現金登記網站,研議增設「不領取」選項的可...

《書林打獵之34 》國家如何不被搞砸?

魏國彥 2025/09/21 14:13

川普1.0激起很多美國學者批評,出版了很多書,例如鮑布‧伍華德寫的《恐懼: 川普入主白宮》(遠流,2019),讓川普大為憤怒;又如,喬許‧羅金的《天下大亂》,評析川普的中國政策,其形成、矛盾與內幕,由梁文...

(藍色電影院)《搖籃凡世》 替弱勢女性發聲的電影

藍祖蔚 / 資深電影人 2025/09/21 14:09

抗議,這兩個字,通常掛在人們嘴上,越大聲越有力! 但在藝術世界上,「抗議」的表達方式,輕輕五根手指,可能比所有的大聲公都更發聾振聵! <a href="https://i.meee.com.tw/...

(社論)氣候暖化影響糖消費 衛福部應有積極作為

醒報編輯部 2025/09/18 16:40

本月8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期刊上的一項關於氣候暖化與食品消費模式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意外且值得重視的現象,也就是氣溫的升高不僅影響農作物產量、加快疾病傳播與中暑風險,還會悄悄改變人類的飲食行為,特別是...

(醫者心)差異化與無差異之間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18 14:03

在人類社會中,雖然工作與行業有千百種,但總歸來說,人與人之間必然恆存的關係,就是「供應與需求」。任何人在某些方面擔任供應角色,但在其他層次上,就變會成需求者。 ## 供需要平衡 無論是何種生活用品...

犯罪預防需促警民合作

王翔正 2025/09/18 14:02

現今科技發展迅速,犯罪型態急遽轉變,警政工作日益繁重,特別是詐欺犯罪頻傳,警力經常投注於防止車手ATM提領的守望勤務,但警力有限,基本上無法24小時針對某處治安要點全天候查察守望,此時若能有民力挹注,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