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7/03 11:31

家住市郊山坡地社區,在綠色林蔭、家戶庭院果樹及雜林草叢,經常可看到棲息其中的飛鳥及小野生動物。原本在社區戶外游泳池只會看到烏鶖、燕子飛掠水面戲水,最近,竟然跑來猴子在游泳池畔遊走。 或許是看多了高雄...

《STEAM》生成式AI 反彈聲浪愈來愈大

張瑞雄 2025/07/03 11:30

當全球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的關注愈來愈高時,伴隨而來的卻並非一面倒的歡呼與擁抱,而是日益增強的質疑與抗拒。從學術界的實證研究,到媒體觀察到的民眾反應,生成式AI所引發的「不使...

(社論)「熱穹」現象是不能輕忽的新威脅

醒報編輯部 2025/07/03 11:29

才剛入夏,北半球幾乎全在高溫熱浪的肆虐之下,這是氣候暖化加劇後我們無法迴避的不幸後果。進入六月後,我們的中央氣象署便不斷發布高溫預警。本月2日,新北市三峽就測得39.3°C,加上空氣的濕度高,讓人感覺更為...

(財經視窗)大而美法案(BBB)一點都不美

黃耀輝 2025/07/02 18:05

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簡稱BBB),眾議院於5.22以一票之差驚險過關;經過修正後,6.29在參議院險勝通過「辯論門檻」,正式進入審議。7.1在三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表決票數呈現50比50,副...

〈台北電影獎系列3-1〉《白衣蒼狗》深刻省思社會議題 《小雁與吳愛麗》表演精彩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5/07/02 18:03

台北電影獎今年入圍的五部劇情片,都在去年金馬獎入圍或金馬影展首映過,各自斬獲不一,再戰台北獎,誰能奪魁呢? 入圍的五部片中,有兩部是黑白片,包括林書宇導的《小雁與吳愛麗》、張作驥導的《優雅的相遇》,...

(社論)京華城案導致人命死亡查辦過程惹疑慮

醒報編輯部 2025/07/02 14:44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指控的京華城案,牽涉利益龐大,被歸類在重大經濟犯罪。這樣的案件因為關係人眾多,加上案情複雜,從起訴到審判可以說是曠日廢時,少則幾個月,多則數年以上。 但是案件拖延得越久,相關當事人...

民主的鞏固與再學習

吳英明 2025/07/02 13:09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民主制度若要從「脆弱」走向「穩健」,必須歷經一段長期而深刻的「鞏固」歷程。 ##尊重民主選舉 而鞏固民主的首要原則,正是尊重並維護民主選舉的結果。因為下一次的選舉總是很快就會...

「升等商務艙」 非禮遇軍人重點

潘俊隆 / 文字工作者 2025/07/02 13:07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的軍人搭機「自動升等商務艙」構想,無疑是出於提升軍人形象與地位的良好初衷。然而,這項看似簡單的政策宣示,卻引發了社會廣泛的討論與諸多疑問,其潛在的執行細節、可能帶來的社會觀感,以及與國家...

(財經烏瞰)下半年經濟成長需及早部署

李沃牆 2025/07/02 13:03

在炎炎夏日中,歲序進入2025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正站在一個極不確定的十字路口。從美國川普政府即將全面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到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一觸即發,再加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與國際資本流動加劇,使得全球與...

(醫者心)敬稱的重要

施壽全 / 醫師 2025/07/01 19:13

有時會接到陌生外國人的來信,比如說,某某醫學會的籌辦單位人員或某某期刊的執行編輯,邀請參與開會或審查稿件等等。 ##分清收件人性別 如果來信者的姓名中,剛好有常見的Samantha, Vickey...

林詠能接任桃園美術館長 為大美館添動力

簡秀枝 2025/07/01 19:13

桃園市政府向學術界借調人才,敦聘林詠能教授,出任桃園市立美術館長(簡稱大美館),任期自7月1日生效。林詠能教授將為桃園市博物館群作整合,並為2028年即將落成啓用的桃園美術館(大美館),提前作準備。 ...

荔枝的甜 抵不住果農的苦

李武忠 2025/07/01 19:13

近日大陸劇「長安的荔枝」熱播,透過荔枝轉運生動描寫古代官場的複雜和人性的多面,也讓觀眾慶幸鮮甜汁多味美的荔枝,已從僅供帝王享用的奢侈品,變成了今日尋常百姓也能品嘗的夏季美味。至於官場上的阿諛奉承,拍上壓下...

(醫者心)含雜質才堅固

施壽全 / 醫師 2025/07/01 12:58

小時候家中有把用了很久的剪刀,鈍了,拿去請鐵器師父幫忙磨利一點,師父看了看說,這把「鐵」剪刀的「鋼」已經所剩不多了,所以再磨效果也很有限。那時才知道鋼與鐵的分別,只是剪刀外表上看不出來。 ##多種元...

(社論)從美國民主黨的衰敗看國民黨的未來

醒報編輯部 2025/07/01 12:58

美國民主黨近日深陷黨內混亂與領導真空的泥淖,雖然川普行為招致大規模抗議、基層民意高漲,但這股對極端保守主義的反彈力量,卻未能轉化為民主黨的集結與領導動能,至為可惜。 對台灣的國民黨而言,美國民主黨的...

癌症治療的戰歌

林懷恩 / 前材料物理研究員 2025/06/30 18:24

100年前,鮮少聞人罹癌,一個人若被醫生宣判得了癌症,就會覺得天崩地裂,死期不遠,因爲當時是無藥可醫。而近些年,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已然佔據了死亡人口的四分之一。身邊親友中多有得到癌症的,我們會想知道的...

《書林打獵之30》由一幅古地圖看17世紀中國貿易網絡

魏國彥 2025/06/30 16:13

我們讀歷史往往始於國別史、或斷代史。例如中國近代史、例如英國史。 分別我們會看到一些重要事件,譬如: ##看中英歷史的重要事件 英國方面: 1600年東印度公司在倫敦成立。 1612年莎士比...

(醫者心)紀念與放假

施壽全 / 醫師 2025/06/30 16:13

許多年前,曾經聽德國著名的古倫神父演講,其中有一段話,雖然看似平常,卻讓人印象深刻,恍如暮鼓晨鐘、含有醍醐灌頂效果的深刻道理。 ##節日的意義非放假 神父的意思大概是:宗教信仰中的每個節日,都有其...

(社論)賴總統演講稿應更精確 避免跳躍、曲解史實

醒報編輯部 2025/06/30 15:07

賴總統的團結十講的第三講,在演說之後引來了不少批評,當然短短一篇演說,或許會因為引述的內容或是想要強調的重點不同,導致演說者與聽眾之間的誤差,尤其政治性的演說更容易因為歷史觀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詮釋。 ...

(社論)韓國扭轉生育率 台灣父母恐成三明治階級

醒報編輯部 2025/06/29 19:09

韓國統計廳表示,4月出生嬰兒20,717名,比去年同期增加8.7%,創下1991年4月以來的最大月增幅,這一增長態勢,出生率連續 10 個月上升。這起原先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韓國政府到底是如何起死回生扭...

社畜的典範–我讀馬伯庸《長安的荔枝》

范立達 / 資深媒體人 2025/06/29 14:29

又到了荔枝盛產季節。前兩天,在家裡啃完香甜多汁的玉荷包後,來到辦公室,遇到楊總,他問我,有沒有看過串流平台愛奇藝國際版正在熱映的戲劇《長安的荔枝》?他問完,見我一臉茫然,沉吟了一會兒,接著說:「不如你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