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研究:空氣污染恐使大腦專注力下降

莊宇欽 2025/02/10 12:22

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將導致人們注意力下降!一項調查顯示,在空汙環境中不斷吸入高濃度PM2.5,將對選擇性注意力和情緒辨識有明顯干擾,並造成注意力分散及情緒失調等狀況。專家呼籲,透過測試不同污染源的影響,期盼...

吳明賢出新書 盼行醫完成大俠夢

呂翔禾 2025/02/06 14:37

「這是一本充滿人文素養的醫學書籍,很適合年輕人。」前副總統陳建仁6日出席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的新書發表會時如此推薦。現場除了台大醫學系名譽教授、腸胃科權威林肇堂,還有肝病權威許金川等人都現身力挺。吳明賢表示...

感染科:流感先快篩 勿預防性囤積藥物

呂翔禾 2025/02/05 15:48

「有呼吸道症狀有可能是新冠、流感或融合病毒,不要還沒快篩就先吃特效藥!」感染科醫學會5日臨時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若有呼吸道症狀,需先快篩、確定是什麼病,再進行治療。媒體詢問說,有民眾擔心出國確診,先買特效...

賴總統促民眾癌篩 盼衛福部與立委溝通

呂翔禾 2025/02/04 11:41

「癌症篩檢年齡下降到30歲、癌種也變多,呼籲民眾早期篩檢與治療!」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世界癌症日」活動時強調,癌症篩檢的行政費用有部分遭凍結,盼衛福部積極與在野黨溝通,「癌症防治不分朝野」。前副總統陳建仁...

環境汙染 大腦中微塑膠含量迅速上升

莊宇欽 2025/02/04 11:41

人腦微塑膠污染持續增加,恐引發中風、心臟病等症狀。一項研究指出,大腦中微塑膠濃度在8年間成長迅速,多數為奈米級的微小顆粒,其中常見的「聚乙烯」則佔塑膠污染總量的75%。專家呼籲,隨著塑膠產量及使用量的增加...

大S流感驟逝驚爆 醫籲免疫低者注意

呂翔禾 2025/02/03 14:48

流感併發重症非年長者獨有,年輕人也要注意!藝人徐熙媛(大S)驚傳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分析,日本與台灣都是A型H1N1,台灣春節後恐有流行期,民眾不要掉以輕心,長者、...

高齡者如何口腔健康? 醫生:刷牙最簡單

呂翔禾 2025/01/21 14:43

「再先進的治療方式,不如正確的刷牙!」 北醫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馮聖偉21日於研討會提醒,長者刷牙需要搭配牙間刷、清理舌頭背部與口腔軟組織,建議使用軟毛牙刷與漱口水進行輔助。他說,高齡者容易面對蛀牙、牙周病與...

300種基因新發現 遺傳變異引發憂鬱症

莊宇欽 2025/01/15 14:22

300種基因變異新發現,憂鬱症遺傳可能性高。一項跨國醫學研究指出,共有697種基因變異與憂鬱症有關,其中包含近300種新型遺傳基因。然而,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對抗憂鬱藥物有反應。專家強調,該研究有助於開發更...

30歲以上可免費健檢 盼藉此降低三高

呂翔禾 2025/01/14 14:53

「台灣民眾的三高有年輕化趨勢,高血脂甚至高達18.7%,決定開放30到39歲每5年可免費健檢1次!」衛福部長邱泰源14日宣布,30到39歲民眾今年將開放每5年免費健檢1次,盼讓民眾提早發現是否有三高,以及...

每日喝一杯牛奶 可降低腸癌風險

莊宇欽 2025/01/14 12:27

每天喝一杯牛奶,有助降低腸癌風險!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攝取300毫克鈣有助於降低約2成的腸癌風險,而攝取酒精、紅肉和加工肉類則會增加罹癌機率。 專家呼籲,研究證實,乳製品可有效預防腸癌,但飲食控制、規...

年輕人患飲食失調 恐因大腦發育遲緩

莊宇欽 2025/01/13 11:55

暴飲暴食的行為傷身體,年輕人患有飲食失調竟來自大腦作用!一項調查指出,青春期的大腦成熟發展有延遲跡象,恐導致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等飲食失調症狀,而大腦結構差異對飲食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專家呼籲,年輕人飲...

骨髓纖維化難對付 醫師推廣新健保藥物

呂翔禾 2025/01/09 16:53

民眾如果出現脾臟腫大、食慾不振、貧血等現象,需注意可能是骨髓纖維化!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等醫事會9日召開記者會,醫師侯信安提醒民眾注意,高齡者若有脾臟腫大、胸悶等症況,需注意可能是骨髓纖維化。醫生郭明宗表示...

麻疹疫情持續擴大 衛福部:已備妥疫苗

呂翔禾 2025/01/08 17:36

台灣幼童接種麻疹疫苗比例高達97%,衛福部安撫民眾無需擔心。近日有麻疹患者到台中吃尾牙,導致群聚感染,接觸者高達3123人,台中衛生局呼籲民眾足跡重疊者要自主健康管理。衛福部長邱泰源則說,台灣麻疹疫苗接種...

HPV接種列10大疫苗新聞 張學友RSV高關注

呂翔禾 2025/01/08 12:58

「幼童與長者容易罹患RSV病毒,呼籲儘速施打疫苗!」感染科權威黃玉成醫師8日於「2024年10大疫苗議題」記者會舉例說,歌手張學友感染RSV使演唱會喊卡,讓RSV獲得許多關注。醫師李秉穎則說,第一名的新聞...

健康從大數據開始 「上醫」科普片首播

呂翔禾 2025/01/07 13:54

維持健康要從數據、飲食、智慧醫療做起,因為預防疾病很重要,所謂「上醫治未病」將以科技化方式落實!國衛院7日推出「上醫」科普影片,院長司徒惠康表示,黃帝內經說治已病之病是「下醫」,最好的「上醫」是「治未病之...

千名驗光師立院抗議 盼正名為Optometrist

呂翔禾 2025/01/06 14:55

「驗光師正名,不會影響眼科醫生權利,盼衛福部儘速改名!」上千名驗光師身穿驗光白袍、黑色衣褲,頭綁「醫事司下台」頭巾,高呼醫事司應將驗光師的英文從「Optician」改成「Optometrist」。包括民眾...

台大癌醫6周年 郭台銘盼延續癌友希望

呂翔禾 2024/12/19 16:05

「每次進來醫院,我都會想起我的先妻(林淑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19日與夫人曾馨瑩連袂出席「台大癌醫6週年」活動時表示,先妻離世對他打擊很大,但也使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希望讓癌醫可以延續先妻對他與世界的...

癌症時鐘快轉17秒 罹癌人數年破13萬

呂翔禾 2024/12/19 12:26

肺癌還是蟬聯台灣第一癌症!國健署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大腸癌、乳癌、肝癌等癌症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種。男性前三大癌症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女性為乳癌、肺癌、大腸癌,但肺癌、大腸癌與肝癌...

癌症康復仍有副作用 淋巴水腫多留意

呂翔禾 2024/12/18 15:52

癌症不是治好就安全,其他如淋巴水腫等副作用也要小心!外媒報導指出,癌症患者動完手術後容易出現副作用,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淋巴水腫,若是頭頸癌甚至有90%的發作率,恐嚴重影響生活。報導指出,目前是以控制症狀為主...

健保點值0.95元再等等 卓揆:先補到0.9元

呂翔禾 2024/12/17 15:28

「補足新冠、類流感較2019年同期所增加的費用,再用公務預算把健保點值補到0.9元!」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前往衛福部台北醫院視察時指出,健保點值在0.9元以上者,依照比例再補上去。卓榮泰11月7日就總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