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服用抗生素 要注意「四不一要」

呂翔禾 2025/07/23 11:57 點閱 302 次
食藥署23日提醒,抗生素不要隨便亂吃,要細菌感染、經醫生評估後才可使用。(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食藥署23日提醒,抗生素不要隨便亂吃,要細菌感染、經醫生評估後才可使用。(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不要未經醫生評估餵抗生素給小孩吃!食藥署23日舉行衛教記者會,邀請林口長庚名醫吳昌騰提醒民眾,不要隨意要求醫生開抗生素給小朋友。吳昌騰指出,抗生素是細菌感染才能使用,吃的時候一定要遵守劑量與服藥時間;被問到沒吃完怎麼辦,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沒吃完抗生素不可丟馬桶,可送回診所當醫療廢棄物處理。

抗生素要醫生開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劉佳萍指出,兒童服用抗生素狀況與大人不同,需要遵守「四不一要」:不主動跟醫生要求抗生素,畢竟很多感冒其實是病毒造成,若小朋友使用後可能會有不良反應;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抗生素是處方藥,需要經過醫生評估後開立;不吃他人抗生素:每個人狀況不同,不要亂吃其他人的抗生素。

另外,也不要隨便停藥,否則如果劑量太低,沒有完全發揮效果,恐讓細菌的抗藥性增強,以後更難好;因此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食藥署呼籲醫生要多跟家長溝通抗生素使用時機。林口長庚兒科急診主治醫生吳昌騰也說,抗生素是病毒感染才使用,例如特定細菌引起的扁桃腺炎、中耳炎或是泌尿道感染等。

不要亂餵抗生素

「小朋友吃藥的劑量、頻率與成人不同,不可以亂餵藥!」吳昌騰指出,因為未按照療程服藥、未經過醫生評估服藥下,出現過不少的案例,包括嚴重的皮膚疹,甚至更嚴重的症況。因此他提醒說,包括藥物、劑量、給藥途徑、時間與病人都要正確,才能確保療程順利完成與康復。

媒體詢問,服用抗生素的副作用,如腹瀉、皮膚疹等,是否會與原本的病症有重複?吳昌騰指出,通常會與原本的病程狀況不同,提醒家長要注意馬上吃完藥是否有過敏反應,或是4、5天後是否再有出現延遲性過敏反應。有記者問,若抗生素沒有吃完要怎麼處理?王德原提醒,沒吃完的抗生素可以送回診所,當醫療廢棄物處理,但不要倒馬桶。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