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超加工食品好吃又方便,但要小心肥胖找上門!英國研究指出,相較於購買超加工食品或即食食品,選擇低加工食品並自行烹飪將更有助於減肥,減重幅度更是高達兩倍。專家呼籲,飲食政策應提高大眾意識,並使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健康飲食。
低加工食品烹飪
《CNN》報導,倫敦大學學院和NHS基金會進行一項研究,其要求試驗者在八週內分別接受兩種營養成分相同的飲食,但其分別由超加工食品與低加工食品組成。舉例而言,第一組吃早餐棒和現成的千層麵,第二組則吃浸泡在牛奶優格中的燕麥和自製的肉醬麵。
結果顯示,選擇超加工食品會比平常減少攝取120卡路里,平均體重減輕了1%;選擇低加工飲食則會減少攝取290卡路里,平均體重減輕了2%,並減少更多脂肪。對此,低加工食品的減重幅度為超加工食品的兩倍。
因此,相較於購買超加工食品或即食食品,選擇低加工食品並自行烹飪將更有助於減肥。研究人員表示,平均一年下來,男性減重幅度可達13%,女性減重幅度可達9%。
推廣大眾健康飲食
《衛報》報導,低度加工食品相對於其自然狀態僅經過有限改變,例如:水果、蔬菜、全穀物、肉類、魚類以及乳製品。超加工食品則經過顯著改變,其通常含有家庭烹飪中不常用的成分,例如:人工香料、防腐劑和乳化劑。
英國食品健康作者兼教授圖勒肯教授表示,全球食品體系帶來廉價、不健康食品的廣泛供應,並導致飲食健康不佳和肥胖問題。對此,研究小組建議政策制定者透過警告標籤、行銷限制、累進稅和補貼等方式提高大眾意識,並使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