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章文綜合報導】8 月 15 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舉行了全球矚目的閉門會談。這場被稱為「雙普會」的峰會並未產生書面協議,也未對俄烏停戰、歸還烏克蘭領土達成協議,令國際上普遍有「雷大雨小」的失望。
會談論及俄烏戰爭
川普在會後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他與普丁在會談中討論了以「土地交換」及美國提供某種安全保障來結束俄烏戰爭的方案,並稱雙方已「大體上達成共識」。然而,儘管川普強調會談氣氛「非常融洽」且「獲得滿分評價」,他同時也指出,最終的協議仍取決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否同意。
不過,這次會談並未達成立即停火的協議,普丁也並未做出任何具體讓步。
有關停火與領土歸還
會談並未達成俄烏立即停火的協議。普丁重申,莫斯科希望先解決衝突的「根源性問題」,這被外界解讀為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去軍事化並排除其加入北約的可能性。
關於領土,川普透露雙方談到了「土地交換」的可能方案。此議題並未在聯合記者會上被正面提及,但川普在會後專訪中明確表示,這是討論的重點之一。烏克蘭官員對此則表示,烏克蘭不會同意永久割讓任何主權領土,因為這違反烏克蘭憲法。
國際社會的評論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儘管會談本身沒有實質性進展或協議,但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成果,且評論多數偏向負面。
德國之聲(DW)認為這是普丁的外交勝利,對長期在國際上遭受孤立的普丁來說,能與美國總統舉行面對面會談本身就是一場重大的象徵性勝利。許多分析師認為川普為普丁「鋪了紅地毯」,讓他得以不做出任何讓步就重返世界政治舞台。
但捷克部分政要對此會談結果表示嚴厲批評,認為川普被普丁利用,並稱這次會面是「危險的禮物」。捷克國防部長指出,普丁根本不尋求和平,只想利用談判作為宣傳工具來削弱西方團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表示,支持川普提出的美、俄、烏三方會談構想,認為只有領導人層級的直接對話才能處理主權與領土等重大議題,並宣布將於 8 月 18 日前往華府與川普會面商討終戰細節。
這場會談似乎為未來美、俄、烏三方在和平談判上開啟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凸顯了各方立場的巨大分歧,尤其在停火和領土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