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肺癌標靶擴大給付 可增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呂翔禾 2024/11/11 13:18

「盼透過第三代標靶藥物健保給付,降低晚期肺癌死亡率!」健保署長石崇良11日宣布,將開放第三代標靶藥物在肺癌第三期B、C階段,還有第四期使用,而且不限於腦轉移。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望...

細胞療法成效不明 醫團盼政府嚴令資訊公開

呂翔禾 2024/11/06 15:12

「細胞療法療效、存活期、價格、執行團隊等資訊都不足,政府應要求公開!」消基會6日與醫改基金會、癌症免疫細胞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開放細胞療法至今,包括價錢、執行團隊、成效等資料通通不明,呼籲衛福部應...

年長動物不善社交 專家:感染風險低

莊宇欽 2024/10/30 12:25

年長動物不善於交際,可以降低感染疾病風險!一項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往往會變得不那麼善於交際,事實證明,動物也是如此。專家強調,動物和人類的免疫系統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減少個體之間的互動有助...

腸病毒大流行! 預計年底脫離高原期

呂翔禾 2024/10/29 16:50

今年腸病毒大流行、疫情很反常,要更注意居家整潔衛生!疾管署29日於記者會表示, 20日至26日腸病毒門急診人次較前1週上升10.3%;疫情目前已進入高原期,預估11月底後才會下降,12月底脫離流行。疾管署...

青光眼難預防與治療 醫籲定期量眼壓

呂翔禾 2024/10/28 15:17

「控制青光眼的因素是眼壓,在家也要定期監測眼壓!」三總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28日提醒,青光眼無法逆轉、預防與治癒,若能在家用簡易儀器測量,才能控制病情,免於惡化。三總眼科部醫師宗大欣指出,家族史、高度近視...

研究:氣味感知力下降 失去嗅覺恐致病

莊宇欽 2024/10/23 12:27

「嗅覺喪失症」為新冠病毒的典型症狀,其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一項研究指出,嗅覺喪失症患者的呼吸有更多停頓,其中呼氣時擁有更低的峰值流量,對於氣味的感知能力下降,恐造成憂鬱、孤獨感和過早死亡等健康風險。 ...

睡眠不足會吃更多 兒童肥胖要注意

呂翔禾 2024/10/20 13:41

「睡眠是人體消耗最少能量階段,但睡不好會讓人想吃更多,導致肥胖!」日內瓦大學醫院助理教授Collet於20日的肥胖研究學會年會上分享睡眠對肥胖的影響。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藝洳則指出,兒童肥胖...

國健署宣導均衡飲食 台鐵推燻雞健康餐盒

呂翔禾 2024/10/17 15:40

台鐵便當內也能吃到富含茶香燻雞、糙米、紅藜、玉米與豐富膳食纖維等健康食材!國健署17日與台鐵舉行記者會,推出「茶香燻雞」健康餐盒。代言的田徑選手楊俊瀚笑說,飲食不只是要吃夠,還要吃好,能有方便又健康的選擇...

降低乳癌復發機率 ADC藥物有健保給付

呂翔禾 2024/10/16 15:28

「罹患乳癌不是手術切除腫瘤即可,也要注意術後復發!」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16日提醒,癌細胞會轉移,因此術後輔助治療很重要。醫師黃俊升指出,可用基因檢測確認腫瘤是否有癌細胞快速生長特性。榮總副院長曾令...

腸病毒致262班停課 疫情恐再拖1個月

呂翔禾 2024/10/15 17:40

國內腸病毒疫情居高不下,單周1.6萬人次就診,262班停課!疾管署疫情簡報指出,就診人數創下5年同期新高,而停班部分幼兒園197班、國小18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47班也是5年新高。被問到疫情何時結束,疾...

克服青少年情緒障礙 家長孩子要冷靜

呂翔禾 2024/10/14 17:28

「與情緒障礙的小孩對話,家長或老師要提醒彼此冷靜15分鐘!」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與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范雲等人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更關注情緒障礙(或神經多樣性,例如憂鬱、過動)等特教生。家庭治療師Mosie...

癮君子肺癌率高3倍 戒菸可防慢性病

呂翔禾 2024/10/14 12:38

「長期吸菸的65歲以上長者相較於不吸菸者,肺癌死亡風險高出3.02倍!」國健署14日推出「為愛戒菸」活動,鼓勵民眾多戒菸。活動也邀請鄉土劇女神蘇晏霈擔任代言人,她分享說,父親就是30年的「老菸槍」,無法說...

賀錦麗、川普比健康 紛拿文件搶證明

呂翔禾 2024/10/13 14:22

賀錦麗與川普比完政策,還要比誰較健康?兩人都拿出報告證明自己身心健全!賀錦麗近日公布健檢報告,強調她非常健康,且飲食非常均衡、控制飲酒,即使有花粉過敏、些微蕁麻疹,但也控制得當。川普團隊隨後拿出首次遇刺治...

高齡化、慢性病增加 中醫調養減副作用

呂翔禾 2024/10/13 12:49

「中醫與西醫結合,不只降低醫療費用,還能減緩化療副作用!」健保署長石崇良13日表示,在超高齡與慢性病趨勢增加下,中醫調養的重要性逐漸增加,在中醫方面政府有推動臨床治療、預防腎病與減緩化療等輔助治療;中醫藥...

人工生殖年底修正 綠委盼暫緩開放代孕

呂翔禾 2024/10/09 16:48

衛福部長邱泰源承諾12月將《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但綠委洪申翰、林楚茵9日呼籲應該先開放單身未婚女性與女同志伴侶進行人工生殖,不要一次就全面開放!林楚茵強調,代理孕母有道德倫理爭議,也可能產生子宮...

乳癌死亡率創新高 20年後仍會復發

章文 2024/10/08 17:30

醫療科技進展、新藥增加,但台灣乳癌死亡率卻持續上升,台北榮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說,主要原因是乳癌發生率(母體)劇增,僅1995年至2021年,台灣乳癌發生率就增加3.5倍,死亡率來到13.8%,未來要降低死...

研究:口腔細菌恐致癌 遠離菸酒可防

莊宇欽 2024/10/03 11:54

平常愛喝酒、吸菸的人們,要小心頭頸癌找上門!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口腔中有13種細菌將使罹患頭頸癌(HNSCC)的機率增加30%,包括腦癌、口腔癌和鼻咽癌等疾病,而喝酒、吸菸都是嚴重的危險因子。專家呼籲,預防...

左流感、右新冠 爸媽先打疫苗護嬰兒

呂翔禾 2024/10/01 15:19

「流感與新冠高峰期將至,新手爸媽、學生與65歲以上長者應儘速施打疫苗!」衛福部長邱泰源1日宣布,即日起啟動流感與新冠疫苗第1階段施打,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可優先施打;才剛產下幼子的藝人Apple也與...

「長者量六力」改版 方便自我評估健康

呂翔禾 2024/10/01 12:31

「長者量六力」LINE帳號改版,衛教長輩圖能更輕鬆轉發!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1日在記者會指出,「長者量六力」功能再升級,改善互動介面、帳號可多人使用,並設有小遊戲,讓長者能更輕鬆檢驗認知、行動、營養與憂鬱...

做手工藝助健康 專家:DIY讓人更快樂

莊宇欽 2024/10/01 12:25

喜歡DIY手作的人們活得更快樂!一項研究指出,從事藝術創作可透過獲得成就感來提高幸福感,而手工藝則是在生活中常見且容易的創作活動。專家指出,手工藝創作不僅能夠改善心理健康,還能有助於降低犯罪提升社會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