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關稅戰成真 亞洲出口必深受其害

呂翔禾 2025/07/07 12:53 點閱 209 次
若美國恢復對等關稅,東南亞的晶片業、日本汽車業與較弱東南亞國家恐受嚴重影響。(中央社示意圖)
若美國恢復對等關稅,東南亞的晶片業、日本汽車業與較弱東南亞國家恐受嚴重影響。(中央社示意圖)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若美國總統川普未與亞洲諸國談妥貿易協定,日本汽車、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晶片業恐將受到重創!隨著9日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將到期,但美國與全球多數國家尚未談妥貿易協定,讓各界擔心許多國家將會徵收4月3日公布的較高稅率。專家分析,亞洲市場相當依賴美國與中國,若關稅戰開打,對中國來說是機會。

將重創新興晶片業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與《泰國商業報》報導,美國晶片製造商格羅方德在新加坡的分廠很擔心川普未來對新加坡施加的關稅政策。雖然半導體還在零關稅的豁免範圍,但川普多次強調未來考慮徵收,且美國政府打算進一步加強出口泰國與馬來西亞的AI晶片的管控,避免先進技術透過2國走私到中國,都讓東南亞新興崛起的晶片業有不小擔憂。

格羅方德等美國廠商近來也宣布擴大對亞洲投資,這也讓他們相當擔心關稅戰的影響。東南亞國家2024年佔全球GDP約7.2%,但目前僅有越南與美國達成協議,連向來關係最好的日本與南韓都尚未談成。日本更被威脅要課徵超過對等關稅的稅率(24%變成35%),日本汽車製造商恐受最嚴重打擊。

新興市場轉向中國?

澳洲雖然對美國入超,卻還是被課徵關稅,澳洲政府強烈呼籲不應該再課徵關稅。印尼與泰國則還在爭取購買更多美國貨、減少美國進口品稅率等方式,爭取下調關稅稅率;但如柬埔寨等較弱國家,恐將面臨49%的關稅。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政經學系教授達特指出,亞洲經濟對中國與美國都相當依賴。

未來若恢復對等關稅稅率,印度等較依賴內需市場的國家影響會較小,但新加坡、越南與中國都會受到嚴重影響,但對長期佈局亞洲、盼分散中國與台灣製造晶片風險的美國廠商來說也損害不小,許多在越南、寮國、柬埔寨的投資可能會轉移到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雖然這些國家也有受到關稅戰影響)。

達特認為,這可能會讓中國與西方的貿易減緩,但加速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交流。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