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社論) 不當開發泥炭地 加劇暖化進程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01/05 10:59

上個月有一篇科學報導探討了地球泥炭地的現況,發現全球暖化已對泥炭地的環境造成顯著的影響,使得泥炭地的健康日益惡化,而體質劣化的泥炭地又反過來升高了碳排放量,進而加劇全球暖化,形成可怕的惡性循環,給地球的危...

《懷念的歲月》不用電的土冰箱

朱全斌 2021/01/04 18:10

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天既熱又長,這樣的天氣下食物很容易腐壞,因此,冰箱是家家戶戶必備之物。雖然冰箱在1920年代就已經在西方國家出現,台灣卻遲至196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 ##童年的「土冰箱」 當...

《汽車咖啡坊》汽機車手機架 立委也要提案納罰?

邱文福 2021/01/04 15:51

幾年前的停車五分鐘若未熄火,以及行車打手機都要開罰,現在放在汽機上的手機支架,如果行車使用也要禁止了,也就是過去「手持」未來即使放支架上也不准使用。這種屬於人民私行為的生活細節,多年來竟然都成為立委們關心...

(社論) 全球搶攻電動車市場 台灣不應再遲疑

白丁 2021/01/04 14:36

2020年台股在半導體產業領軍下,迭創驚奇,進入2021年又將有什麼亮點可期?電動車時代來臨,台廠搶攻供應鏈成果,值得期待,但是政府更應透過政策鼓勵,或建置充電椿等基礎設施,才能加速電動車發展。 ' ...

〈多雲時晴〉溝通政策靠誠意 民眾期待說分明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1/04 14:08

台灣雖然成功抵禦疫情,但仍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因為萊豬已經即將叩關入台。之前在野黨磨刀霍霍,準備全面向執政黨開戰,但是偏偏世界疫情不斷爆發,在大局的前提下,抗爭又顯得不合時宜,只能草草結束。但壓抑...

《都蘭山下》 我的山居歲月(之二)

吳方芳 2021/01/04 09:38

清早,一群大白鵝列隊越過小路、搖搖擺擺大喇喇和牛隻擦身而過,又昂頭挺胸的邁向桃花心木林。 ##可愛鄰舍大白鵝 鵝兒才在林子裡歇下腳來,就忙不迭的展開集體大合唱。大白鵝的嗓音雖然嘶啞不悅耳,隊伍裡卻...

《書林打獵冬季科普系列之七》「瘟疫與人」的今昔對比

魏國彥 2021/01/04 09:31

《瘟疫與人》是一本經典著作,出版於1976年,中文翻譯於1988年問世。讀這本著墨於全球瘟疫史的老書的目的在於(1)蠡測這45年來人們對於傳染病的認識有多大的進步,(2)老書的歷史關照對於現今2021年新...

《蕭旭岑談音樂》天才的靈光交會時刻

蕭旭岑 2021/01/03 14:09

沒想到,我是以一場莫札特鋼琴獨奏會,作為貝多芬年的結尾。望向未知的2021年,聆聽古典音樂史上最珍貴的天才莫札特,確實是個美好的開始。 有台灣血統的美籍鋼琴家周善祥(Kit Armstrong),受...

《唯美隨筆》相信的力量

胡為美 2021/01/03 14:05

如果你相信有精靈存在,她就存在!童書作家張燕風筆下的小女孩菲菲,就是如此的相信著。 ##相信小精靈存在 《菲菲的一日》,這個半寫實、半虛幻的童書故事,就是在相信的心態下創作完成。菲菲乖巧有禮、愛幻...

《梁良談影》從電影中學習與病毒共舞

梁良 2021/01/03 12:15

經過一整年的疫情肆虐後,新冠病毒非但沒有消聲匿跡,反而因為多個變種的出現而在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越演越烈,封城封國的極端應對措施紛紛捲土重來。剛剛上市的幾種病毒疫苗是否像藥廠他們宣稱的那麼有效?還在未定之天...

《鴻儒集》拜登內循環策略 中美漸緩、兩岸「冷和」

白丁 2021/01/03 11:52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於2021年1月20日就任,由於美、中、台互動關係,衝擊台海穩定,更直接影響台灣未來發展,拜登接受媒體訪問的內容,值得關注,甚至作為政府施政參考。 2021年第一季,美國經濟應...

(社論)中央、地方「萊豬元年」亂象待解

醒報編輯部 2021/01/03 11:46

去年12月31日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承領銜召開記者會,宣布各地方政府先前所頒佈的「豬肉來劑零檢出」自治條例將被函告無效,新訂定者亦將「不予核定」,因為無論新舊都「違反憲法」,「不要視中央法規於無物」,他並警...

《STEAM》天網追蹤與個人隱私之間

張瑞雄 2021/01/03 09:58

疫情指揮中心跨年夜首啟「天網」,不僅在樂團五月天桃園跨年演唱會找出自主健康管理者,台北跨年活動也發現疑似違規者。天網立功,避免潛在風險者走進人群,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元宵燈會等大量人流活動與場地,指揮中心...

(社論)防疫只要專業 無需政黨偏好

醒報編輯部 2020/12/31 15:59

2020年最後一天,相信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深深感受到這一年的震撼。簡單總結這一年,人類真是渺小,大自然真是可畏,台灣也的確特殊。 新的一年,威脅依然存在,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極快,在短短爆發的一年中,已...

《經研隨筆》股、房市成績亮麗 難掩民薪債惆倀

戴肇洋 2020/12/31 13:43

隨著國外訂單、出口貿易續創新高,加上工業生產、商業活動連月成長,顯示台灣經濟逐漸突破困境,堪稱是在疫情狂流中的「璀璨明珠」,國內重要經濟預測機構無不上調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及樂觀2021年成長估值。不過...

《鴻儒集》富邦金併日盛金 落花有意水無情?

白丁 2020/12/31 13:38

2020年金融界最熱門話題,應該是全台首宗金控合併案,富邦金併日盛金有影嗎?依各方情勢評估,恐怕是雷聲大,雨點小,空歡喜一場吧。 ##全台第一集團將易主? 富邦金與日盛金合併案,確實在財金界引起矚...

〈多雲時晴〉外國疫情肆虐 台灣沒有樂觀餘地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12/30 18:05

台灣在這波疫情當中,彷彿世外桃源,直到前幾天從英國回來的班機中,有一名發燒的少年確診,證實為變種病毒,雖然病情不嚴重,但依然讓指揮中心如臨大敵,隨即宣佈元旦起,對於非本國人或者沒有居留者證,除了已經核准簽...

(社論) 海歸人才帶槍投靠 政府應妥善運用

白丁 2020/12/30 10:10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人口大遷徙,各國移居海外人民紛紛返鄉,台灣今(2020)年至少回流25萬人,如何妥善安置返鄉人力,政府需要週延規劃,協助就學、就業、就養,穩定社會秩序。 ##台灣青壯年外流嚴重 全...

《鴻儒集》四大金剛撐台股 居高小心但勿擔心

白丁 2020/12/29 15:59

台股2020年詭譎多變,大盤從3月股災8523.63點,漸漲至歷史新高14483點,投資人關切風險。由於半導體產業大好,撐起台股半邊天,其他類股漲幅有限,4大外資紛紛調高台股指數,並未認為超漲。 #...

《STEAM》測謊技術的進步與限制

張瑞雄 2020/12/29 15:20

通過分析人體的各種表情和各種姿態可以偵測到人們是否在說謊,已在現代生活中根深柢固,儘管有許多研究質疑測謊儀的有效性,但每年使用測謊儀進行的篩檢超過250萬次。 測謊儀測試行業的產值高達20億美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