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台灣〉召喚台灣人的文化DNA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1/03/01 12:04 點閱 4027 次

民謠是集結傳統文化與民族習俗而成,經由口耳相傳,有如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DNA。這些易於琅琅上口的小曲,我們從小聽其傳唱,看了紀錄片〈聽見台灣〉,會驚艷於以台灣民謠為基調創作的〈台灣音畫〉交響樂章如此華麗多彩。

不但可在國家級音樂殿堂演奏,甚至到全世界各地演出,而這位比台灣人更懂台灣文化之美的創作者,竟是來自大陸的音樂大師鮑元愷。

大陸音樂家之愛

〈聽見台灣〉原本的片名〈聽見台灣 聽見鮑元愷〉其實更切合影片的內容,現年77歲的鮑元愷,自1994年起,當年50歲的他先後九度來台,曾在台灣任教11年,在台灣各地采風,以樂會友,對台灣民俗文化甚為瞭解,他創作的<台灣音畫>8首交響樂章,2000年由已故八旬指揮家亨利梅哲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台首演,此後在歐美各地演出,儼然就代表台灣音樂。

cari

這八章交響組曲蘊含他對台灣文化的深入瞭解與款款深情: 〈玉山日出〉描述台灣最高的玉山、〈安平懷古〉把鄭成功家鄉的南管曲牌〈梅花操〉作為基調。〈宜蘭童謠〉改編〈丟丟銅〉、〈恆春鄉愁〉把三百年前唐山過台灣思鄉的民謠〈思想起〉為背景創作,初次發表於2000年,2006年他聽到張清芳唱的〈月琴〉,又重新再譜此章。

深入民間文化

〈泰雅情歌〉把泰雅族吹奏口弦及唱情歌的談情說愛方式融入。〈鹿港廟會〉把北管吹腔、西皮、鑼鼓組成了快板,以歌仔戲的曲牌〈農村酒歌〉組成慢板旋律,還把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融入。〈龍山晚鐘〉以淡雅又莊嚴的佛曲來描寫台灣的媽祖信仰。〈達邦節日〉則把原民古老的多聲部祭典歌曲及熱情的生命力融合呈現。

這部紀錄片由導演崔永徽自2013年開始拍攝,是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文化交流正熱絡之時,鮑元愷如當時來訪的大陸學者一樣盛讚「台灣是中華文化的保存者」,而在現今兩岸對峙的嚴峻氛圍下,聽起來似乎對某些人有些「政治不正確」的疑慮,不過這正是時代的印記。

時代的印記

鮑元愷回憶他成名作〈炎黃風情:24首中國民歌主題管弦樂曲〉1991年在天津首演時,由李志國、李志強兄弟配合繪製了24幅富於民族特色的巨幅畫作在天津音樂廳同時展出,這種音畫合作方式當時是創舉,使他成為名噪一時的當代音樂大師,他並與記者侯軍等人合作,一起帶動當代文化新思潮。

這組具時代意義的巨幅畫作後來隨著〈炎黃風情〉1996年在台演出展覽,由台灣文教藝術基金會收藏了整組畫作。李氏兄弟後來用同樣主題再創作了新畫,但鮑元愷不諱言對樸拙又靈動的原作比較欣賞。

雅俗共賞的紀錄片

鮑元愷的〈台灣音畫〉交響樂雅俗共賞,專業經得起行家品評門道,也能讓外行人聽熱鬧。紀錄片以他對音樂細膩且深情的態度貫穿全片,台灣樂壇名家對他的推崇穿插其中,對於他幽默又平易近人的個性也有所著墨。

尤其是到大陸北京拍他和弟弟回憶父親文化「雜家」的家學淵源,更能明白他的文化底蘊如此深厚其來有自,而他在彰化與當地百年老店「阿振肉包」老闆鄭永豐的邂逅,能言善道的鄭永豐竟能由包子談到柴可夫斯基,真是令人驚喜的一絕。

cari

聽到片中這些飽含文化DNA的音樂流淌耳際,不但內心無名的感動油然而生,且頗感意猶未盡,想聽更多這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