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書林打獵之30》由一幅古地圖看17世紀中國貿易網絡

魏國彥 2025/06/30 16:13

我們讀歷史往往始於國別史、或斷代史。例如中國近代史、例如英國史。 分別我們會看到一些重要事件,譬如: ##看中英歷史的重要事件 英國方面: 1600年東印度公司在倫敦成立。 1612年莎士比...

(醫者心)紀念與放假

施壽全 / 醫師 2025/06/30 16:13

許多年前,曾經聽德國著名的古倫神父演講,其中有一段話,雖然看似平常,卻讓人印象深刻,恍如暮鼓晨鐘、含有醍醐灌頂效果的深刻道理。 ##節日的意義非放假 神父的意思大概是:宗教信仰中的每個節日,都有其...

(社論)賴總統演講稿應更精確 避免跳躍、曲解史實

醒報編輯部 2025/06/30 15:07

賴總統的團結十講的第三講,在演說之後引來了不少批評,當然短短一篇演說,或許會因為引述的內容或是想要強調的重點不同,導致演說者與聽眾之間的誤差,尤其政治性的演說更容易因為歷史觀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詮釋。 ...

(社論)韓國扭轉生育率 台灣父母恐成三明治階級

醒報編輯部 2025/06/29 19:09

韓國統計廳表示,4月出生嬰兒20,717名,比去年同期增加8.7%,創下1991年4月以來的最大月增幅,這一增長態勢,出生率連續 10 個月上升。這起原先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韓國政府到底是如何起死回生扭...

社畜的典範–我讀馬伯庸《長安的荔枝》

范立達 / 資深媒體人 2025/06/29 14:29

又到了荔枝盛產季節。前兩天,在家裡啃完香甜多汁的玉荷包後,來到辦公室,遇到楊總,他問我,有沒有看過串流平台愛奇藝國際版正在熱映的戲劇《長安的荔枝》?他問完,見我一臉茫然,沉吟了一會兒,接著說:「不如你把書...

人行道如保護傘、卻也像虎口

尤榛嚴 2025/06/29 14:27

以前天橋多,我們要過馬路雖然上、下階梯較麻煩,但是可以非常放心的走動,還可以邊眺望街景和天空的雲彩變幻。現在天橋一座一座的拆掉,說是去掉行車視線的障礙,並且增加「天際線」,行人不得不在紅綠燈下和人行道上跨...

金瓜石屋頂逸事

龍君兒 / 藝人、作家 2025/06/29 14:27

這是我第三次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 我不再等命運自動轉向,而是像一枚滑脫軌道的小行星,選擇自己改寫星圖。 婆婆蹲在廚房門邊,像被雨淋濕的蓮花;公公佇立陽台,像一尊耗盡香火的神明。 我輕輕合掌,把歉...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小兵立大功!九宮格減重法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5/06/29 14:27

炎熱夏天一到,又是減肥的旺季,許多很久不見的「老客戶」又出現在門診!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都會長嘆一聲:我不知道為什麼又胖回來了?我也沒吃什麼大餐,但整個褲子變得很緊,所以又「要來找你了!」 ##夏天...

《STEAM》逃不了,只能與AI共存

張瑞雄 2025/06/26 11:12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日益成熟且應用日益廣泛,人類與AI的共存已逐步從抽象的科幻場景,變成真實且迫切的現實課題。 從理論層面的倫理討論到實際生活中與自動駕駛計程車共處的摩擦,人們開始意識到,這項前...

(社論)氣候指標年年惡化氣候支出應佔GDP1.5%

醒報編輯部 2025/06/26 11:12

今年夏至節氣已過,北半球正式進入高溫熱浪模式,我們在冷氣房間揮汗避暑之餘,除了關注中東的熱戰以外,另一場氣候大戰也正風雨欲來,更需嚴加防範。 ##全球氣候變遷指標持續惡化 在本月19日,《地球系統...

(社論)雜質說引眾怒 總統團結台灣有更好的方法

醒報編輯部 2025/06/25 13:37

賴清德總統近來發動全台演講,講題雖然圍繞台灣,但在野黨早就質疑在這個時機點發動,似乎是為了呼應大罷免。結果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雖然是以團結為主題。他卻提到,用民主淬鍊出國家團結的力量,要透過選舉...

在便利的誘惑中,活出思考的自由

醒報編輯部 2025/06/24 16:10

許多人現在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問 ChatGPT:「我今天該做什麼?」 幾秒鐘內,它根據天氣、行程和自己的喜好,幫忙做出選擇,包括穿的衣服,要不要攜帶雨具,甚至吃飯餐廳的建議。這樣...

(醫者心)顏色的意義因事而異

施壽全 / 醫師 2025/06/24 16:09

我們生活在一個彩色世界中。雖然提到顏色,往往會讓人聯想到「藝術」,但顏色也是「科學」上相當重要的指標。比如說,光譜含有七種顏色。 臨床檢驗,碘溶液噴灑在食道上,正常上皮含有肝醣,會被染成棕色,若是染色缺...

(社論)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 恐增對立與撕裂

醒報編輯部 2025/06/24 10:49

賴清德總統展開「團結國家十講」,要藉由一系列演講向社會強調團結的重要性。然而從各界反應來看,這場冠上「團結」之名的活動,實際上卻被普遍認為是一場政治動員與鬥爭秀,其真正目的與國家團結顯然存在很大落差。 ...

愛上這座城市

張仁全 / 教師 2025/06/23 18:11

在那場不像自己的演出裡,我成了台中人。 那一年,我已經在台中定居了第九年。 我來到這裡,原是帶著清楚的目的。但一路勤懇耕耘,卻遲遲等不到心中的回應。有時站在家裡的頂樓,看著南來北往的車流,心裡竟生...

(醫者心)共同性與個別性

施壽全 / 醫師 2025/06/23 17:44

學生時代讀生物時,個人就對生物分類十分好奇。界、門、綱、目、科、屬、種,還有亞門、亞綱、亞目等等,是如何分別出來的?每種生物都有特徵,將最重要的共同特徵,放在同一族群,相異的,就是其他族群,應該是分類學上...

(社論)世界正在毀壞悲鳴 世人應回歸信仰與善良

醒報編輯部 2025/06/23 17:44

聖經中不乏對末世的預言,馬太福音中耶穌說過: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頭。(馬太24:6-8...

農糧產銷務必自給自足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6/23 17:44

日本最近發生米荒,民眾為買不到米、米價上漲,苦不堪言;政府逐月追加釋放儲備米,仍對缺米、搶米及米價節節高漲束手無策。 究其原因,雖然稻米沒有欠收,但稻田逐漸休耕;優質好米出口、觀光客日多消耗量大;但最嚴...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肥胖症和失智症的關聯性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5/06/22 14:49

最近某位以前是院長級的醫界大老因為失智症,引發了大家對此病症的關注!而肥胖症和失智症有其關聯性。 台灣在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報告: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

(社論)川普攻打伊朗 是對國際法的挑戰

醒報編輯部 2025/06/22 14:48

美國總統川普終於對伊朗下達了攻擊命令,21日晚間他自行宣布,美國已成功攻擊伊朗三處核設施。接著他在白宮發表全國演說,強調這是「一次巨大的軍事成功」,摧毀了伊朗的三處主要核濃縮設施。至於下一步,他說的很隱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