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蕭旭岑談音樂》芬妮與亞歷山大與舒曼

蕭旭岑 2024/02/29 16:34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那些時刻,特別感受到古典音樂純粹的美?第一個躍入我腦海中的,就是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82年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

《王老先生講故事455》感謝神,我們沒有孩子

王建煊 2024/02/29 16:34

有次去美西12日遊,同團有位太太在機場打電話給孩子,交代事情,但怕我們的團隊走了,所以邊打電話邊看我們團隊的動靜。我跟她說:「不要擔心,慢慢打,還有時間,團隊如果要走,我會告訴妳。」她連聲稱謝。 #...

(社論)補助特定產業 政府頭痛醫頭問題大

醒報編輯部 2024/02/29 05:01

韓國醫界近來爆發大規模辭職跟罷工,主因是實習跟住院醫師占了大型教學醫院中的四成主力,值班時間相當長,每一周值班時間都超過一百個小時,而薪資月收入大概是四萬七到九萬五台幣,換算成時薪居然只有237元台幣。 ...

厚臉皮成了理所當然? 

林政武 2024/02/28 13:07

幾年前看了某篇大型文學獎的優勝作品,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在日常的城市生活裡面,你已經厚著臉皮學會了為別人帶來困擾,以換取片刻的喘息。」 我為何對這一段話感觸良深呢?最好的句子,往往不是當下的理...

(倚馬危言)重啓兩岸良性溝通 防止意外衝突

陳約翰 / 資深公務員 2024/02/28 13:05

期待漁船翻覆事件,能夠重啓海基、海協兩會良性互動溝通。兩岸春暖花開,避免誤會衝突,方為長治久安之計。 中國漁船翻覆,兩位漁民意外致死,兩岸啓動紅十字會對談,正朝向「平順」方向發展,然而,如何建立長期...

《王老先生講故事454》喜樂的心哪裡來?

王建煊 2024/02/28 13:05

同事休假到美國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因她獲得加州大學的醫學博士,我想這位同事此趟赴美心情可能比獲博士學位的女兒還高興。作父母的,看到孩子有成就,恐怕是人生最欣慰的事。 ##快樂的定義自己求 過了...

《王老先生講故事453》不作金錢奴隸

王建煊 2024/02/27 16:24

夫妻結婚後,上有親長,下有孩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需要錢。為錢煩惱、吵架,人皆難免,所以才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因此大家都努力賺錢,犧牲健康,甚至傷害親情也在所不惜,但最後又能怎樣呢? ...

〈梁良談影〉AI將成為的全能導演 ?

梁良 2024/02/27 16:14

近日,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了一條正廣泛傳播的20多秒短片,利用「AI人工換臉」技術,把當今世界政壇大咖,如:拜登、川普、奧巴馬、馬克龍、習近平、金正恩等匯聚一堂,讓他們手拿飲料跟著搖滾歌聲逐一扭腰擺臀,神態生...

(社論)恢復特偵組利弊平議

醒報編輯部 2024/02/27 14:23

是否恢復特偵組,成為國民黨國會改革的重點之一。尤其近年政風敗壞,重大貪瀆案無一件偵破,凸顯當前檢察體系的無奈。回顧過去特偵組接連偵破數十件重大弊案,金額動輒上百億元,特偵組為國家除弊,端正政風的功能,自然...

《醫者心》做記號與貼標籤

施壽全 / 醫師 2024/02/27 14:22

各行各業所面對的「顧客」,有狀況一般,有優良,當然也有「惡劣」的。醫療雖然不該說是面對「顧客」,但提供的仍算是「服務」。醫療提供者,固然應該有比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有更多的耐性與愛心,但即使如此,仍然有病...

(社論)賀國際書展創五年來最佳成果

醒報編輯部 2024/02/26 17:40

台灣的文化產業在華人社會已經越來越受到矚目,主要是台灣文化在華人圈,對比於中國的政治壓力來說,顯得更為寬容跟多元。這一屆書展被讚譽為近幾五年以來,人潮跟客源最多的一次。六天就引入了55萬人次,比去年更多了...

讓孩子快樂比功課重要

林政武 2024/02/26 15:43

前幾天有一則關於國小兩兄妹,每天行程滿滿,平均每天只睡6小時的貼文,引發熱議,有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教養小孩的一套觀念,說不定當事人真的樂在其中,也有人援引二○一四年經立法施行後已具有國內法律效力的《兒童權...

(教育停看聽)校園AI的使用 擁抱而非防堵

張瑞雄 2024/02/26 15:43

ChatGPT等強大的AI工具可以按需要生成類似人類寫的文本,引發了學術界的擔憂,關心AI對誠信和真實學習等核心教育價值的影響。問題包括:將機器生成的內容提交為自己的內容,以及一些偵測此類欺騙的AI檢測工...

《有鳳來影》艾瑪史東與桑德拉 雙腿與兩耳的后座之爭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4/02/26 15:43

奧斯卡入圍強片《可憐的東西》和《墜惡真相》,前者的影像風格奇幻,後者寫實懸疑,以不同方式探討女性掙脫傳統女性的妻子、母親角色,所面臨的社會困境。 前者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得主、今年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影片...

《王老先生講故事452》管住你的嘴

王建煊 2024/02/26 15:43

有位離了婚的太太,後悔的說:「都是因為沒有管好自己的嘴巴!」她是某家上市公司大企業家的女兒,先生是大學同學,相戀成婚,應該是一對美眷。先生在父親家的公司任職,為岳父所器重,後來當上公司的董事長。但是先生很...

(倚馬危言)人口政策失衡 已成台灣最大的國安問題

陳約翰 / 資深公務員 2024/02/26 12:05

最近是否引進印度移工,成為爭議話題,其實潛藏的結婚率低、出生率全球最差、連續37個月「生不如死」、人口外流嚴重、學校招不到學生與缺工缺才普遍,未來50年後人口將不到1700萬,扶養比高達102.0,足以拖...

《財經鳥瞰》 綠色通膨 山雨欲來

李沃牆 2024/02/26 12:05

縱有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為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發展,「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已是全球眾多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為此,各國利用碳權(Carbon credit)、碳稅(...

〈醒小說〉眼神裡的溫柔!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4/02/26 11:07

她剛走進電梯,迎面就看到拿著兩杯咖啡的他,抵達他的上班樓層時,他很自然地把咖啡遞給她說,「多買了一杯,請妳。」 來不及拒絕,電梯門就關上了,她只看到他回頭時眼神裡的溫柔。 ##學長的咖啡 把皮包...

移民母親的時代眼睛

簡秀枝 2024/02/26 11:06

一幀好照片,訴說多少人間悲苦,以及人性輝光。《移民母親》(Migrant Mother)成為美國大蕭條時代的見證。 ##移民母親的悲憫情懷 《移民母親》(Migrant Mother),即將於今(...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過年胖一圈 爆肥要設法速瘦

簡嘉佑 2024/02/25 15:33

龍年迎來7天年假,不少民眾返鄉聚餐喝酒,體重一不注意就飆升,開始工作就發現肚子多了一圈!過完年,門診人數還是比日常多了兩成,體重平均也多了3到5%,出現爆肥的狀況。但民眾要把握觀念就是:爆肥要想辦法速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