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多量血壓,才有機會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14日與台灣高血壓學會合作,鼓勵18歲以上民眾每年在家量1次722血壓值。若家中沒血壓計,超商、量販店、車站等地近年來也設立愈來愈多正確的血壓健康站供民眾使用。國健署提醒,低油、糖、鹽及高纖的飲食原則、拒菸酒、適度運動,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多量血壓多預防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結果,112年國內十大死因中,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名列前茅,為協助民眾盡早發現血壓健康問題、及早介入,國民健康署持續宣導18歲以上民眾每年在家量1次722血壓值(即連續量血壓7天、早晚各1次、每次量2遍)。
「相較於診間量測,居家血壓能更真實反映患者日常血壓狀況,且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力更高。」台灣高血壓學會副理事長鄭浩民指出,現在還有高血壓遠端監測系統,結合藥局個案管理,可有助於降低血壓、並改善高風險族群對於高血壓自我管理的知識、態度與行為,盼民眾多加參考利用。
每天應運動30分鐘
針對家中沒血壓計的民眾,國民健康署也透過公部門與民間產業協力合作,鼓勵醫療院所、社區藥局及民眾觸及率高的場所(如超商、量販店、車站及農漁會等)設置正確血壓健康站,供民眾免費使用。
國健署提醒,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並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低油、糖、鹽及高纖(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方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