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懷念的歲月〉第一代電視兒童的回憶(上)

朱全斌 2021/08/03 10:12

台視於民國51年開播,開啟了台灣的電視時代。一向節儉卻好新奇的父親,很捨得地第二年就購置了這個時髦的活動影像盒子,而當時年齡只有個位數的我,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一代的電視兒童。 台灣社會在當時並不富裕...

〈社論〉奧運會的更對立與更和解

醒報編輯部 2021/08/02 16:53

奧運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國家的人各種不同的面相。對於台灣來說,我們也看到兩個層面,一個是更團結,一個卻是更對立。 ##更加認同彼此 台灣在這次奧運當中奪牌數非常驚人,打破了歷來的得牌紀錄。當我們的選手...

《汽車咖啡坊》遊牧人生 休旅、越野車成「住車」

2021/08/02 15:13

想過以車為家的日子嗎?你會響往休旅車?越野車?跨界車? 電影《遊牧人生》的演出,基本上沒有多少戲劇性的轉折,但是卻傳達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情緒渲染,觀眾會跟著女主角四處遊走,一同過著以車為家的生活。 ...

〈唯美隨筆〉里昂,南法的知性遊

胡為美 2021/08/02 10:47

2019年春末,歐華作家們在里昂開大會,會後四天南法遊,穿梭往返於朝聖之路,此處理想宮(the “Ideal Palace”) 是最後一站。不敢相信眼前磷峋凹凸的各色石頭,竟然可以拼湊成一座有穿堂,有樓閣...

澳洲人口接近台灣 為何奬牌遙遙領先?

2021/08/02 10:17

澳洲人口與台灣相近,但是獲得奧運奬牌數,歷年來都遙遙領先台灣(註),原因何在? ##以經濟艙為例 以台灣參加東奧選手,去程坐經濟艙,掀起軒然大波,總統、行政院長頻頻道歉,還強調要事後「究責」為例,...

《蕭旭岑談音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1/08/02 10:05

這幾年在臉書上結交許多愛樂好朋友,其中定居宜蘭的張永青醫師,閱歷之豐,愛樂之誠,讓人深感佩服。那天看他提到樂友分享的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鋼琴奏鳴曲...

〈梁良談影〉閃耀在奧運電影中的身影

梁良 2021/08/01 12:17

2020東京奧運在極度艱難中終於登場了,本以為完全沒有觀眾的比賽會使氣氛顯得很冷清,不料透過大量的電視及網路現場直播,讓各個不同項目的運動員都能夠在畫面上展現其動人身影,反而擴大了全球觀眾的參與。 ...

《王院長跟你談天說地21》拆掉心中的牆

王建煊 2021/08/01 11:25

近代最有名的拆牆,就屬1989年11月開始拆除的「柏林圍牆」。柏林圍牆建於1961年,使用近30年間,多少東德人民,用盡各種方法翻越圍牆或挖掘地道,投奔自由,而遭到殺害。但這條惡名昭彰的圍牆,終在1989...

水管漏水記

醒報編輯部 2021/08/01 11:23

紀惟明(企管顧問) 我家住淡水一棟高樓的23樓,已經搬來有12年了,有天管理中心來通知說鄰居好幾戶抱怨浴室漏水,想問我家有沒有。 長話短說,用了一些方法檢查出是我家水管漏水,因為約好大家不用水...

病毒不斷變裝轉進 口罩要戴好戴滿

魏國彥 2021/08/01 11:06

我國防疫警戒標準自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九日降到二級,初步來看來疫情似乎控制得相當平穩,每日新增確診案例數皆在20以下。然而國外的一些最新發展警示,儘管警戒降級有望,但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爭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

〈社論〉曾是台灣驕傲 台電改革刻不容緩

醒報編輯部 2021/08/01 11:00

一張椅子癱瘓一座核電廠,台電經常有叫人膽戰心驚的驚嚇。7月27日清晨,核二廠2號機值班人員搬動一張椅子,誤觸蒸汽機隔離閥,導致反應器安全停機,擧世罕見。 ##人為疏失釀大停電 如果不是疫情嚴重,國...

從鄭州水患看都市排水

2021/07/29 12:06

河南鄭州的水災,給我們一個功課,就是發生在河南鄭州的,也可能發生在任何的城市。我們應學習心平氣和地,以工程的專業,客觀的角度去看問題,並體貼他人的苦難,警惕自己的環境。 ##缺乏配合在地條件 第一...

〈書林打獵夏季歷史系列11〉淺談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

魏國彥 2021/07/29 11:03

我們在中學時代都學了中國歷史,但我們真的瞭解中國歷史嗎?我高度推薦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提供對新的洞識。 ##著眼長期趨勢 歷史學界出現了「大歷史」(macro-history),或稱「宏觀史」...

〈社論〉全球氣候災難嚴重 台灣因應計劃何在?

醒報編輯部 2021/07/29 10:40

全球氣候異常,中國河南千年罕見暴雨、美國加州降雨量創126年新低、加拿大西部49.5度高溫、西歐萊因河暴雨,全部造成慘重損失,台灣政府沒反應,節能減碳表現全球倒數第3,無具體改善計劃。 ##節能減碳...

〈社論〉奧運金牌無關執政成績

醒報編輯部 2021/07/28 20:10

郭婞淳拿下奧運金牌,讓全台灣都陷入了沸騰。這次奧運已經創下台灣的奪牌紀錄,光是這幾天的比賽累計了1金2銀3銅共6面獎牌,打破我國奧運單屆最多獎牌數。挾著獎牌氣勢,通常執政者都會民調大幅提升,但是也必須提醒...

《法界微言13》告不贏的失敗主義

張冀明 2021/07/28 12:24

我喜歡挑戰大部分人認為「告不贏」的案件,因為我認為以不同眼光及態度處理面對,必有轉勝的契機。 一位遭遇丈夫過勞死的妻子,面臨丈夫的公司無端要求私下和解,不僅未協助向政府機關提報「職災」,以獲得較高撫...

從一個人的武林談起

蔡孟峰 2021/07/28 12:10

東京奧運中華代表團陸續傳來捷報,金銀銅牌的光環感動了許多一日運動迷,其中男子單打桌球項目莊智淵雖然止步16強,但是因為他每場出賽都是一個人形單影隻,連奧會都獨漏他的賽程,被網友戲稱是「一個人的武林」,而他...

〈財經視窗〉振興資本巿場 創新才有活路

2021/07/28 10:09

台灣證券交易所新增「創新板」及櫃檯買賣中心新設「戰略新板」本(7)月27日正式開鑼,希望能為台灣孕育獨角獸公司,理想甚佳,但是做法如果不改變,恐怕難期開花結果。 ##台灣經濟需要獨角獸 獨角獸是指...

〈社論〉疫情衝擊醫護體系 恐成全民災難

醒報編輯部 2021/07/27 15:27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台灣醫護體系,醫療院所收入驟減,營運困難,政府應妥善維護數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完善醫療網,保護醫護人員,防止醫療院所因財務問題倒閉,或降低醫療品質。 ##閉門決策不符實際 新北市最...

海洋熱浪成沉默殺手

2021/07/27 15:01

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帶來極端高溫熱浪,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對人類及生態環境產生了致命影響。1998年至2017年間,熱浪就導致全球超過16萬6千人死亡。目前,北美西部因高溫引發的森林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