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唯美隨筆〉居隔日記與省思

胡為美 2022/06/26 11:00

從機場返回台北家中,還不到早上八點,我立即打開窗戶透風,吸地抹灰,整理床頭和書桌,一切就緒,坐下喝杯咖啡吃午餐,,為明天即將開始計日的居家隔離做清心暖身的準備。 6/8 第一日 昨夜睡得安穩,晚1...

旅遊何「仇」,何須「報復」?

張原溪 2022/06/26 10:51

兩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屢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衝高了一陣子以後,緩降下來時,很多人因為「閉關」久了悶壞了難熬,趕緊衝出去到處走走活動活動,一些景點難免人人擁擠,車車相連,大家常謂之「報復性旅遊」。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7》高調行善事?

王建煊 2022/06/25 09:07

大陸首善陳光標曾在2011年春節前來台發放約新台幣五億元的紅包,幫助貧困的人。此人行善喜歡炫耀,喜歡大聲嚷嚷。他在中國大陸發放紅包時,曾將鈔票繫成一捆一捆的,堆起來放在身後,供人拍照。此種行善方式被稱為是...

〈土地的故事〉Covid-19的警告 勿與動物爭棲地

韓乾 2022/06/24 13:54

最近天下雜誌報導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說,各種疫病可能一波稍歇、一波又起,未來的發生率,可能愈來愈頻繁。其主要因素有二。一是都市化讓人類以愈來愈快的速度侵占自然棲地,與動物的接觸變多,病害也更...

〈財經雜記〉加密貨幣的興衰

2022/06/23 19:00

比特幣狂跌了七成,這個在國際上風行,曾在台灣有錢人理財圈子一度很夯的話題,突然重摔,中國新的首富、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ance)創辦人趙長鵬,原本總身價高達958億美元,竟然在六月二十日交易日的行...

〈社論〉電力危機說從頭 政府無法逃避的民意

醒報編輯部 2022/06/23 17:11

台灣電價就跟民意和月亮一樣,初一十五不一樣。 2012年,核四存廢爭議,當時國民黨執政,台電曾表示若核四不能商轉,未來電費就要漲四成,首善之區大台北還會有限電危機。當時民進黨傾全力反對。 2021...

流浪需要有漂泊的決心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故事

小野 2022/06/23 14:59

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陪伴兩個孩子求學成長。兩個孩子長大後也很「傳統」的選擇結婚,生下了他們的孩子。 轉瞬間如自由落體般,又快要十年了。孩子的孩子們陸續都成了二、三年級的小學生,最近又開始煩惱焦慮:要讓...

〈有鳳來影〉《巴斯光年》比湯姆克魯斯表情多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2/06/23 10:55

《巴斯光年》裡的男主角巴斯的表情的確比湯姆克魯斯的表情還多,讓人能透過細膩的表情變化,更深入瞭解他內心世界的變化。 千山獨行的俠客,以解救天下為己任的英雄,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飽受挫折,但仍自我感覺良好...

〈政經微言〉國軍狀況連連哪個螺絲沒栓緊?

何策 2022/06/23 10:55

我們的國軍怎麼了?最近不論在品德操守,私生活領域,乃至於裝備保養維護,甚至戰技操演上,都迭出重大意外狀況,損兵折將,能不令人擔心,這還是一支能夠保家衛國的勁旅嗎?如此荒唐表現,編到再多的國防預算或裝備,恐...

〈投稿〉談反潛直升機採購與識別

趙世平 2022/06/23 10:55

新任海軍司令梅家樹上將剛就職,就發生隸屬海軍反潛航空大隊的2303號S-70C型反潛直升機,飛訓任務途中疑似因機件故障墜毀於高雄左營駐地,四名機組員重傷,機工長命危。這是我國海軍S-70C型反潛直升機隊服...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6》開計程車辛苦誰人知

王建煊 2022/06/23 10:53

一輛計程車,每天要開十小時以上,才能維持一家四口的基本生活費。有時我在想,讓我坐在冷氣辦公室裡,只是看報喝茶,每天十小時,恐怕也會受不了,何況在行駛在交通紊亂的大街小巷裡,整天窩在計程車內呢 ? ...

〈地球氣候〉海綿化臺灣 刻不容緩

2022/06/22 15:54

夏至已過,中央氣象局警告大家要防範接之而來的高溫,以及颱風季節的強風與豪雨。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天氣事件逐漸常態化,致災的衝擊日益增強,看看正在肆虐的大陸洪澇、歐洲熱浪,就是清楚警訊。 因此,政...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5》小心!前面有狗屎

2022/06/22 11:02

「小心!前面有狗屎。」這是大家常用的警語。在漂亮的社區道路上,常常是這裡狗屎、那裡狗屎,散步的詩情畫意為之蕩然無存,腦子裡浮現的全都是狗屎。 因為狗十分有靈性,很多人都喜歡養狗。我家早年也養了一隻...

〈政經微言〉股市動盪不安 小心別當「股市小白」!

何策 2022/06/22 11:02

全球經濟及股市動盪不安,台股今年也重挫,外資上週週即賣超37.03億美元,全年已達322億美元,淪為亞股賣超之首,受傷最慘重的應該是30歲以下,38萬多位「股市小白」,慘遭外資割韭菜,主管機關應加強投資風...

《STEAM》加密貨幣有如自由落體

張瑞雄 2022/06/21 18:13

最近加密貨幣市場好像是高空彈跳的自由落體,加密貨幣跌跌不休,比特幣從去年11月的高點一比特幣兌換68990美元跌到不到兩萬美元,受傷最重的之一就是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目前持有3.8萬枚比特幣,財富縮水將近二...

〈社論〉食藥署荒誕不經 竟無人監督?

醒報編輯部 2022/06/21 15:31

台灣第三波疫情失控,關鍵原因是快篩劑之亂。 應負起絕對責任的,除了擁有鉅額預算及超級權力的指揮中心,沒做好超前準備之外,就是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錯把管理的天職當作管制的權力,未將消費...

〈社論〉台灣糧價飆漲全亞洲第二 已成國安危機

醒報編輯部 2022/06/21 11:14

澳盛銀行統計,台灣食物通膨率高達7.4%,亞洲第二高,原因是政府長期不重視農漁業發展,糧食自給自足率僅31.7%,全球最低。農地被大量侵蝕炒作飆漲,價格世界最貴,3年前每公頃即高達4803萬元,人民正為糧...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4》鑽石救人活命

2022/06/21 11:12

女人喜歡鑽戒,我是沒甚麼興趣。有次去南非觀光,導遊安排參觀鑽石切割廠,當然是希望我們能發揮一下購買力。一粒兩克拉的鑽石要賣美金兩、三萬元,真是嚇死人,據說還有更貴的,不過都會有人出手買。 ##戴鑽石...

〈社論〉萬物齊漲下 政府應對不能拖延

醒報編輯部 2022/06/20 17:40

台灣物價正在悄悄地上漲,以五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攀至 3.39%,已經打破這十年來最大漲幅。這一年因為疫情跟世界經濟環境的因素,各行各業幾乎都在漲價,從你我身邊的咖啡、衛生紙,到各餐廳的...

〈政經微言〉台灣恐進入升息循環 慎防經濟重著陸

何策 2022/06/20 11:19

中央銀行本月16日升息半碼,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升息3碼,預計全年升息13碼,是否意謂台灣亦將進入升息循環?政府恐怕應慎重考慮,否則將面臨失去另一個重要貿易夥伴「中國」,且經濟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