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心律不整近30年的「老藥」,竟有治療肝癌的效果。國衛院、工研院、成大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及成大附醫團隊,日前發表於醫學期刊《肝臟病學》的研究指出,透過動物實驗發現一種治療心律不整及持續性心房顫動的藥...
「近來氣候濕熱,門診陰道炎患者人數增加近3成。」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14日出席保養品代言活動時提到,近來陰道發炎患者人數明顯增加,多為長時間穿長褲騎乘機車者、流汗後未立即沐浴的運動員,以及睡眠嚴重...
曾研發痲瘋病疫苗的委內瑞拉醫師哈辛托康維特日前過世,享壽百歲。康維特畢生致力於醫療資源貧乏地區的傳染病研究,除痲瘋病外,也曾研發熱帶疾病「利什曼原蟲症」疫苗,晚年則將研究目標轉向癌症疫苗。在醫學研究及人道...
同樣出現腦震盪症狀,女性會比男性更快康復。曾在今年大專盃決賽上演「帽子戲法」助台體奪冠的中華女足前鋒李琇琴,上月在木蘭聯賽中與對手相撞引發腦震盪,日前仍忍痛出征廣州與中國女足的友誼賽,令人動容。同一時間,...
立院擬修法,開放單一藥師支援多家醫療機構,卻遭全台各地藥師公會強烈反對。藥師公會全聯會1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開放藥師支援等於變相讓「掛牌」合法,且藥師支援陌生工作場所,恐致給藥失誤,影響患者安全。立委蘇清...
每10秒就有一人死於酒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2012年,酒精導致330萬人死亡,是全球死亡人數的5.9%,2010年因酒精致死的人數多達330萬人,超過愛滋病、肺病和暴力傷害致死...
小酌紅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極可能是迷思。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內科期刊》的研究指出,紅酒中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白藜蘆醇」,過去被認為能減少體內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自己的癌細胞,用自己的白血球治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中心團隊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的研究,從膽管癌患者體內分離出能消滅癌細胞的特定白血球,並透過體外培養「大量複製」後再輸回患者體內,成功讓腫瘤體積...
常駐在非洲的挪威醫學團隊發現,非洲有60%以上愛滋病患者為女性,罹病原因是她們透過水源傳染到生殖血吸蟲病,讓性器官生瘡,成為HIV病毒容易攻擊的目標。儘管有專家質疑此說法,認為很多血吸蟲病氾濫的地區愛滋病...
衛福部食藥署與歐盟官方簽署協定,將大幅簡化國內原料藥廠申請國際品管認證流程。食藥署長葉明功12日與歐洲理事會藥品品質及衛生保健局(EDQM)局長蘇珊卡泰爾簽署「台歐原料藥品管資訊交流保密協定」;該協定能簡...
女性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比例較男性高,原來是腦部血管中一種稱為「S1PR2」的蛋白質搞的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臨床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出,S1PR2會使引起發炎反應的免疫細胞進入中樞神...
疼痛會使「五感」更敏銳,讓生物在面臨威脅時能儘快啟動自我防禦機制或逃跑。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生物學趨勢》期刊的研究發現,在不影響烏賊移動的前提下剪去烏賊的觸鬚,雖然會使烏賊感到疼痛,但烏賊也變得...
吃東西除了控制熱量,也要注意體積!為響應「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11日公布3千餘份民眾飲食紀錄統計結果發現,民眾飲食除熱量容易超標,逾8成5的餐點份量都超過胃部所能負荷的體積;減肥醫師、長春...
醫護職場遭受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近一個月仍有42%的護理人員有受霸凌經歷!立委林淑芬與台灣護理產業工會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護理職場霸凌調查報告,發現近一個月42%的護理人員遭遇的霸凌經驗,導致暴力事件的主...
「照顧家裡中風丈夫11年,不懂技巧、沒輔具,現在連自己都要做復健。」家庭照顧者代表黃秋瑾表示,因照顧問題,許多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者面對難題,只能自己尋求資源,但因照顧知識不足,職業傷害也隨之增加。立委...
醬油成分可抗愛滋病!美國密蘇里大學團隊發表於《國際藥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日本醬油廠商在2001年開發出具有「提味」效果的食品添加物「EFdA」,由於結構類似抗愛滋病藥物「泰諾福韋」,可望在第一線藥物治療...
明星家長力挺慢飛兒(發展遲緩兒)媽媽!參與早期療育服務20週年的伊甸基金會,特別拍攝講述特殊兒童上學之路困難的微電影《入學通知單》。適逢母親節將至,8日的首映會上,名模洪曉蕾、劉耕宏、小禎等明星家長一起出...
全民健保將建立專款,作為醫療糾紛事故的補償基金。立法院衛環委員會8日審查《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席間衛福部與朝野立委達成共識,懸宕多時的醫糾補償基金未來將由政府預算、健保專款及醫界共同分擔。...
「衛福部從未核准『燙睫毛劑』,市面上零星販售的產品都是燙髮液,並不適合用在眼睛周圍。」衛福部食藥署8日呼籲,民眾購買化粧、美容或防曬產品時需注意是否合法,特別是燙髮藥水混充燙睫毛劑使用,恐傷害眼睛及周圍皮...
因食道下端狹窄,食物無法進入胃部消化,可透過「經口內視鏡」切開食道附近的肌肉解決。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8日宣布全球第2例,以內視鏡治療曾接受「胃繞道減重手術」患者的「食道弛緩不能症」成果。他解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