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推出新版《婦產科常見病症與保健百科》。馬偕整合一般婦產科、不孕症、婦科泌尿、生育保健等專門科別數十位醫師的臨床經驗,將逾3百篇文章集結成書,內容除一般常見婦科症狀外,還包括先天疾病診斷、子宮內胎兒...
求子若渴的民眾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究竟有沒有幫助?醫界目前仍無定論。西醫多認為中醫治療不孕症或有功效,但缺乏大規模臨床數據佐證;國內針灸權威、中國醫大教授林昭庚指出,中醫治療不孕症確實缺乏實證,國際醫界目前...
容易引發過敏及氣喘的梅雨季將至,氣喘衛教學會聯合北市衛生局、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年輕藥師協會及馬偕護校,4日特別響應每年5月第1個週二的「世界氣喘日」,舉辦園遊會提供各種遊戲及有獎徵答,讓家長帶著小朋友一...
衛福部已核准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搭配化療,作為大腸直腸癌第2線的療法。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及台灣癌症醫學會2至4日在台北舉行,北榮腫瘤部藥物放射科主任趙毅4日介紹大腸直腸癌療法時指出,從第1、2、3線治療起「...
醫、護、病理人員長期受壓榨,街頭論壇揭弊開罵!基層護理工會與醫療人員選在護理師節前一日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舉辦「Digital:向醫院挖糞吧!」挖糞論壇。醫護人員指出,醫院為了賺門診費用要求民眾再三回診,...
常被以「發瘋」汙名化的精神分裂症,即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2日出席正名活動時表示,思覺失調就像三高等慢性病,藉由藥物、心理及復健治療,症狀都能改善,甚至完全康復。部分患者病...
針對醫改團體痛批「核刪」健保費完全是「黑箱作業」,健保署澄清,核刪從審查到申訴機制都由醫界人士主導,何來黑箱之說。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認為,既然負責核刪業務的人員都來自各醫師公會及各科別醫學會,應該在審查報...
基層醫師不滿健保現行「核刪」制度,1日走上街頭抗議。醫勞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等團體呼籲,健保採「事後審查」判定是否給付醫療行為的制度,應改為事前審查。但健保署官員表示,健保給付件數逾3.8億,事前審查...
為減少進口食品輻射檢驗成本,衛福部食藥署擬與日本交流協會合作,希望日方能提供其國內檢驗合格證明,由日方比照該國食品出口歐美模式,提供乳製品、蔬果、水產、肉品及茶葉等食品輻射檢驗證明,再由食藥署評估是否將部...
孕婦應該適時做瑜伽!英國的研究顯示,練習瑜伽可以減緩分娩焦慮達3分之1。專家指出,瑜伽課程包含放鬆技巧、強健身體及減緩疼痛的運動,有助女性紓解壓力,讓她們心情平靜,並降低分娩帶來的疼痛。研究員說,瑜伽的效...
自閉症兒童發生腸胃不適的機率,較一般兒童高出4倍!美國艾默里大學及馬可斯自閉症研究中心團隊發表於《小兒科》期刊的研究,分析來自「Medline」、「PsychINFO」及「PubMed」等3組國際臨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自閉症及智能障礙等與大腦功能有關的疾病,可能都是「同一套」基因突變機制搞的鬼。全球知名的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認知基因學團隊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自閉症等精神疾病...
小朋友也會腦中風!台大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郭夢菲30日發表與科技部合作「腦血管毛毛樣病」的研究成果時指出,運用磁振血管造影(MRA)診斷,較磁振造影(MRI)精準,也可代替斷層掃描,避免兒童過早暴露於輻射...
千萬不要到國術館去看病!台北市議員王鴻薇3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不時聽聞民眾接受國術館「密醫」診療,反受其害的案例,係由於衛生機關每每接獲檢舉後才「被動」稽查,後續又多採輔導而未開罰,不肖業者根本「沒在怕」...
中國「五一黃金週」連假來臨,據我觀光局統計,去年5月來台「陸客」將近13萬人次,由於中國仍持續傳出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衛福部疾管署特別提醒接待陸客團的旅行社及國內民眾,接觸陸客後若出現流感症狀...
針對部分媒體近來報導香港理工大學團隊測試市售角膜「變色片」結果,發現有8成變色片都是直接在鏡片表面染色,以沾有生理食鹽水的棉花棒擦拭,就會「落漆」脫色。衛福部食藥署29日特別澄清,角膜變色片是一種「隱形眼...
「醫療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帶來醫師待遇及國內民眾就醫兩種『階級化』效應。」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黃嵩立指出,醫師前往自經區醫療專區服務,勢必獲得較高報酬,對其他無法前往的醫師並不公平。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
政府為帶動經濟發展,推動醫療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民團質疑醫療「產能」有限,實無納入自經區必要。衛福部則保證醫療專區不致影響國內民眾就醫權益,係由於國際醫療件數少、不由健保支出,且多為醫美、健檢等資源充裕項...
「民團及學者質疑醫療納入自經區後,範圍將遍及全台,實屬錯誤認知。」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29日受訪時表示,目前僅規劃設置1至2處的醫療專區,並與區外醫院做出區隔,無需擔憂與國內醫療資源重疊,影響國人就醫權益...
民團擔憂,醫療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後,恐發生醫療資源流往自經區,排擠國內民眾就醫權益的現象。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改革小組、公醫時代、醫改會等多個民團2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自經區內設醫療專區將瓜分有限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