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應更名 定調思覺失調

李昀澔 2014/05/02 16:42 點閱 3695 次
(左起)康復之友聯盟黃敏偉、精神醫學會周煌智及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美國哈佛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費雪對談,呼籲大眾建立對該疾病正確認知。(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左起)康復之友聯盟黃敏偉、精神醫學會周煌智及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美國哈佛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費雪對談,呼籲大眾建立對該疾病正確認知。(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常被以「發瘋」汙名化的精神分裂症,即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2日出席正名活動時表示,思覺失調就像三高等慢性病,藉由藥物、心理及復健治療,症狀都能改善,甚至完全康復。部分患者病情惡化或復發主因,在於擔心受到歧視而諱疾忌醫或自行停藥,因此希望透過正名,建立患者及大眾對該疾病的正確認知。

【總統支持正名】
全球約有1%人口苦於思覺失調症,台灣患者比例約為千分之三到六;該疾病得名自希臘文的「心靈」及「分裂」二字,患者多在18至25歲的青年期發病,會產生思想及感覺上的錯亂,導致語言或行為異常,患者多有幻聽、幻視、被害妄想、語無倫次等症狀,往往因此無法信賴自己與周遭親友,常陷入徬徨或憤怒情緒。

康復之友聯盟、精神醫學會、衛福部心口司、國際生命線、殘障聯盟2日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思覺失調正名記者會,總統馬英九也特別致電表達對正名運動的支持;活動現場同時舉辦歷年病友海報及散文創作聯展,並提供民眾詳盡疾病介紹及症狀體驗。

【更名運動逾十年】
事實上,精神分裂由於易與「多重人格」混淆,且「分裂」2字往往帶給患者「無法治癒」的絕望感,各國都有意更改譯名,國內醫界及病友團體更已提倡更名逾10年。中國官方至今仍無定論,香港則於2001年率先以思覺失調命名,強調患者「思考」及「知覺」兩大功能障礙,並以較具「恢復可能性」的失調取代分裂。

但也有部分醫界人士質疑,「淡化」病名恐降低民眾對該疾病的警覺性;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則認為,「統合失調」可能更符合病程,他解釋,統合既相對於希臘原文的分裂,也代表暫時性、可治療的大腦統合功能失序。而經過精神醫學會自去年至今蒐集約1千5百餘份問卷的結果,多數醫界人士仍認為思覺失調最適合。

【需加強社區參與】
「治療思覺失調症的基礎建立在醫病雙方絕對的互信。」應周煌智及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邀請參與對談的美國哈佛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費雪,本身也曾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他強調,信任需要時間互相瞭解,但無論在美國或台灣,精神科門診的看診時間都太過短暫。

費雪指出,台灣醫療機構提供的精神病醫療及照護已相當完善,但社區的參與仍嫌不足,例如「共同治療」的方式,也就是透過經專業訓練的志工、病友家屬及康復者與患者分享治療經驗,能提升患者的信心及就醫意願,對改善病情相當有效。

【正名提升就醫意願】
據康復之友聯盟調查,有6成思覺失調患者即便已康復,仍不願讓親友知道自己生病,就是擔心受到各種歧視;黃敏偉表示,國外研究已證實,思覺失調患者的「攻擊性」並未比一般人高,但媒體往往將有暴力行為的個案直接與疾病連結,造成民眾誤解。

「正名運動不僅是換稱呼,更對治療有實質幫助。」黃敏偉解釋,過去包括「癡呆」更名為「失智」、「低能」更名為「智能障礙」,以及日本自2002年將精神分裂更名為「統合失調」後,2年內挺身面對疾病並接受治療的患者增加逾4成,都顯示疾病正名確實能提升民眾就醫意願,增加治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