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中國疫苗效力如何?

杜震華 2021/05/23 15:55

新冠肺炎的疫苗施打議題,最近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其中最熱門的之一,是中國大陸疫苗到底可不可以進口,讓國人施打?這其實應該是科學性的問題,但往往摻入了政治因素,讓它變得撲朔迷離、真相難辨。 ##30個...

〈梁良談影〉從《郵報:密戰》看危機就是轉機

梁良 2021/05/23 13:50

最近一周,台灣已連續7天本土確診案例破百,最高一天達300多例,三級防疫警戒區域從雙北市迅速推廣至全國各地區,到處封城封區,每個人一出門就規定必須戴口罩,否則重罸。頓時間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己從「...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1》不讀書,你就輸!

王建煊 2021/05/23 13:20

2013年3月22日文化部長龍應台在行政院作「台灣出版事業發展策略」報告,指出國人平均每年讀書2本,日本8.4本,新加坡9.2本,韓國10.8本,台灣民眾40%整年沒有閱讀書籍。該天江宜樺院長作結論,認為...

〈唯美隨筆〉照片的故事

胡為美 2021/05/23 12:59

疫情升溫,響應政府居家避疫的號召,這幾天在家整理4/29-5/14的活動照片,赫然發現,好幾項感動我心的活動,都是在這一段時間發生的。4/29號女作家協會台北分會「美美的人間四月天」講座由我主持主講,作家...

從消失的520看蔡政府

魏國彥 2021/05/23 12:39

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一週年,也是她連續執政五週年的日子,她沒有露面,也沒有發表任何文告。這與中華民國歷任總統選在這一天說明政績,鼓舞民心的作法大相徑庭,我們不免為她擔心,是身體違...

〈社論〉救命疫苗短缺 應回歸專業

醒報編輯部 2021/05/23 12:21

台灣全民施打疫苗數迄今只有1%,全球只嬴尚比亞,直接導致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是否封城成為痛苦抉擇。CNN評論台灣疫苗採購比中國更複雜。政治干擾專業,是最大問題。 ##國產疫苗難預期 CNN直指台...

〈懷念的歲月〉懷念的筆友年代

朱全斌 2021/05/23 08:58

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各種交友軟題勃興,認識新朋友似乎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匿名的特性,也讓我們輕易就能跨越地域、階級、性別甚至年齡的差距,彼此連結互動。然而,關係卻多半不長久,因為對於建立友誼最需要的信任與耐...

《有鳳來影》吃爆米花看電影的日子 回不去了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1/05/20 16:22

今天(19)全台宣佈進入第三級新冠疫情警戒,繼雙北電影院吹熄燈號,關門的電影院也擴及全台,做為影迷,我當然萬分期待台灣疫情早日穩定,可以重回電影院享受看大銀幕的樂趣。但是電影院若重啟,我認為勢必將面臨調整...

《經研隨筆》建立低碳經濟結構 刻不容緩

戴肇洋 2021/05/20 16:02

最近,在國內社會各界聚焦新冠疫情再度升溫的同時,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22日召集全球40個主要國家領袖舉行氣候變遷線上高峰會議,除了提出遵循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所設定的減碳目標之外,支持今年11月中旬在英國...

〈多雲時晴〉抗疫與染疫之間 盼醫病一條心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5/20 15:30

臺大醫院在發現有員工染疫之後,立即開始對全院進行篩檢,在短短一天之內,就發現了另外九名染疫員工,因此臺大醫院果斷宣布,暫停非常規手續跟降低門診數量,將主要的醫療力量轉回到保護院內人員。 這樣的舉動並...

〈財經視窗〉「國家需要你們」全民一起戰勝病毒

何其台 2021/05/20 10:39

「國家需要你們」,台北巿長柯文哲向退職醫護人員發出徵召令。在這場新冠肺炎抗疫大戰中,確實需要全民團結一致,才能打贏這艱苦的一戰。 ##全民團結免封城 現在全國已經進入第三級警戒階段,如何防止步入封...

《蕭旭岑談音樂》人生苦難主題變奏曲

蕭旭岑 2021/05/19 16:46

新冠疫情升溫,全台三級警戒,沈重氛圍瞬間而至,讓我想起中國知名翻譯家傅雷寫給他的長子、世界知名「鋼琴詩人」傅聰的話:「人生的苦難,theme(主題)不過是這幾個,其餘只是variation(變奏)而已。」...

政治先於防疫?要命就別拒大陸疫苗

曲兆祥 2021/05/19 13:46

五月中旬,當台灣人還沉浸在五一勞動節與母親節後的歡愉氣氛中。突然間新冠肺炎的疫情在雙北地區大爆發,15日開始連續幾天的破百染疫紀錄嚇得人心惶惶,個個自危。這種集體恐慌現象現在才剛剛開始,如果幾周之內疫情無...

〈多雲時晴〉闢謠跟造謠,只在一線之間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5/19 13:02

台灣疫情爆發,社會人心當然浮動,為了穩定社會民心跟經濟發展,政府出面激勵士氣、精神喊話也是無可厚非,不過疫情越高張的時候,社會更需要準確的訊息,讓民眾不致陷入恐慌。如果政府要提供訊息,更應該實名公佈,以免...

〈書林打獵夏季歷史系列之一〉三國演義與侏羅紀公園

魏國彥 2021/05/19 11:54

童年時喜讀東方少年文庫的「三國演義」,神馳意飛,日夜顛倒。遙想赤壁,烽火戰船連營,江上飛灰湮滅。關雲長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隆中高臥,計算天下,定三國之勢。到頭來,滾滾長江東逝水,都是魚樵閒話...

〈社論〉經濟發展窘境畢露 應速調整產業策略

醒報編輯部 2021/05/19 11:09

台灣極度缺乏天然資源,5天兩次大停電,加上百年大旱、人口快速老化、長期漠視節能減碳,都已付出慘痛代價,徹底調整產業結構已是當務之急,政府應有遠見,朝向低耗能減碳產業發展。 ##台灣5缺窘境畢露 今...

〈社論〉首戰即終戰 全民抗疫救台灣!

醒報編輯部 2021/05/18 17:01

台灣的5月天,人民無語問蒼天。13、17日接連兩天全台大停電,台電兩次給的理由不同,現在又有新冠肺炎肆虐,內外夾攻。郭台銘最近高擧「首戰即終戰」大旗,呼籲全民團結抗疫救台灣,令人感動。 ##缺水缺電...

總統只道歉,不改善?

蔡孟峰 2021/05/18 13:03

貴為國家元首和行政院長要說出一句道歉,豈是如此容易,但是社會大眾卻不時看到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內閣閣員向國人鞠躬道歉,行如此大禮,即是為施政「出包」展現負責任的態度,不過道歉過後是否真能記取教訓、...

《STEAM》做夢的神秘有科學

張瑞雄 2021/05/18 12:53

人睡覺時都會做夢,但為什麼會做夢?做夢有什麼意義或有什麼對身體有用的地方嗎?腦神經科學家一直想要解開人類做夢的謎,理論很多,但總是無法提出絕對的證據來證實。或許這就像人死後的去處一樣,永遠得不到答案吧! ...

高山冰川加速消亡 亡羊補牢刻不容緩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05/18 12:43

存在全球各大洲的高山冰川是由長期積雪所形成的特殊景觀,不但是冰雪圈的一個重要組成,也是生物圈的淡水主要來源之一。然而上(4)月底,一項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世界各地的冰川正以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