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筆〉通膨率的理性與感性

醒報編輯部 2021/11/29 10:02 點閱 937 次

(作者于國欽/東吳大學經濟系兼任講師)

物價上漲這件事,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太一樣,因為每個家庭買的東西不一樣,買的地點不一樣,買的時間也未必相同,感受自然有差別,這個差別就使得政府公布的通膨率(物價漲幅),屢遭質疑。

數字難現個體現象

事實上,總體數據普遍都有這個現象,例如今年經濟成長率6%,並不意味著每位上班族都可加薪6%,官方說就業人數回升,也不代表所有人的工作都變得好找,因為通膨率、失業率、經濟成長率都是平均的概念,平均數可以反映長期趨勢,卻很難呈現個體的感覺。

通膨率是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怎麼來的?是調查食、衣、住、行等七領域368項物價漲幅推估出來的。顯而易見,每個家庭不可能同時消費這368項,既買香菸、電腦、上衣,又吃檳榔、香腸、鳳梨。實情是,吃素的不會感受到雞、鴨、牛、豬價格上揚。

宅在家裡的人,感受不到油料費走高。而去年剛買電腦的,也就感受不到今年電腦降價的快樂。每個家庭消費偏好、時間偏好都有點差異。

物價指數貼近感受

由於個人的偏好不同,通膨率屢為外界責難,理之必然也。為讓通膨率「有感」一點,日本創立了購買頻度物價指數,把經常買的東西編成一個物價指數,很少買的又編成另一個指數,長期觀察下來,購買頻度高的指數,是比較貼近人們的感受,我國自2013年元月起也效法日本,開始編製「購買頻度物價指數」,經此努力,物價指數總算比較有感一些。

我們可以看一下今年以來的數字,人們都說近期物價漲得很厲害,但通膨率於10月還不到3%,然而觀察經常買的物價指數(每月至少買一次)已漲到5.5%,與物價上揚的感覺是比較接近一些。1994年七、八月提姆、道格兩颱風接連侵颱,蔬果大漲,每月至少買一次的物價應聲漲逾10%,遠高於通膨率,有感多了。

2008年原油、大宗物資飆漲,台灣通膨率升至5%,同期間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物價指數連四個月超過10%,漲幅一度逼近14%,非常非常有感。

數字要帶點人性

由此可知,比起尋常的通膨率,選擇經常消費的70項(約占調查項數兩成)所編成的物價指數,更能反映人們心中的感受,冰冷的數字也比較有人性的溫暖。

老實說,數字都不該是冰冷的,通膨率是該帶點人性,這樣的數字才能引起共鳴,才更有價值,隨著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再過四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家庭的消費偏好,不同於一般家庭,學費漲了對他們沒影響,但醫療費漲了影響就很大,以此類推,我國也需要編個老年人的物價指數,才足以反映老年家庭所面對的物價壓力。

事實上,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早已編了這項老年物價指數,我國迄今尚無,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2025年老年人口占20%,2040年占30%,2060年占40%,這項老年物價指數遲早都要編,然而早編還是比晚編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