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要淨零碳排 必需減少天然氣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12/02 15:05 點閱 2090 次

在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美國和歐盟共同發動了一項「全球甲烷減排倡議」,希望2030年將溫室氣體甲烷排放量,降到比2020年的水準(~9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減少三成,這是十分重要的宣示。

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也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6%。在1750年工業革命初起之時,大氣層的甲烷濃度為700 ppb,如今已高達1892 ppb,整整成長了2.7倍,升幅驚人。

全球進行甲烷減排

以百年尺度而言,甲烷的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25倍;但是以20年的期間來看,甲烷的暖化潛能卻暴漲為二氧化碳的86倍,所以停止包括天然氣的化石燃料使用,才能根本的減緩全球暖化問題。幸好甲烷的生命週期只有12年,因此優先削減甲烷是最立竿見影的減碳手段之一。

目前簽署倡議的106個國家的甲烷排放占全球排放量的一半,包含了7個10大甲烷排放國,已經形成無法扭轉的減排風潮。因此未來全球的甲烷的使用及排放將逐年遞減,一直到碳中和的2050目標年,化石燃料都達到淨零為止。

天然氣洩漏嚴重

過去一般認為天然氣燃燒的排碳量大約只有燃煤的一半,因此曾被作為可以取代燃煤的過渡能源。然而歐盟近期的衛星觀測顯示,全球的天然氣的生產、儲存、運輸及燃燒都會造成可觀的甲烷洩漏。

依美國環境保護署估計,目前整個天然氣供應鏈的洩漏率為2~3%。不僅工業生產,一般使用天然氣的城市社區也有嚴重的管線洩漏問題;例如美國監測的結果顯示波士頓1,256公里的道路上,就出現3,356個甲烷洩漏點,這些都是當初沒有料到的漏網之源。

因此若考量天然氣在開採、儲存、運輸及使用等過程中所逸散的量,加上燃燒的排碳量,其實甲烷的碳足跡更高於燃煤及柴油,因此這次氣候峰會才倡議甲烷的減排,應該與燃煤、石油具有同樣的優先性。

台灣甲烷排放被低估

環保署曾表示我國溫室氣體的排放來源主要為二氧化碳,甲烷僅佔1.7%(約4.8百萬公噸),這是嚴重的低估。首先,台灣有20個泥火山、83處濕地、遍佈全島的瓦斯儲存槽、與超過3.5萬公里的管線,都是沒有詳查與列入估計的甲烷排放源。

此外,2025年我國天然氣發電占比將從目前的36%提高到50%,甲烷的碳排放及洩漏量都會巨幅上升。在全球甲烷減排的趨勢下,未來要從海外進口天然氣,不但來源日益困難,還會面臨被課徵甲烷稅的懲罰,成本價格當然也會更為昂貴。

形成臭氧損健康

更糟的是,在陽光照射下,甲烷與其它的汙染物(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結合,就會形成臭氧,進而增高呼吸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氣喘患者的就診率、糧食產量的損失、以及高溫環境的工安風險,造成連鎖性的不利影響,對國家的整體傷害難以估計。

一個高瞻遠矚的政府應該顧及未來的世代的生存安全,一定要將氣候暖化及防災調適列為最優先的施政議題。除了拋棄化石燃料、節能省電、只使用再生及低碳能源外,還要加強保護台灣的生態環境,才是達成2050淨零排碳的唯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