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放寬移工變移民 人才高出低進成隱憂

醒報編輯部 2021/12/01 15:43 點閱 12636 次

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雙重影響下,國內已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為此,勞動部近日表示,決定在明年推出新措施,開放來台6年、符合一定條件的藍領勞工,取得永久拘留的資格,也就是所謂的「移工變移民」政策。

生死交叉負成長

2020年是台灣人口變化的關鍵年,因為死亡人數首度超越新生兒數;這個「生死交叉」的現象意味著台灣已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的年代。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勞動力則早已出現高齡化的趨勢。

根據勞保局的投保資料顯示,近5年來,45歲以上的投保人數從105年的376萬9947人,增加至109年的408萬4500人,增幅為8.3%,25歲至44歲的投保人數雖然也是成長,不過人數從105年的548萬2666人,增加到109年的560萬902人,增幅是2.1%,可見25歲到44歲的年輕勞工增加幅度,小於45歲以上增幅。

讓移工永久居留

面對勞動力遞減、人力缺口加大且老化的困境,勞動部決定改變移工政策,讓移工更方便取得居留台灣的資格,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放在台工作滿6年、技能檢定和薪資均符合條件的移工,可以取得永久居留資格,以留下勞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為因應台商回流、產業重大投資增加,以及房地產建案大增等因素,相關部會已提出放寬外勞的要求。

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就明確表示,內政部有責任向勞動部爭取擴大外籍營造移工員額,以減輕日趨嚴重的缺工問題云云,勞動部早已放寬移工的管理政策,將相關產業外籍移工比例的上限調高,由原來的40%再向上增加10至15%的上調空間,國內移工人數也因此較2015年大增13萬人,且在台灣的工作年限已可長達12到14年。

放寬移工缺配套

因為勞動部開放移工人數大增、居留時間拉長,使得移工已從原本的補充性勞動力變質為必要勞動力,引發監察委員的關切與調查;立法院民進黨籍立委則因認定勞動部的移工總量管制數量欠缺整體性規劃,且沒有提出適當合理的警戒指標,因此刪減或凍結相關預算,以要求勞動部改進移工管理措施。

政府開放外籍勞動力的最大爭議其實並不在於到底要開放多少才合理,而是開放的目的是什麼?從目前勞動部開放的邏輯來看,政府增加移工數量的目的主要還是著眼於維持傳統人力需求,促進產業升級的考量較小,因此相關措施針對的是放寬藍領移工來台居留的條件。

中高階人才 才是隱憂

然而,中高階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則早已成為台灣的長期隱憂。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缺口,每1個月都高達2.8萬人,今年人才不足的年增幅度高達44.4%,創下近7年來的新高。依《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來台的外國專業人才曾一度出現熱潮,不過,自今年5月疫情大爆發後反轉,外媒形容台灣作為科技人才避風港的魅力趨淡。

薪水長年過低的台灣,不利於留住中高專業人才,政府又一直猶豫著《新經濟移民法》是否要修法以吸引外籍中階人才來台。如果放寬移工變移民,缺乏產業升級政策的配合,人才高出低進的問題,恐怕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