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管理教育叢談〉大學談品格教育太落伍?

周逸衡 2023/04/11 12:05

常有機會應邀參與大學的評鑑,發覺一個普遍的有趣現象:各校對學生品格教育都存有理想,但這個理想幾乎一直就是個「理想」,難以落實。 ##辦學應含品格教育? 各大學在簡報「辦學理念」的時候,幾乎都會提...

《經研隨筆》爭辯低薪 不如推動經濟創新

戴肇洋 2023/04/11 12:05

2017年歲末,蔡總統曾經公開承諾解決青年族群低薪問題,最近國民黨立法委員依據歷年數據指出,去年受雇員工914萬6千人、占比接近6成月薪不到4萬元,最近5年大學畢業新進員工起薪僅有成長1,158元,顯示蔡...

王建煊/給別人一點溫暖《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6》

王建煊 2023/04/11 11:27

去金門演講,朋友帶我參觀馬山觀測站,用望遠鏡可以清楚的看到對岸的廈門。觀測站外面有三個小攤位,賣飲料及一些小紀念品。中午遊客少,二個攤位已收攤,只剩下一個小攤子,由一位年約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在看守。 ...

〈社論〉爺孫戀有始有終 推翻了社會多少偏見

醒報編輯部 2023/04/10 15:36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不幸過世了!在他罹患大腸癌末期住院的最後七個月當中,是小他四十歲的妻子林靖恩一路陪伴。 時至今日,輿論的風向也悄悄轉變,當初李坤城跟林靖恩的年紀,相差高達四十歲,剛在一起時,媒體跟大...

〈醫者心〉冒用身份的病人

施壽全 / 醫師 2023/04/10 12:29

正確無誤的辨識病人,是醫療品質的評估與病人安全監測中,極為重要的項目。要是少了病人辨識的嚴謹程序,就可能發生送錯檢體、發錯藥、打錯針、輸錯血及開錯刀等等憾事。 ##冒用健保卡 不過,有一種辨識的問...

〈政經微言〉虐童、青少年自殺日增 社會安全網漏洞多

何策 2023/04/10 12:08

狒狒之死,引起關切,愛護動物值得肯定。但是台灣更嚴重的是虐童問題,平均每10分鐘發生一起,去年兒少保護案件竟然高達4萬6859件,最近5年青少年平均每年自殺2382件,死亡200人,他殺達24件。社會病態...

王建煊/都說對了,那又怎樣?《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07》

王建煊 2023/04/09 18:07

前總統馬英九與家人赴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一同前往交流,甚受海峽兩岸人民的關注。馬前總統的訪問中規中矩,該說的話也都說了。4月2日率學生到湖南大學進行交流時,他很認真的說明了台灣與大陸的關係,關鍵之處,都...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談聖經裡的公衛知識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3/04/09 18:05

聖經不只是一本歷史、宗教學的書籍,它其實也是一本公衛寶典,像是現在的隔離政策聖經早有記載,當時以色列人在曠野群居,上帝給他們設下規定,這些規定在公衛不發達的年代,沒有人知道原因,但從現在的醫療衛生可以很輕...

〈社論〉在美國印太戰略最前線 台灣究竟得到什麼?

醒報編輯部 2023/04/09 15:59

蔡英文總統「民主夥伴共榮之旅」,「蔡麥會」結束返台後,中國立即舉行大規模軍演,身居美國印太戰略最前線,成為全球最矚目的火藥庫,值得檢討的是,台灣除了「站在自由民主陣營」,成為「豪豬」之外,究竟得到了什麼?...

〈財金視窗〉從王道銀行偷跑談起 (黃耀輝)

黃耀輝 2023/04/09 15:21

財政部、金管會、數位部7日曾經召開「全民共享普發現金ATM領現方式宣導」記者會,宣布4月10日開放ATM領取6,000元,領取期間至2023年10月31日止。民眾可於上開期間至指定金融機構之ATM機臺領...

《教育停看聽》不屈服於政治壓力的校長(張瑞雄)

張瑞雄 2023/04/09 15:20

(前國立台北商大校長、叡揚資訊數位轉型大使) 管中閔校長最近發表新書「大學的脊樑」,詳述他在遴選校長那段日子所受到的政治「干擾」,還好從管校長到遴選委員會到台大大部分師生都堅持住,才沒有讓惡勢力得逞...

王建煊/強烈自卑感之害《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5》

王建煊 2023/04/08 22:49

朋友娶了一個大陸農村的女孩子為妻,一切都很好,唯一不好,是女孩子在自卑感的作崇下,常存有強烈的自尊心,例如她吃自助餐常吃不飽,因為怕人家說她窮而愛吃或貪吃,故意吃的少少的,以至常常吃不飽。 菜市場賣...

《蕭旭岑談音樂》夜深的旋律,和你一起聆聽

蕭旭岑 2023/04/08 22:49

我最深愛的一張爵士獨奏專輯,是奇斯.傑瑞特(Keith Jarrett)二十五年前在病中,為妻子錄製的《The Melody At Night, With You》(夜深旋律,和妳一起)。 ##最脆...

〈醫者心〉我們的時間多的是

施壽全 / 醫師 2023/04/06 21:29

許老先生夫婦一直都是兩個人一起來看診,一起離去的。而這次兩人還是一起來了,依照過去的程序就是,兩個人都看完診,一起開好連續處方箋,一起掛三月後的同一天門診。 但這次先生完成看診預約掛好號,太太卻因為...

〈社論〉房租支出應改列特別扣除額!

醒報編輯部 2023/04/06 13:54

最近有立委建議將房屋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簡稱列扣)改列為「特別」扣除(簡稱特扣)。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認為兩種扣除在屬性上可能會有牴觸,也可能會引起其他的類比,間接表達了反對的立場。 ##房貸利息...

〈政經微言〉蔡麥會謹小慎微 不激怒中國顧全大局

何策 2023/04/06 12:47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蔡麥會」象徵台美關係更上一層樓,值得肯定。前總統馬英九赴大陸祭祖之旅,舒緩兩岸緊張氣氛,也有不同政治意義。然因國際經濟金融情勢紊亂,中共遠交近攻,趁勢崛起,國際政經變局乾坤莫測,台灣...

王建煊/愛心不應被踐踏《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4》

王建煊 2023/04/06 10:17

有間教會,靠近大馬路的入口處有個院子,約可停五、六輛車子。自己停都不夠用,卻經常有不速之客將車子停進來。告訴他這是私人的地方,他們非但不致歉意,反而責怪教會沒有愛心,反而問:「你們不是說神愛世人嗎?現在停...

〈社論〉馬英九回鄉 遙見台灣外省族群的孤獨

醒報編輯部 2023/04/06 10:17

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受到熱烈的歡迎,也引來的爭議不少。當然是因為他的言行觸及到許多敏感的兩岸認同與定位問題,基本上綜觀各方說法認為,公職之下不能有私情,這是公務人員的義務跟責任。 但馬英九卸任公職...

〈醫者心〉從受器到受氣

施壽全 / 醫師 2023/04/05 14:22

本「醫者心」專欄,曾刊載一篇解析「半導體與半透膜」的文章,值得進一步說明的是,分子進出半透膜,是受到位於膜上的一些蛋白(或醣蛋白)所管制,這些蛋白也負責當「受器」。 受器或受體(receptor),...

〈地球氣候〉南極海冰面積屢創新低 暖化致生態失衡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4/05 11:39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三月9日發佈新聞稱,南極海冰面積在二月21日觀測報告中又創下新低紀錄,只有179萬平方公里,比去年二月的最低值還少了13萬平方公里,也是自1978年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連續2年觀察到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