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遇見美麗〉花兒探頭讚個春!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3/03/27 13:50

氣溫漸暖,夜裡已經不需鴨絨被的陪伴。晨起推開窗,撲鼻就是一陣青草香。探頭一瞧,門前公園裡的扶桑花,橘色、黃色,一朵朵開得燦爛,彷彿被太陽親吻過,顧不得嬌羞,就趾高氣昂的把美麗的面龐迎向過往的行人。 ...

《蕭旭岑談音樂》不能遺忘的巴比雅峻谷

蕭旭岑 2023/03/26 11:20

疫情之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TSO)桂冠指揮殷巴爾再次踏上台灣,指揮俄國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的第十三號交響曲《巴比雅》。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聆聽這...

王建煊/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05》

王建煊 2023/03/26 11:19

我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10歲來台灣,今年85歲,喝台灣水,吃台灣米已75年,我是外省人還是本省人? 太陽花學運時,我擔任監察院長,有天中午到外面散步,路過一處圍籬,上面有用噴漆寫的大大的字:「外省豬滾回...

〈社論〉當習近平不再韜光養晦,台灣如何避戰?

醒報編輯部 2023/03/26 10:47

普習會結束,中俄領導人高調舉行簽署聯合記者會,象徵著1989年鄧小平揭櫫的「韜光養晦」戰略正式結束,佈局深沈,一刀多刃,改變世局。然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警告「全世界都禁不起美中發生衝突」,台灣身處兩強爭...

《教育停看聽》如何比較公私立大學?

張瑞雄 2023/03/26 10:37

張瑞雄 (前台北商大校長) 周逸衡教授日昨在台灣醒報發表一篇「國立大學一定比私立好?」的文章,的確,先不看別的,依顧客(學生和家長)的意見,若同時考上市區鬧區的私大和郊區的國立大學,很多人都會選擇市...

王建煊/清閒日子少過為妙《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9》

王建煊 2023/03/24 08:53

侄兒大學畢業時,他的同學們都在找工作,我問他:「你的同學們多數希望找哪些工作?」 他說:「同學中流行一首打油詩,就是他們理想工作的標準。 這首打油詩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睡覺睡到自...

肯定修民法禁對子女身心暴力

魏世昌 / 軟體工程師 2023/03/23 17:24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體罰兒童,近年日韓已修法明定禁父母體罰,我國法務部也將修正「民法」一○八五條,拿掉父母懲戒權。 筆者肯定修法,因就兒保數據看,家內施暴件數高,近八成施虐者是父母。 很多家...

〈社論〉2025迎高齡社會 勞動力不足敲警鐘

醒報編輯部 2023/03/23 14:03

國人高度關注2025非核家園政策,但2025並不只有能源、電力的問題。近日國發會預估,3年後也就是2025年,台灣的高齡人口(65歲以上)將突破470萬人,占總人口20.1%,成為「超高齡社會」。 ...

矽谷銀行震撼的靈性反思

胡業民 2023/03/23 13:32

矽谷銀行(SVB)爆發擠兌案後,美國聯準會和存款保險公司(FDIC)數天內迅速接管平息了此一金融風暴;同時瑞士信貸銀行的危機,也在歐洲央行和瑞士聯手下暫時解除了可能發生的金融系統災難。 要問的是,從...

〈政經微言〉弊端頻傳的資本巿場 金管會不可不查!

醒報編輯部 2023/03/23 12:58

台灣股市弊案頻傳,人為炒作、內線交易嚴重,名嘴、基金經理人、公司派、市場大戶、做手聯合,創造話題,拉抬股價,坑殺投資人,還沒有獲利的個股,只因有題材,股價狂飆數倍,不足為奇,主管機關應嚴查整飭市場法紀,不...

〈醫者心〉細胞治療中的「間諜遊戲」

施壽全 / 醫師 2023/03/23 12:02

癌症的治療,包括手術、局部(熱燒或冷凝)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與標靶治療等等,近年來熱門的則是「免疫細胞治療」。 ##培訓偵測癌細胞 免疫細胞原本就是人體對抗病原體與消滅癌細胞的主力,但因為一般...

王建煊/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8》

王建煊 2023/03/23 12:02

造物主創造的世界萬物都是很有用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有用,那不是因為它們沒有用,而是我們人太笨,不知道他們的用處。就像早年煉油科技尚未出現時,地下的原油被人類認為是一無用處的廢物,可是現在哪個地方發現地下有豐...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君子不重則不威 中老人肥胖迷思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3/03/23 12:01

「君子不重則不威」,這是中老人常有的迷思,尤其當老闆的常認為體態不能太消瘦,出場才會有派頭,胖胖的才有福氣,其實這樣的觀念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是相當危險。 ##胖胖比較富態? 我有一個病人是傳統產業的...

〈政經微言〉兩岸要融冰 需經貿先行

何策 2023/03/22 16:36

國際政經情勢複雜,普習會簽署未來7年合作計劃,美中關係劍拔弩張,繼飛彈擊落中國氣球後,白宮彈性外交,宣布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財政部長葉倫將訪中,商討經濟議題,並強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未取消訪中。兩岸僵局,台灣...

〈社論〉議員紛轉戰立委 求權力還是保誠信?

醒報編輯部 2023/03/22 16:36

明年的立委選舉進入熱戰期,各黨的初選已經陸續開始,許多議員都已經表態,要進一步轉戰明年的立委席次,數量之多,讓人乍舌!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雖然對內喊出「不建議現任議員在非艱困選區參選立委」,但是收效甚...

〈地球氣候〉水資源建設要有戰略思維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3/22 12:00

春分剛過,夏季的腳步就近了。中央氣象局的長期天氣展望指出,今年春雨仍然偏少,對於正在缺水的南部來說,當然十分失望,只有寄望梅雨季的雨量能夠準時降臨,並帶來豪雨等級的降雨,以紓解當前的旱象。 ##南部...

《經研隨筆》正視疫後海外就業熱潮

戴肇洋 2023/03/22 12:00

依據國內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應屆畢業學生考慮前往海外求職占比高達九成,創下10年新高,其原因除了疫情解封之外,因受到高薪與發展舞台擴大的「磁性效應」,而提高「外漂」離鄉之意願。 ##年輕族群「...

〈管理教育叢談〉國立大學一定比私立好?

周逸衡 2023/03/21 17:33

一般人都認為國立大學比私立大學好,如此認知也反應在公私立大學招生的榮枯上。其實如果你真的了解近二十年來各大學的教育實況,就會知道這個「印象」與事實並不相符。 除了國立大學比大多數的私立學校學費便宜這...

王建煊/家有籠子雞?《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7》

王建煊 2023/03/21 13:40

小時候家境困難,母親就開始養雞,出售雞蛋貼補家用。母親養的雞都是來亨雞、紐航西、路島紅等洋種雞,因場地有限,只養了十幾二十隻,雞籠是二層樓式的。這些養在籠子裡的雞,我們都準時供應飼料、飲水,並清理糞便。牠...

〈社論〉缺蛋、缺電、缺水 民生經濟挑戰嚴峻

醒報編輯部 2023/03/21 13:40

民生經濟快速惡化,企業界反應激烈。缺蛋史上最嚴重,天災人禍夾擊,黑市蛋價每斤高達70元,政府要求凍漲,農民乾脆棄養。廢核政策使台灣將成為全球碳排倒數第1、2名,並面對2千億至4千億元碳稅。中南部缺水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