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裹屍布又稱「聖裹屍布」,意大利文Santa Sindone。在六世紀前,還沒有人尋找過耶穌的裹屍布,也沒有任何文獻記載。直到六世紀後,裹屍布才開始在基督遺物中被提及。
教宗一度未表態
而杜林裹屍布幾乎是在1354-1355年突然出現於法國中部的一座鄉村教堂。依據當時記錄,它屬於一位著名的騎士利雷爵士。1389年展出時,法國特魯瓦教區主教皮埃爾達西斯斥之為膺品,並且寫了一封信給教宗革利免七世。但革利免七世並未對真偽表態。
1453年,薩瓦公爵非法購買了裹屍布,於是裹屍布被送往尚貝里的薩瓦家族,1532年裹屍佈就在那裡遭到火災和水災。從1506年教宗尤利烏斯二世之後,後續教皇都認同它的真實性。1578年,裹屍布才被帶到北意大利杜林。自1694年以後,裹屍佈便一直保存在杜林施洗聖約翰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John the Baptist in Turin)直到現在。
科學難鑑定
在這麼漫長、多災多難的過程中。可以想像,裹屍布勢必受到非常嚴重的損傷及污染。這樣科學界要怎麼鑑定其年代?
自然界,碳有二種不具放射性的穩定同位素:碳-12與碳-13,及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中碳-14的半衰期長度(5,730年)與人類歷史的活動尺度十分接近。正好像可以用一把30公分的尺測量圖畫長度,但是不能用來量測操場長度或紙張厚度的道理ㄧ樣。在所有放射性同位素中,碳-14是最適合鑑定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年代。
外太空含有中子的宇宙射線,在大氣層會撞擊氮氣(佔空氣約20%)的氮-14原子核產生核變生成碳-14。碳-14與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二氧化碳並擴散進入大氣層,溶解在海洋,最終經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而動物再吃植物。於是最終碳-14會分布在整個生物圈。
計算碳的比值
碳-14與碳-12的比值大約是1.25:1×10¹²。大家千萬別小看這個似乎微不足道的極小差異,因為碳-14定年法必須依賴精準量測碳-14:碳-12比值。
地球上一切動植物存活期間,都會透過呼吸或進食與自然界達到平衡。因此生物體與環境中碳-14:碳-12的比值是一致的,直到生物死亡後不再攝取碳-14時停止。之後生物體內的總碳-14含量便開始衰變(碳-14 ➞ 碳-12)。造成碳-14與碳-12的比值開始降低。因此利用比值差異,可以估算生物的死亡時間。
然而,想真正估算生物碳-14含量,還必須注意許多複雜因素,像是每年氣候差異、宇宙射線強度變化、輻射背景(高山、平地、地質)、儀器、試劑與樣品污染、採樣位置,才能有準確的結果。因此如何取得正確樣本及去除干擾,都是研究極艱鉅的挑戰。而這也正是許多科學家首先質疑裹屍布年代鑑定結果(1260-1390年)的地方。
樣本並不均勻
測量數據最終拖到2017年才公布。然而統計分析卻證明樣本並不均勻,1260-1390年的日期正確性無法接受。此外,衝突點還包括這個圖像從大約550年開始出現在繪畫中,在692年開始出現在硬幣上,並且是我們對耶穌外貌概念的來源。這些日都早於裹屍布加速質譜的定年結果。
結論是:一個釘在十字架上的屍體被包裹在布中,並且以某種未知的方式將其正面和背面圖像編碼到包裹布上。1975年,圖像中包含 3D 資訊的重大發現,促成「杜林裹屍布研究計畫(STURP)」。
但是更撲朔迷離的部分,例如由魯克依據雷射光實驗所提出一個極其短暫的低能強烈輻射爆發、將能量和資訊從身體傳輸到布料的假設是唯一與證據一致,並且可以解釋裹屍布主要謎團的概念。將碳日期從耶穌時代(大約公元33年)提前到公元1260-1390年的部分,我們下回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