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屆大腸癌末期的藝人豬哥亮,早在4年前就已出現血便,卻因不及早接受治療,如今病況已難根治。台大腫瘤醫學部醫師梁逸歆26日說,大腸癌只要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就很高。輝雄診所院長劉輝雄受訪時則提醒,民眾只要改善...
趁現在花心思重視孩子的食育,勝於未來使小孩成為藥物不離身的「膠囊世代」。董氏基金會24日表示,當孩子不重視食物營養、總選擇不健康的食物,未來就會提升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因此從小透過教育培養孩子對食物營養的認...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有包粽習慣的家庭應注意,包鹼粽的鹼水務必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位置。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浚穠24日指出,鹼水還有高濃度的氫氧化鈉,若遭兒童誤食,少量則胃潰瘍,大量可能引起食道...
最新研究顯示,通勤族騎腳踏車上班,罹患癌症及心臟疾病的風險將減半!騎腳踏車通勤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疾病發生,有助於個人健康與運動習慣的形成。雖然步行通勤也有效果,但學者還是建議民眾多利用運動強度較高的腳踏車通...
「對燒燙傷患者而言,雖然性命保住,但皮膚沾黏、疤痕攣縮等問題才是接踵而來的噩夢,需要靠復健介入得到有效改善。」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連煜、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志明23日都表示,對...
孩子早上起床後總是會抱怨關節疼痛?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高羽璇20日指出,他們可能是罹患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馬偕營養師鍾政玲特別提醒,因患此疾服用抗發炎藥物而造成的骨質疏鬆、葉...
一包菸比菸捐稅31.8元還便宜,跨國菸草公司再推出促銷菸品新手法!董氏基金會20日對此指出,菸商低價促銷菸品給校園附近的零售店家,目的就是要引誘青少年加入癮君子行列,盼衛福部盡速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
奪走歷史上諸多掌握大權者生命(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故總統蔣中正等人)的兇手「心臟衰竭」,心臟基金會 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心臟衰竭1年內死亡率高達21.9%,比乳癌還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指出,心衰...
使用藥品後出現嚴重皮膚過敏反應?服用的藥水有異常沉澱?食藥署19日提醒,民眾只要有任何藥品不良反應的疑慮,透過手機就能通報至食藥署,以進行統計調查處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王博譽表示,化粧品、藥品、醫療器材等...
悶熱的夏天即將到來,民眾出門從乳液、隔離霜到防曬乳的塗抹,以及事後的洗面乳、卸妝乳等保養都要全副武裝,但食藥署19日提醒,使用錯誤的化粧品清潔可能容易造成肌膚問題,比如角質層破壞、紅腫等。林口長庚皮膚科醫...
腸病毒平均4年會爆發一次大流行,而距上次大流行的2012年已滿4年,今年衛生單位都嚴陣以待。疾管署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今年腸病毒疫情與往年相比尚處低點,預估到4月下旬疫情才會開始攀升,但此前都不可輕...
性行為中發生頭痛的比例遠比想像中高,其中「性交頭痛」在所有頭痛病人中佔1.3%,約萬分之1~5的人會以「雷擊頭痛」呈現。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18日指出,雷擊般的頭痛若沒有儘早治療,會反覆發生影...
幼童使用智慧型裝置的時間愈長,睡眠時間愈少。一份發表於《科學報告》中的研究表示,幼童一天若花費一小時使用觸控裝置,其睡眠時間將會減少15分鐘。 研究《[科學報告]( https://www.natu...
偏鄉超商化身「肝篩站」,幫助偏鄉長輩建立另一項就醫服務模式。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17日指出,今年偏鄉地區的肝病人口篩檢,特別針對雲嘉南10大高危險地區,請個管師定期追蹤經篩檢後需治療的民眾。基金會副執行長粘...
為使台灣失智症照護人才更國際化,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引進與國際失智症照護聯盟合作發起的「DCE資格考試及認證制度」。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陳亮恭17日表示,該認證可在5個會員國(日、韓、台、印尼、菲律賓)之間...
國外臍帶血臨床應用擴及自閉症,可望造福更多病友。台灣幹細胞移植先驅林凱信16日表示,至今臍帶血可治療的疾病達80種以上,臨床研究中的腦性麻痺、自閉症、後天聽力損傷、幼兒腦中風等也都有機會運用。雙和醫院小兒...
臍帶血移植運用範圍漸廣,台大小兒部醫師林凱信、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王傳育16日都表示,可用臍帶血治療的疾病已高達80多種;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義務執行長張南驥受訪時也說,基因檢測、癌症治療都能用到臍帶血,...
為避免醫學中心持續收治過多的輕症患者,健保署指出,將挹注60億元調高醫院的重症支付標準,以導引醫院減少輕症服務。「不過重症項目非常多,」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16日受訪時說,給付的優先順序將交由醫界公正人士組...
糖友使用血糖機量血糖,也需要在「對」的時間監測。台灣糖尿病權威醫師游能俊13日在記者會中建議,民眾於餐前及餐後2小時量血糖時,要注意血糖上升範圍需落在30~60(mg/dL)。亞東新陳代謝科醫師江珠影受訪...
鮮奶有各式各樣的殺菌法,殺菌溫度不同會影響其營養成分嗎?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12日在「新世代鮮乳論壇」中指出,鮮乳的殺菌溫度不同會影響蛋白質結構,不過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黃蘭茜受訪時說,這些殺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