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腹部肥胖的民眾,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將是一般人的4~6倍。台北市衛生局針對北市18歲以上民眾進行「腰圍警戒值認知程度」調查,發現民眾對於腰圍警戒密碼 「80、90」的認知明顯不足。內科醫師張孟源提醒,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大增,因此了解、控管好自身腰圍不可不慎。
台北市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委員會召集委員、內科醫師張孟源19日在台北市衛生局例行記者會中說,代謝症候群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這類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不止大增,死亡率還是一般人的 1.5~2.5倍,「且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更佔了前十大死因中的5項,總數遠超過第1名的癌症。」
醫師公會全聯會公共關係事務委員副召集委員王建人則指出,腰圍只要過大,就代表腹部脂肪出現不當堆積,量腰圍也是代謝症候群的5項檢測指標中,最重要且最容易自我檢測的,提醒民眾要密切注意自己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或35吋、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或31吋。
國健署針對國人訂定的診斷標準為以下5項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就屬代謝症候群: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 90cm或35吋、女性≧ 80cm或31吋)。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 40mg/dl、女性< 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陳郁涵強調,想要改善代謝症候群指標並不難,可以從掌握低熱量、低油、低鹽、低糖與高纖的「四低一高」飲食原則開始,平常並均衡攝取各類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及低反式脂肪酸食物,勿限制性的飲食,如此一來,除了能滿足味覺的需求外,也能幫助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