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教育停看聽》大學研究停滯 經費補助卡關

2022/08/07 18:24

在新冠肺炎肆虐兩年半之後,世界各大學的研究如何進展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因為科學的進步主要是由各大學教授們的研究成果來推動,而病毒大流行讓很多人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對教授們日常的研究是否也受到影響呢? ...

〈社論〉第四次台海危機 顧主權更要顧安全

醒報編輯部 2022/08/07 18:24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訪問,掀起25年來最嚴重的第4次台海危機,對台灣安全威脅,不言而喻。國安團隊未能提供蔡英文總統正確情資分析,應負首要責任,後續如何安渡危機,需要更高的智慧判斷解決,不容再有失誤。 ...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73》好父親那裡找?

王建煊 2022/08/07 12:17

8月8日音同爸爸,所以我們訂為父親節。其他超過80個國家,父親節是訂在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在一般人心目中,慶祝母親節的感受遠大於父親,但就一生的影響來說,父親可能超過母親。 ##企業家爸爸好嗎? ...

〈有鳳來影〉黑色喜劇動作片 布萊德彼特演衰運殺手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2/08/07 12:09

《子彈列車》是部大堆頭的黑色喜劇動作片,看大明星布萊德彼特扮演衰運連的殺手,是最大賣點。而卡通化的人設與殺手過招,降低了血漿猛噴的血腥味,是部娛樂性的商業電影。 ##成龍式打鬥風格 男主角布萊德彼...

我看「再會吧,北投」

簡秀枝 2022/08/07 12:09

命運的無奈,往往逼出了人生的堅韌,《再會吧,北投》2022年重磅回歸,再現台灣百老匯華麗音樂劇。該劇的製作團隊,除了藝術界大老吳靜吉教授,經典傳授之外,還有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民謠大師陳明章共同攜手...

軍演封鎖常態化下 台灣陷代理人戰爭

醒報編輯部 2022/08/07 12:09

丁守中 (前立法委員) 裴洛西個人執意訪台行為,激化了台海衝突,對台灣沒有任何實質幫助,卻造成台灣最嚴重黑天鵝事件。 中共一舉跨過海峽中線,直接在我們領海內港口外實施軍演封鎖,甚至發射東風飛彈...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17》見狗不見母的女孩

王建煊 2022/08/07 12:08

齊宣王有次見人牽牛過堂,便問他要做甚麼?牽牛的人說要去 「釁鐘」,就是殺了牛,以其血塗在鐘上,這是個重要的祭典儀式。齊宣王見到牛嚇得發抖,囑牽牛的人以羊易牛。 ##見牛不見羊 牛獲得釋放,那麼羊又...

〈政經微言〉裴洛西畢業之旅 兩岸皆應克制

何策 2022/08/04 15:21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國際矚目,各方反應不一,中國反應強烈,軍事及經貿手段出籠。回憶7月31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十二個「必須」,其中包括「必須發揮港澳台爭取人心的作用」,言猶在耳,兩岸宜共同節制,...

〈社論〉被放大的議長與被激怒的中國

醒報編輯部 2022/08/04 15:21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閃電訪問台灣,成了近日全球各報頭條新聞。其實眾議院議長在美國雖然是總統的第三順位代班人,但是主要還是美國民意機構的首長,並沒有實際的外交權力。 ##台灣竟成受害者 美國行政、立...

〈梁良談影〉我出生那一年的知名電影

梁良 2022/08/04 14:37

如果你是一位影迷,想必一定有興趣知道:在你出生的那一年到底有什麼電影名作面世?這個資訊除了跟你個人的感情會有所連結之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聊天話題。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 譬如你可以跟陌生人介紹...

〈地球氣候〉2022上半年自然災害的回顧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08/04 10:27

7月28日,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自然災害損失統計資料,災害情況主要是與高溫野火、洪澇、地震、乾旱、和雷暴等極端天氣有關。總體的經濟損失為650億美元,比2021年的1050億美元低;...

〈社論〉延長役期、增購武器 不如創造和平紅利

醒報編輯部 2022/08/03 14:41

有媒體報導,蔡總統在7月中召開的「國防軍事會談」中,觸及「義務役役期延長為一年」的議題,初步規劃95年次以後出生男性適用兵役新制,且在2024年總統大選後正式上路。 國防部隨即否認,並表示有關兵役制...

〈管理教育叢談〉碩士生需不需要寫論文?

周逸衡 2022/08/03 14:39

論文抄襲案的討論愈演愈烈,有人主張碩士學位不需要寫論文,認為「碩士學位寫論文已經過時了」、「年輕人要有偉大創見是不太可能的事」;另有些人則擔心「寫論文都這樣了!不寫論文不是碩士學位更浮濫嗎?!」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15》飽漢不知餓漢饑

王建煊 2022/08/03 14:39

有天我休假在家,傍晚看到有巴士開到社區,很多人從上面下來。心想這些人這個時候到我們社區來幹甚麼?後來突然想起來,這天不是星期日,那是某機關下班員工的交通車。人常常不自覺地以自己的處境去設想別人,我休假在家...

〈投稿〉現代戰爭的新樣態 考驗我應變能力

蔡孟峰 2022/08/03 14:39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專機落地,台美關係的象徵性意義相當大,當然也觸發了兩岸緊張情勢,在專機未確定航線前,總統府網站被駭、中國海關總署大幅對台灣食品下禁令,機場接到電子郵件或電話傳達的恐嚇,這些雖然不是發起...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16》叫我一聲美女!

王建煊 2022/08/03 14:39

有次一對節目主持人,以互相調侃作為節目開場白。男主持人說:「妳爸爸怎麼這樣自負,居然給你取名叫美女?」女主持人則反問:「我哪裡不美?」接著說:「叫我一聲美女,也不會少你一塊肉!」 ##讚美改善人際關...

〈政經微言〉金融機構家族化 公器私用應改革

何策 2022/08/03 14:39

金管會最近重罰凱基證240萬元,原因是大股東辜仲瑩出國,自帶廚師,每月6萬元特別津貼,竟由凱基證支付。另開發金在中壽併購案時,將公司財務業務透露給辜仲瑩,亦遭重罰2千萬元,嚴重違反公司治理,不利金融機構長...

《STEAM》機器人通過圖靈測試 人工智慧進一大步

2022/08/02 17:32

1950年計算機先驅圖靈提出一個測試電腦是否具備足夠智慧的方法,就稱之為圖靈測試(Turing Test),計算機科學家用圖靈測試來確定機器是否能夠顯示出足夠令人信服的人類智慧水準,以欺騙另一個人相信它也...

〈社論〉台灣要「轉骨」 工總建言值得參考

醒報編輯部 2022/08/02 17:31

工總發表白皮書,以「轉骨」為題,從人口政策、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政策、賦稅與金融改革、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青年政策,分74個議題,建議具體,但是仍有不足,政府宜多方察納雅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14》為甚麼不能仁慈一點呢?

王建煊 2022/08/02 13:16

台灣現在約有四、五十萬名外勞,其中不少是擔任家佣或看護的工作。這些離鄉背井,遠離家庭的婦女在台工作,被善待的不少,但被苦待者亦為數甚多。 ##不用白不用? 有位叫玲達的菲傭,受雇於一教授家庭,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