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教育停看聽》校長的人事權很有限

張瑞雄 2022/05/15 18:08

不管是大學或中小學,校長是一個學校之「長」,但校長這個「長」和一般行政機關的「長」又不太一樣。在黃昆輝教育基金會的一項調查中發現,在校園民主化風潮下,家長與教師參與校務運作已成常態,有75%的受訪民眾認為...

紐約探春懷林徽音

醒報編輯部 2022/05/15 14:49

(李利國/資深媒體人) 朋友傳來到紐約探春的照片,並用「人間四月天」來形容紐約的盛花期春景。這讓我想起30年前(1993)曾幫某一書局策畫出版了「時代彗星」人物傳記系列,其中一本即《林徽音傳》(又名...

《王院長跟你談天說地61》和貧窮的人分享快樂

王建煊 2022/05/15 14:33

在一次兩岸三地企業領袖高峰會議上,我有機會作一短講。有許多赫赫有名的企業家在場。短講時,我特別提醒大家:「兩岸三地的華人企業家中,有許多大企業家,但偉大的企業家卻不多。」 ##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7》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王建煊 2022/05/15 13:29

有人以為基督徒常追求天國的事,對於世俗的名利應該沒有興趣,甚至不該有興趣。其實這是誤解,基督徒是人不是神,並非不可追求名利,只是追求的方法,必定遵守「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基本原則。 ##為勝選不擇...

〈社論〉行政一體 中央、地方互嗆難抗疫

醒報編輯部 2022/05/15 13:23

台灣疫情嚴峻,人民受苦,防疫工作中央、地方不同調,互嗆屢見不鮮,總統府召開防疫諮詢會議又獨缺地方行政首長,導致意見分歧,延誤防疫。如何做好行政一體,中央、地方充分溝通協調,快速因應嚴竣疫情,已成領導人的當...

《經濟論衡》美今年升升不息抗通膨

林建甫 2022/05/15 12:12

美聯準會5月4日利率會議宣布:升息2碼,使得美國基本利率上揚至0.75到1.00%區間;另外自六月起實施每月475億美元縮表,3個月後擴大每月縮減規模達950億。 ##通膨超過預期 美國緊縮的貨幣...

〈有鳳來影〉《媽的多重宇宙》 楊紫瓊的穿梭平行時空

2022/05/12 19:43

(胡幼鳳/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女人的思考方式常被定義為跳躍性思考,在奇幻喜劇《媽的多重宇宙》中,楊紫瓊以多重身分,四十種造型跳躍穿梭在平行時空中。 這部英文片名”Everything Ever...

〈社論〉防疫亂成一團 政府應團結地方因應

醒報編輯部 2022/05/12 17:17

從十位數到百位數,再到幾千、幾萬人確診,周四為止已經到每日新增六萬多確診人數了。更可怕的,是政府還說,疫情還沒有到達高峰,包括本土中重症還有死亡數,未來幾周都會有繼續上升到每日幾十萬的趨勢。 這其實...

提升農業競爭力 科研制度革新為要

李武忠 2022/05/12 17:04

受到疫情持續、俄烏戰爭和氣候變化等複合性影響,國際糧價高漲,暴露出當前全球糧食運作系統的脆弱,尤其傳統農業在滿足未來人類食物需求上已顯難以因應,想要以更節約資源和更可持續的方式,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科技創...

〈真話大冒險〉人與病毒「共存」 算「新台灣模式」嗎?

魏邦賢 2022/05/12 16:57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惡化,防疫準備不足,本月11日確診新增5萬828人,慘登全球第一,重症和死亡人數同創新高。熱門新聞點閱率最高的是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114字「共存智慧」精言,不再是「新台灣模式」政治口水...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6》今日還有林覺民嗎?

王建煊 2022/05/12 08:51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先生,字意洞,福建省閩侯縣人,生於民國前二十五年,卒於民國前一年,死時年方二十五歲,係留日學生。 林覺民八歲喪母,十九歲結婚,為革命捐軀時,遺有幼子五歲,名依新,另有遺腹...

〈地球氣候〉極端高溫炙烤南亞 考驗人類生存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05/11 12:27

2021年6月,一場嚴重的熱浪襲擊了北美西部,為加拿大締造了新的高溫記錄,並導致美國加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如今場景換到了南亞,時間還提前了2個月。 ##南亞的熱浪 印度的夏季通常是4月到6月,但今...

〈社論〉防疫保險巨額理賠 「守信用」是唯一的路

醒報編輯部 2022/05/11 11:57

台灣疫情大爆發,重創產險公司,面臨理賠800億元生存之戰,諸多產險公司擔心財務危機,其實更重要的是信用危機,一旦要保人不相信保險公司信用,保險公司必倒無疑。切實依契約執行,保護要保人權益,是業界與主管機關...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5》幻影式的滿足

王建煊 2022/05/11 09:42

英國戴安娜王妃在世時,紅極一時,世界各大媒體天天都有她的新聞,一舉一動極受世人注目,一顰一笑也備受世人喜愛,王妃的標緻及典雅風采,教千萬人為之傾倒。從表面看起來,戴安娜王妃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汽車咖啡坊》千萬跑車隨處見 台灣富二滿街馳騁

邱文福 2022/05/10 20:04

勞動節剛過,當天還是有勞工上街抗議,但是看到馬路上越來越多的「名貴跑車」就知道,貧富差距才是真相。如今,保時捷已經不稀奇,有錢人改挑稀有型號,目前市面上的「千萬俱樂部」有法拉利、馬莎拉蒂、藍寶堅尼,而更貴...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4》生命與死亡

王建煊 2022/05/10 14:47

早年有些大戶人家有為老年人預置壽材的習慣,就是先買口棺材。有位年長的富翁到壽材店看棺材,老闆向其推薦一種銅棺,說睡了一定舒服。富翁問:「你怎麼知道舒服呢?」老闆說:「用過的人,從來沒回來抱怨過。」 ...

〈財經雜記〉是買日圓的好時機嗎?

2022/05/10 13:50

最近倫敦【金融時報】與【經濟學人】不約而同都在評論,「圓安」(便宜的日圓)是否會改變,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大趨勢。 因為Covid-19、俄烏戰爭、國際供應鏈打斷、能源價格飆升等諸多因素,造成全球經濟衰...

〈社論〉台灣不動產困境 政府要負一半責任

2022/05/10 12:01

央行最近公布3月份理監事會議紀錄,暗示將執行第五波信用管制,立即引來不動產界大老,痛斥政府一年不當標售土地7百30億元,炒高土地價格,徵稅4、5千億元,卻不執行居住正義。明明有法令管制預售,放任不管。中、...

〈社論〉我們需要的是指揮官 還是候選人?

2022/05/09 15:53

台灣的疫情確診數不斷上升,相對應防疫的問題也跟著大幅增加。如果指揮中心依然對控制疫情感到樂觀,那民眾其實有太多問題需要指揮中心解答,單單倚靠信心喊話,對於疫情的控制不但沒有幫助,更會讓民眾誤以為可以疏於防...

〈真話大冒險〉物價創10年新高 政府應穩定匯率

魏邦賢 2022/05/09 11:53

主計處公佈4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15.07%,創6個月新高,進口物價指數已受新台幣貶值影響,以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揚3.38%,創下10年新高。政府應立即穩定新台幣匯率、善用減稅及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