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書林打獵冬季近現代史系列之18〉看史景遷對清朝的速寫

魏國彥 2022/01/20 15:04

《追尋現代中國》是一部極大、極大的近現代史著作,是耶魯大學史景遷教授畢生學力的集大成。 該書原文第一版完稿之際正值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九年後,中國從陰影中走出,中國轉型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剛於1...

《經研隨筆》凍漲政策 難掩成本高昂代價

2022/01/20 14:39

在全球通膨洪潮中,台灣亦未倖免。去年6月國內開始呈現通膨跡象以來,迄今延燒未停,各種民生物資、餐飲價格上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由於農曆春節即臨,本月12日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將會採取包括:公用事業所提供...

少子化與大學招生問題之我見

張瑞雄 2022/01/19 16:33

台灣的出生人口在民國52年是最高峰,達427,212人,到民國87年首次低於三十萬,然後到民國97年首次低於二十萬,只有166,886人,去年又降至153,820人。所以從民國106(87+19)年開始,...

〈社論〉華視之怒與老柯錯了

醒報編輯部 2022/01/19 16:23

由於預算遭到國民黨立委提案刪減1千萬元及凍結3千萬元,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表示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此舉被國民黨解讀為莊豐嘉要藉記者會「修理」國民黨,莊豐嘉則認為開記者會是要「說明華視對新聞自由的堅持。」 ...

〈真話大冒險〉對日逆差失衡 進口核食應爭取台灣利益

魏邦賢 2022/01/19 11:07

日本積極施壓台灣,開放核食進口,此事涉及台日貿易失衡、核食安全、公投效力、日本核廢水排放太平洋污染等諸多問題,政府在談判過程中,應全盤考量,不宜籌碼盡失,演變成不公平貿易博奕情勢,台灣利益在那裡?最需顧及...

〈地球氣候〉2021海洋熱含量創新高 影響全球生態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01/19 10:55

近日以來,英國氣象局、日本氣象廳、美國的航空暨太空總署和海洋大氣總署都陸續發布了2021年氣溫觀測的相關資訊,給我們提供了更完整的回顧。 ##2021年高溫現象突出 首先,雖然年初及年尾都受到反聖...

《STEAM》元宇宙花樣多 役物而不役於物

張瑞雄 2022/01/18 20:46

如果你最近沒有聽過元宇宙(Metaverse),那你很可能是那種不看電視、不看報紙的隱居人。趁著元宇宙的熱潮,現在很多虛擬宇宙紛紛興起,目不暇給,有創意的年輕人也可以創造自己的虛擬宇宙,看可否帶動風潮! ...

年輕人看不見未來!

魏世昌 / 軟體工程師 2022/01/18 17:02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十一月失業率3.66%,創廿一年同期最低,但勞動力參與率卻是三年來同期最低。其中廿歲到廿四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2.19%,約是整體失業率的三.三倍,廿五歲到廿九歲失業率雖降至6.23%,但...

緣份不停留,像春風來又走

醒報編輯部 2022/01/18 16:38

(作者張立/資深媒體人) 這個女孩從四歲開始走唱討生活,四十歳最後一次登台時,以一襲婚紗把自己嫁給舞台,距離她生命的終點只剩45天。這是梅艶芳,她的傳記式電影,最近搬上了大銀幕。 ##愛情不圓...

〈社論〉台灣教育及少子化危機 驚動美國國務院

醒報編輯部 2022/01/18 11:14

美國國務院出版「美國2021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一台灣部分」,批評「台灣有超過200所大學招募外籍學生,將他們置於剝削性的勞動條件中」,引起教育部震怒,其實這只是揭露少子化問題冰山一角,已造成國安危機,震怒...

《蕭旭岑談音樂》未完成但最完整:舒伯特的「遺作奏鳴曲」

蕭旭岑 2022/01/18 11:02

舒伯特深入人心最深處的曲子,是1825年他沒有完成的一首鋼琴奏鳴曲。有《聖人遺物》(Reliquie)暱稱的第十五號C大調鋼琴奏鳴曲D840。 前幾個禮拜,我跑去音響店與師傅阿高聊天,聽了很有意思的...

〈社論〉新變種致死率低 與之共存維持社會運作

醒報編輯部 2022/01/17 14:26

Omicron這一波疫情是把台灣搞得人仰馬翻。從桃園一路燒到新竹跟雙北,加上擴散快速,影響的行業別也不斷增加,甚至一度傳出連警察都有人染疫。包括銀行還有一些機構陸續喊出要分流、居家跟異地辦公,這些都不過是...

〈真話大冒險〉半導體是戰略物資 應重新定義核心價值

魏邦賢 2022/01/17 14:1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以「半導體危機」,直指各國投入龐大經費自建半導體產業,不僅成本提升,技術進步放緩,未來仍將無法自給自足。如今,全球自由貿易、供應鏈分工模式已被打破,半導體成為中美對抗戰略武器,台灣應...

〈社論〉無論叫核食或福食,都要好好檢測輻射性

醒報編輯部 2022/01/16 16:08

約一個月前,1218公投剛結束時,台北政壇傳出流言,稱政府將乘勝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地區的食品進口,但蘇貞昌院長回應時矢口否認,並強調,食安第一,希望不要造謠,言談中沒有開放核食進口的打算。 ##先否認...

〈唯美隨筆〉憶紐西蘭南島的新年

胡為美 2022/01/16 11:10

2022年元旦。我們在美國度過。當日陽光普照,我突然想起另一個旭日東升的新年。 2018年元旦,清晨五點半,天就亮了!我從馬塔卡瑞(Matakauri Lodge)酒店套房的窗戶望出去,晨曦躲在白雲...

沒有人了解的孤獨—從網紅女大生自殺談起

沈政男 2022/01/16 10:34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從事諮商的好友要我談一下前陣子一位網紅女大生在校園內墜樓過世的事件,我就來寫一下吧。 我把她在Dcard、IG的發文與貼圖都看過了,也看過了她拍的一齣電影短片,隨即就發現...

〈真話大冒險〉吃火鍋造成電力吃緊?電力危機應正視

魏邦賢 2022/01/16 10:26

開春才半個月,本(1)月14、15日,連續兩天供電燈號亮黃燈吃緊,台電解釋是大型機組歲修,且民眾吃火鍋、開暖器、電磁爐所致。還未到夏天高峰期即已如此,後續民生、工業發展需要大量用電,台灣電力供應,如何讓人...

《經濟論衡》危機下需要國際治理合作

林建甫 2022/01/16 10:17

去 (2021)年全球先後經歷了新冠病毒危機、供應鏈危機、氣候危機、能源危機。今天新冠病毒又演化成傳染力非常強的 Omicron變種,讓各國嚴陣對付,這些都對全球治理構成了空前的挑戰。 新冠病毒的疫...

《王院長跟你談天說地45》珍惜生命中的貴人

王建煊 2022/01/16 10:08

大學畢業後一直想考研究所深造。但研究所當時少之又少。在幾乎都沒希望時,政治大學開辦財政研究所。可是所考科目亦非我的專業,但仍報名一試。 當年大學門戶之見甚深,有排外現象,研究所名額儘量留給自己學生,...

〈多雲時晴〉哀飛官殉職 空勤、地勤恐陷窘境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2/01/13 19:35

F-16V戰鬥機不幸墜機,由於墜機前飛機姿勢已經明顯倒飛,加上飛行員在過程中一直長按發話鍵,也讓人憂心飛行員當時的身體狀況已十分不適。 ##飛行員訓練遭壓縮 不過這意外凸顯的是,因為中共軍機頻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