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通膨加上公共建設老舊 應速解民痛苦

醒報編輯部 2022/03/10 11:02 點閱 1906 次

俄烏戰爭引爆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國際原物料暴漲,中央銀行放任新台幣連續貶值,台灣面臨輸入型通貨膨脹,且超額儲蓄爆天量,未能有效投資基礎建設,電、水供應危機重重,鐵、公路建設落後,都市老化,政府應徹底檢討匯率政策及行政效率。

台灣面臨輸入型通膨

聯合國糧農組織(FA0)說,全球食品價格在2月創史上新高紀錄,2月糧食指數較1月上揚3.9%,達到140.7點,打破2011年創下的紀錄,年增率高達24.1%,這項統計幾乎涵蓋了所有食物商品的指標,其中蔬菜油2月漲幅8.5%,乳製品漲幅達6.4%。

3月份糧價再暴漲,芝加哥5月小麥期貨在4日收盤大漲6.6%,至12.09美元,周線暴漲逾40%,創歷年單周最大漲幅,巴黎製粉小麥每公噸406歐元,空前高價,玉米期貨4日漲停鎖死,周線大漲逾13%黃豆周線同樣大漲。糧食保護主義正蔓延全球,阿根廷、匈牙利、保加利亞、土耳其、印尼、保加利亞緊急管制出口,刺激糧價。

原物料價格也漲翻天,木材至少漲3成,鋁、銅、鈀金價格飇升,鋼材鐵件漲幅3到4成,布蘭特原油每桶曾站上139.13美元,美國期油價格每桶報價曾達130.13美元,油價一年大漲60%。鎳價飈升至每公噸10萬美元,漲幅200%,將衝擊台灣電動車產業,以及工業發展。

新台幣早應升值

台灣糧食及原物料多賴進口,面對國際物價暴漲,正面臨嚴重輸入型通貨膨脹,此時強勢新台幣應有助於疏解通貨膨脹壓力,未料央行反向操作,今年以來,連續翻貶,本月9日兌美元匯率以28.435元作收,創下近11個月新低,終結2021年以來,強勢新台幣時代。

在此同時,台灣進出口貿易仍然暢旺,累計今年1、2月出口達62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2%,進口1.2月累計51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7%,進出口暢旺若此,新台幣維持弱勢,是否有必要,央行應重新考慮台灣面臨輸入型通貨膨脹危機,有必要適度引導新台幣升值。

公共投資太落後

至於現在全球面臨經濟下行風險,台灣卻保持超額儲蓄爆天量,甚至超越美、德、韓。中央銀行公布2021年第四季國際收支,其中「經常帳順差」增至321.9億美元,全年累計1161.2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經常帳順差年增率,已經連續10年超過10%,充分證明政府無法有效運用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改革。

台灣現在電、水力建設落後,一直是全民最擔憂的問題,缺電、停電成新常態,威脅企業生產,以及人民生活,全民受苦,再加上落後的都市更新及建設,老舊建築不僅有礙觀瞻,且常釀意外災害。鐵路、公路建設問題叢生,政府卻無力運用超額盈餘,推動國家重大建設改造,顯見公共政策效率低落,應該檢討。

台灣有充分的資源及籌碼,防制輸入型通貨膨脹,避免人民因物價飈升痛苦,也有豐富的超額儲蓄財政資源,改善當前電、水、都市更新的瓶頸,全視政府有無宏觀眼光及魄力,推動改革,否則放任通膨及基礎建設落伍惡化,絕非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