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長親手做羹湯!署長吳秀梅4日聯手3位榮獲「FDA優良廚師」金帽獎的大廚,DIY年菜給大家吃,引得民眾爭相圍觀。春節將至,如何烹煮低卡美味的年菜料理備受關注,衛福部食藥署為推廣正確選用食品、餐飲衛生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過去10年間,兒童過重及肥胖人數增加40倍,其中多集中在亞洲;而台灣的兒童肥胖比率又居亞洲之冠。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楊佳鳳表示,國內10位兒童中有3位過重或肥胖,很多孩童下課後...
壓力大時吃鹽酥雞、香雞排紓壓,有時再搭配珍奶或蛋糕,雖然暫時得到愉悅或滿足,但長期下來對身心都會造成負擔!醫師提醒,壓力大或焦慮時,「吃」成了最快速有效的紓壓方式,但不少人容易變成過量,事後又後悔甚至因罪...
伸出左手食指,讓愛滋個管師扎血檢驗!台北市議員王閔生30日帶頭「為i篩檢」活動,呼籲有性行為的民眾不論男女,都要定期接受檢查。根據2017最新年輕人性事大調查,發現全台18至35歲的年輕人普遍性觀念開放,...
針對賴揆「照服員功德說」,居家服務人員30日紛紛現身說法,居盟榮譽理事長涂心寧表示,「政府不應該片面用「功德」霸凌我們,卻沒照顧我們的權益。」職能治療師理事長張自強受訪時也感嘆,我國通過政府照服訓練的人才...
從一而終的女性,可能因為丈夫尋花問柳而感染愛滋病,卻礙於社會道德壓力不敢曝光,生活就此陷入黑暗。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呼籲廣大女性,除了照顧家庭與小孩,也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他鼓勵女性民眾有性行為後,要定期...
防止老人癡呆已成為結婚的好理由!英國心理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單身比結婚易得失智症。專家指出,結婚有助於人們維持健康的生活,並頻繁地與人互動,因此大腦較不容易退化或是病變。阿茲海默研究協會則推薦十大養腦招數...
很多罹患腹膜癌,包括末期卵巢癌、子宮頸腺癌等的病患,常因感到治療無望而灰心。但長庚醫院大腸直腸科黃文詩主任23日表示,「腹腔溫熱化學治療」結合腫瘤切除手術、溫熱化療可以讓藥物100%被吸收,有機會提高5年...
「機械手術,相比於傳統手術,效率高多了!」台灣機械手術醫學會理事長梁金銅23日表示,機械手臂系統模仿人類手腕關節設計的手術器械,透過3D解析度影像,進行精密的操控系統,可以減低醫師進行手術的疲憊感,以及病...
感冒藥「佩你安」不但能夠抑制膀胱癌腫瘤生長,醫療團隊更找出ANGPTL4基因,有效毒殺膀胱癌腫瘤。中正大學生醫系教授陳永恩提醒,雖然已證實「佩你安」抗組織藥物能有效改善膀胱癌、肝癌病人的病況,對其他癌症也...
「未來雙和醫院的運動傷害醫療團隊,不只針對運動員,也面向熱愛運動的一般民眾,提供正確的『運動處方』。」北醫大雙和醫院長吳麥斯在22日記者會說,除了針對橄欖球員和運動員提供特殊醫療照護服務,也歡迎民眾前來診...
穿上胸口有斗大S字母的藍色上衣、披上火紅色的披風,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22日,化身為保護民眾的防疫超人,前往台北市立萬華幼稚園,宣導學齡前幼童流感疫苗接種。 每年秋冬之際為台灣流感好發季節,並在農曆...
小便泡沫多不是件小事,很可能是無法根治的多發性骨髓瘤的前兆!台大血液科醫師黃聖懿指出,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60歲至70歲老年人,男多於女,徵兆包括小便多泡沫、貧血頭暈,或有口渴、多尿等現象發生。他也說,「長...
台灣新診斷有高達5分之1的乳癌患者,發病時間在主要生育年齡(40歲以下),因化學藥物和為期近5年的療程,恐讓婦女錯失合適的受孕時機,預先冷凍卵子或胚胎,可讓乳癌患者的人生規劃有更多選擇。 現代婦女因...
餵母乳不只能頭好壯壯,還能增進親子間的親密程度,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於21日在醫療院所推動母乳哺育成果績優典禮上說,「目前全國有187家醫療院所,都有提供產前至產後母乳哺育的教學與諮詢,依寶寶需求隨時餵,...
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竟然能不留疤痕,且術後恢復快速。過去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過程疼痛,術後傷疤長達7至8公分,還可能造成喉返神經拉扯,使聲音沙啞。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育賢赴國外學習「自然孔微創甲狀腺手...
「孩子總是莫名發脾氣,脾氣一來就摔東西、罵髒話、對家人暴力相向,就連叫他去洗澡都可能暴怒,就醫後確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表示,ADHD若沒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
「跨院聯合值班只能『補破洞』,還是要從改善醫護勞動條件及補足專業人才解決。」針對上月底基隆長庚發生缺少技術員而延誤手術案例,衛福部祭出「區域聯防」新制,擬利用聯合值班方式改善人力調度。然而,嘉基工會理事長...
「今日的器官捐贈,將是明日對親人的庇蔭。」14日由衛生福利部薛瑞元次長優秀勸募人員頒獎典禮中說道,包括臺大醫院吳經閔醫師、吳火獅紀念醫院社工師朱建豪社工師多達13位醫療人員接受表揚。器官勸募工作不易,其中...
下巴麻木,當心是癌症轉移!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頷麻症候群」可能是癌症轉移,或者不合適的假牙或植牙引起,因少有疼痛感,30%患有惡性「頷麻症候群」的病人在診斷前都不會留意自己患有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