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來襲該怎麼辦?董氏基金會建議民眾「規律運動」!董氏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推動校園跑步運動紓壓計畫,累計超過127所學校、43萬師生參與,這個活動更是受到企業界贊助,台塑以「同學每跑1圈、台塑捐出1元」...
「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順利啟動,未來民眾在醫學中心等大醫院作的電腦斷層攝影(CT)與核磁共振造影(MRI)的影像及報告資料,都會上傳雲端,提供後續看診的醫生線上查閱。行政院長賴清德讚說,這套系統大幅...
低溫特報一波接一波,目前為流感流行期,根據疾管署統計,上週(1月7日至1月13日)新增41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33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外新增6例流感死亡個案,6例亦均未接種本季疫苗。自2017年10月...
感染A型肝炎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致死,且成人感染症狀會比小孩更加嚴重!目前台灣年輕族群大多不具A肝抗體,有鑑於應及早進行肝病防治,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400萬劑,為期10年的A肝疫苗已正式上路,106年1...
布洛芬止痛藥會降低生育功能,男性最好少服為妙。布洛芬是一種廣為人知的止痛藥,無論是女性對抗經期疼痛、運動員治肌肉痠痛,甚至民眾發燒時都常服用布洛芬。但《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最新的研究指出,抑制睪丸分泌精子...
動脈硬化佔國人死亡原因的4成,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腦中風等,冬天寒流氣溫驟降,導致血管急速收縮,增加心肌梗塞風險,榮新診所康宏銘醫生提醒,三高族群要特別注意保暖,降低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臺大醫...
「防疫如作戰,大醫院小診所要合力成立聯合防禦陣線,方便民眾施打疫苗和就醫」。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立委邱泰源積極整合基層醫療院所及大型醫院,將疫苗及克流感等藥物的存放地點上網公告,以利民眾施打疫苗及就醫。疾...
「氣喘別怕,可用吸入型類固醇!」不少氣喘患者因深信類固醇會對身體不好,不願服從醫師處方用藥,導致天氣一變,氣喘就難以控制。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鴻銓10日表示,吸入型類固醇只要少許劑量就能把氣喘控...
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指出,重度乾癬患者若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發生眼部葡萄膜炎是正常人的2.4倍,重度乾癬的罹病機率為正常人的1.42倍。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提醒乾癬患者,即便沒有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一旦視...
最新研究指出,輪值夜班的婦女若長期曝露在燈光照射下,罹癌風險將比白天班的婦女高出19%。執行調查的研究員,同時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研究員馬學磊指出,輪值夜班會使荷爾蒙失調與新陳代謝下降,抑制腦部分泌...
自閉兒靠毅力減肥有成!現年23歲的自閉症患者鍾華瑄曾榮獲2017十大傑出青年,她不只靠繪畫修補了自閉症的創傷,更因不懈怠地創作與教學,多次獲國內外獎項的肯定。在風光背後,大家很難想像她曾是病態性肥胖患者,...
伊甸基金會與聯邦銀行及一卡通公司聯手發行愛心公益卡,擔任形象大使的旅美球星陳偉殷4日說,「家庭就像一場運動賽事,運動員都需要持續的努力與練習,才能跨越障礙達成目標。」他呼籲大家一起來關懷遲緩兒的學習與成長...
為了對心臟病作出更精準的診斷,英國國民健保署將AI系統投入英醫院診斷作業,以協助醫生診斷肉眼看不見的細節。發明Ultromics的心臟病專家利森以1000名病人的心臟掃描印象與診斷資料,訓練AI辨認心臟病...
新型疝氣手術採用「單孔腹腔鏡內環關閉」技術,鏡頭直徑約0.3公分,幾乎沒有疤痕,也不用住院,且和傳統手術一樣有健保給付,適用於男女老幼,除了過去曾動過腹腔手術如開盲腸,可能會有腸沾黏現象而導致手術風險外,...
為了防止電子遊戲危害身心靈健康,WHO將過度沉迷遊戲列為國際疾病管制。醫學界專家對此都表示肯定,世衛心理健康及藥物濫用部門成員波茲尼亞克表示,過度的遊戲行為會導致不良影響,包括食欲不振、思維受阻、社交孤立...
癌症新藥昂貴,特定健保給付又遲未通過,選擇進修疾病與藥物相關知識,為的就是要參加由健保署主辦的「全民健保醫療/藥物共同擬定會議」(簡稱共擬會),替自己的病權發聲,由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簡稱全癌連)發起,推...
男性照護者常「有苦不願說」,也較易罹患憂鬱症,如能傾吐心聲,再適時尋求醫師幫助,就能大大降低罹患的可能。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26日指出,臨床案例發現,男性照護者多不願意傾吐壓力,即使有病痛不適也多...
長庚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若是一等親中有人是尿毒症患者,家屬未來需要洗腎的風險將是一般民眾的2.5倍。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105年健保支出最多的疾病是急、慢性腎臟病,共花費約483億元;而且一旦洗腎,影響的不...
近日台灣低溫下探11度,氣溫急遽變化也讓長者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導致中風、心律不整等狀況。北醫附醫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指出,若心臟病患者有高血壓的病史,傳統心臟節律系統手術風險較高,所以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植入...
長者跟著語言治療師練習「Do Re Mi」,不是要開嗓高歌,而是為了訓練聲帶彈性,好促進吞嚥順暢,避免吃東西時被嗆到或卡住喉嚨。研究發現台灣65歲以上長者,超過2成每週至少3次被嗆到,其中超過1成2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