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僅6%父母到藥局報到。英國政府呼籲,孩子生小病時,父母可以多加利用藥局。藥師都是訓練有素的衛生專業人員,他們對各種輕微的症狀都能提供臨床與治療建議,可以大大省下昂貴的看診費用。皇家專科醫師學院主席...
電動遊戲有助治療精神分裂!許多精神分裂病患容易對聲音產生幻聽。但最新的醫學研究指出,電動遊戲有助減緩精神分裂的惡化。倫敦國王學院等研究員設計了一種「精神反饋」技術,病患在MRI掃描儀裡被要求玩一個電動火箭...
迎接狗年到來,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治療師簡文仁也應景設計一套「狗年如意操」,靈活又逗趣的動作,只要簡單4招就能遠離肥胖。簡文仁8日表示,如意操融合了伸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和協調平衡,「只要每天花10分鐘做...
「孩子發燒時,該不該吃退燒藥?」醫界普遍認為,雖然適度發燒有助提升免疫系統效能,但父母也不須堅持不給孩子吃藥。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表示,只要依醫囑適量服用,退燒藥出現副作用的機會極低;不過...
蘆筍會加快乳癌細胞擴散!英國最新研究發現,蘆筍內的天門冬醯酸會使乳癌細胞更容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不過專家表示,天門冬醯酸為人體一種製造蛋白質的胺基酸,包括蘆筍、馬鈴薯、蛋豆魚肉類等食物都含有天門冬醯酸,...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曾患妊娠毒血症的婦女在診所量測的血壓指數有超過一半不準確!研究指出,曾患妊娠毒血症的婦女有56%在診所量測的血壓指數並非正確值;有41.5%婦女仍患高血壓,其中隱匿高血壓更高達17.5%...
針對心臟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台灣大哥大5日宣佈與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共同推出「myHealth健康雲」平台服務,只要透過穿戴式裝置,連結手機藍牙,用戶就能隨時上傳個人健康數據至雲端平台,並由厚生科技團隊的醫療智...
台灣健保不能再「吃到飽」!健保署研議看診部分負擔由「定額制」改為「定率制」,民進黨立委林靜儀4日受訪時強調,法律本來就規定是定率制,唯有落實分級醫療才能做好第一線把關;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則認...
健保去年出現赤字,保費民國110年恐漲2成!民進黨立委林靜儀4日受訪時表示,「這是10年前就預見的問題」,關鍵在於政府不敢多收保費,又不落實分級醫療,更怕調漲保費引來民眾反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
「年關將近,節宴頻頻,胃食道逆流患者增加約2成!」書田診所醫師康本初說,當胃酸如果更進一步逆流到咽喉及口腔,可能會出現咳嗽、異物感、牙齒敏感、牙齒酸蝕…等。但台大醫院醫師曾屏輝受訪時表示,臨床並不多見牙齒...
聲音沙啞、喉嚨卡卡,小心是喉癌!喉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常被人忽略,失去治療先機,民眾如果有持續不明原因的長期聲音沙啞,應盡早到醫院檢查。長庚醫院醫師辛立仁表示,目前微創雷射手術已相當成功,存活率、控制率...
腦震盪增加失智風險!瑞典研究發現,頭部創傷會使癡呆症發生的機率增加80%,且創傷次數越多或撞擊力道越大,癡呆風險則更高。專家表示,研究雖無法證實頭部創傷直接造成癡呆,但仍不應輕忽兩者的關聯性,尤其運動時受...
近日寒流來勢洶洶,一般人以為晚上比白天冷,但其實寒流最低溫都在清晨,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林彥璋提醒民眾盡量避免外出。台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志峰則表示,一有寒流,耳鼻喉科的就診人數就會比平日多2~3成,提醒...
「孩子1歲後進入語言爆發期,若有聽損最好在6個月內確診!」台大兒童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指出,聽損多是隱性遺傳,家族若有2人以上患有聽損,子代患病比例高達50%。台大醫院耳鼻喉部聽力師黎慧妤受訪時則建...
聽力受損、耳朵流膿別輕忽,可能是慢性中耳炎警訊!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主治醫師王懋哲29日表示,若中耳炎合併細菌感染症狀,需透過2階段手術治療,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兼任醫師王厚鈞受訪時強調,慢性...
流感期間當心心臟病發!最新研究發現,罹患流感的人心臟病發的機率會增加六倍。專家解釋,流感會導致身體特別疲倦和心跳加速,使心臟容易產生血塊而心肌梗塞。不過專家也提醒,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此...
「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印記。」一位乳癌病友17年前罹癌後,先生便離開她,她因此獨自走過抗癌的艱辛歲月,現在的她成了台灣癌症基金會第八屆抗癌勇士,不因胸前的疤痕而自憐,反而想為疤痕拍照留下記錄,與大眾分享癌...
現代人離不開3C,甚至很多小孩的玩伴就是3C產品,動得少卻吃得多,導致兒童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呼籲家長不要給2歲以下的幼童使用3C產品,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支持使用3C產品會導致兒...
長期久站久坐容易導致靜脈曲張,且好發於從事美容美髮、餐飲、百貨零售等服務業族群。新光醫院週邊血管中心主任吳典育指出,若雙腳開始有腫、脹、痛、麻的情形就要小心,靜脈曲張一旦嚴重惡化,恐將導致深層靜脈栓塞,很...
最新研究發現,綠化環境有助於減少憂鬱症,如果沒有真樹,看照片也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住家附近越「綠」的青少年,憂鬱機率比住在水泥森林的青少年低11%。專家表示,研究證實親近植物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就算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