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蘇盈之台北報導】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無法開口)少為人知,因此常造成學校老師對學生患者無法採取適當處置;另外,選緘症不同於憂鬱症,但目前台灣臨床多採用抗憂藥治療適當與否,仍待醫界研究。
「選擇性緘默症」在病名上容易使人產生誤解,以為「選擇性」是患者主動不願開口,但實際上是想開口卻無能為力。台灣對選緘症不了解,因此時常誤診,或強迫病患改變,造成患者痛苦。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秘書長蕭玉萍受訪時表示,女兒受選緘症多年所苦,在家活潑多話,但在學校卻總難開口。女兒高中前,導師還能允許選緘症這個狀況。但到高中,老師對於「無法開口」並不能理解,認為上了高中的孩子應該要夠成熟敢表達,就越加鼓勵孩子開口,但無意間造成孩子的表達焦慮。
蕭玉萍在無奈之下,讓女兒休學,在家自學。女兒就診後,服用抗憂藥,但是休學在家她感覺自在,表達無礙,就不想再吃藥。因此服用抗憂藥,對選緘患者是否是適當處置,仍需醫界研究討論。
「需要正視選緘症這個問題。」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司長受訪表示,台灣家長不知選緘症,以為是孩子極度害羞,而沒有採取治療的途徑。選緘症在台灣需要被認識,並營造出友善的環境,去接納選緘症患者,切勿對選緘症患者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選緘症患者是需要老師、家長、心理師相互配搭,才能幫助病患。
台灣環境待加強
美國焦慮及選擇性緘默症治療中心主任茹絲佩瑞尼分享,她輔導過的成功案例,付出了很多的時間,讓病患對她產生熟習和安全感,便能夠敞開心房。
台灣選緘患者有就診困境,患者本身就對陌生環境不安,面對陌生的心理醫師也難以敞開,心理醫師會診時間都有限制,面對不說話,也無法鼓勵說話的選緘患者,難以付出足夠的時間成本去協助。因此台灣的心理治療環境,還需要更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