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蘇盈之綜合報導】「選擇性緘默症不是患者選擇沉默,而是想說卻無能為力。」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秘書長蕭玉萍11日受訪時說。選緘症是一種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老師和家長應多同理患者,接納患者以肢體或文字表達,幫助患者降低緘默症的焦慮。
選擇性緘默症好發於2-4歲,甚至於青少年期。患者們其實有正常的說話和學習能力,也與性格內向害羞不同,因為患者們往往在家中,或在令他們感到自在的場合中,表現活潑好動;而在某些社交場合上,像是:學校、生日派對、家族聚會等,無法正常表達,舉止僵硬不自然,甚至說不出話。
根據美國選擇性緘默症治療中心資料指出,選擇性緘默症主要是因為,當孩子遇到令他們感到恐懼的情境時,大腦杏仁核偵測到危險訊息,便立即產生保護機制反應,以沉默作為防衛措施。因此,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社交恐懼症或是社交焦慮症。
病患多半擁有過於常人的智商和創作天份,和極高的專注力和正義感,性格敏銳,但是過度在意他人的感受和反應,因此容易在社交環境中感到焦慮,而產生選擇性緘默症狀。蕭玉萍建議,台灣民眾應多認識選擇性緘默症,接納患者的沉默是無能為力,而非強迫患者開口。
英國《泰晤士報教育副刊》報導指出,若老師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學生,建議老師們可以允許患者學生們,以口語以外的方式表答,像是點頭、搖頭、手勢、圖畫、字條等,以語言以外的替代方式讓他們表達,避免開口說話的焦慮。但老師也不應刻意減少學生的溝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