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玟璇台北報導】癌症新藥昂貴,特定健保給付又遲未通過,選擇進修疾病與藥物相關知識,為的就是要參加由健保署主辦的「全民健保醫療/藥物共同擬定會議」(簡稱共擬會),替自己的病權發聲,由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簡稱全癌連)發起,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
全癌連理事長林葳婕指出,台灣新藥納入健保的審核過程漫長,許多病人等不到治療就已撒手人寰。為了促進病患權益,且根據二代健保保障公民參與的機制,全癌連與北醫大合辦「智慧病人領袖學院」,培育病患將其心聲轉為能與政府對話的專業語言,在共擬會為自身處境發聲,期待以共同負擔昂貴的新藥費用的方式,為延續生命而奮鬥。
新藥審核耗時
對此,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共擬會主席陳昭姿表示,二代健保實施以來,所有新藥要排進健保審核的專家會議,平均要等4個月左右,通常一般新藥需經過1至2次開會,癌症新藥則至少要3次以上,甚至多達5至6次的會議,才會到下一階段即召開共擬會,繼續審核。
陳昭姿表進一步說明,健保新藥的審核過程,從廠商申請到公告生效,一般新藥的平均值是430天,癌症新藥為742天,足足慢了快一年,原因在於癌症新 藥通常價格昂貴,在評估用藥安全性與相對療效、成本效益與健保財務衝擊等要項上,確實需比審核一般新藥的時間來得久。
自費治療昂貴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生饒坤銘表示,治療乳癌的新標靶藥物,每月須自費10-15萬,肺癌更貴,一個月需要20萬以上,無法自費又等不到健保給付的患者大有人在。
他說,台灣健保最引以為傲的制度,卻讓各大藥廠裹足不前,寧願先用好價格賣給其他國家,也不願先和台灣健保交涉,導致價格下降、利潤滑落。
病友自強爭權益
一名在乳癌病友協會擔任志工,同時也在「智慧病人領袖學院」上課的乳癌病友表示,她於16年前罹患乳癌,雖然癌細胞未轉移或復發,但身邊有不少病友因不斷復發,卻無法支付新藥費用而離世,相較於國外已經能使用新藥,台灣健保審核實在令人望眼欲穿。透過進修,她學習許多疾病與用藥知識,也學習專業簡報技能、健保用藥的計算方式,一切努力都是要為病友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