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早產兒頭號威脅 增列RSV抗體健保給付

簡嘉佑 2022/04/19 16:39

早產兒不僅要防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更成頭號威脅!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鄭玫枝19日表示,早產兒感染RSV後,每4位就有1位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嚴重更造成死亡。健保署已於4月擴增RSV單株抗體...

防疫保單湧下架潮 金管會:不會買不到

簡嘉佑 2022/04/18 16:45

本土疫情升溫,保險業者紛下架現有保單!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18日表示,業者是針對防疫政策改變而修改保單內容,強調民眾「不會買不到保單」。此外,金管會將針對居家照護儘速擬定相關保險原則,包括居家照護者仍屬...

肥胖是病,如何不痛苦減重?—專訪減重醫師劉伯恩

林意玲 2022/04/18 12:48

##編按:本報將於明天起連載減肥醫師劉伯恩新書「不痛苦減重、一次就成功」,今天先做專訪,以饗讀者。 主持人:林意玲 (台灣醒報社長) 受訪者:劉伯恩 (醫師)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每個...

彈力繩與預防注射 血友病患多元照護

簡嘉佑 2022/04/17 16:15

自行打針、彈力繩訓練,血友病病患自己能照顧好自己!4月17日為「世界血友病日」,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召開記者會,「血友病之父」沈銘鏡指出,定期注射凝血因子的預防性療法,已納入健保,供患者更長期的保護。而現在...

美預期壽命再大降 連年下滑曝隱憂

宋秉謙 2022/04/14 12:32

針對全球人均預期壽命,都因疫情下降,其中美國的降幅是高收入國家中最大,其2020年的預期壽命下降1.87歲,另外21個高收入國家的平均降幅僅0.58歲。該研究作者沃爾夫分析指出,心臟病、糖尿病死因多,顯示...

嚴管加熱菸、禁電子菸 專家:建議雙禁

簡嘉佑 2022/04/14 10:58

專家、學者共呼籲,「禁菸不夠徹底」,應禁止一切新興菸品,並祭出重罰!衛福部14日召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公聽會,修法內容包括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擴大禁菸場所、嚴管加熱菸、禁止電子菸。學者共同呼籲,新興...

科技助防疫 莊人祥:強化AI與無人機

簡嘉佑 2022/04/13 14:07

AI機器人陪你聊疫情!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13日於座談會分享科技防疫的成果,透過AI、物聯網等技術,可強化民眾對疫病的認識,而除了針對新冠疫情外,也透過無人載具運輸醫療物資。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指出,政府...

男女都會感染HPV 醫籲儘早施打疫苗

呂翔禾 2022/04/13 14:06

「不是只有女生才會因HPV(人類乳突病毒)得子宮頸癌,男生也會因HPV罹癌!」台灣兒童感染醫學會13日召開記者會,包括藝人佩甄、台大醫生李秉穎等醫生齊聚一堂,呼籲民眾儘早施打HPV疫苗。李秉穎說,HPV傳...

具變種傳染力 茲卡恐成全球性疾病

宋秉謙 2022/04/13 14:06

世界並非只有新冠疫情,學界呼籲茲卡病毒也不可不防!茲卡病毒是通過黑斑蚊叮咬傳播,曾在2016年造成全球醫療大慌亂,對新生兒恐造成腦損傷與頭畸形。而最新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容易轉移變種,即便感染過有免疫力,仍...

顫抖、便祕與失去嗅覺 慎防帕金森警訊

簡嘉佑 2022/04/11 17:34

帕金森氏症即早發現並接受治療,能保持21年的活動黃金期!醫師葉篤學11日於記者會說,除了顫抖、運動功能退化等常見症狀外,嗅覺失靈、便祕等也是帕金森氏症的警訊。「帕金森氏之父」陸清松則說,目前針對帕金森氏症...

老人、小孩風險高 黃:防疫津貼不能停

簡嘉佑 2022/04/11 13:20

孩童、家長需要防疫照護津貼!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1日說,隨疫情升溫,更多家長需要請假在家照顧染疫兒童。該黨立委邱顯智也說,指揮中心應釐清民眾可否自願隔離照顧獨居者。此外,立委陳椒華表示,政府應成立「快篩國...

單身有罪? 社會歧視恐致憂鬱症

簡嘉佑 2022/04/10 17:49

單身是罪嗎?數據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英國人歷經過「單身羞辱」,各界認為單身不符合社會期待、單身者難以相處合作等,更常失去職業津貼、額外假期等社會福利。心理治療師指出,社會對單身的不包容,恐對單身者造成憂鬱...

藍籲放寬疫苗補償 應即推在家隔離

呂翔禾 2022/04/06 12:38

「放寬疫苗補償才能增加老人施打疫苗的誘因!」國民黨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指揮中心放寬疫苗補償,想辦法增加老年人施打疫苗的誘因。防疫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強調,若要與疫共存,現在就要增加防疫旅館與口服藥物的量能...

研究:無聊與等待 恐加劇ADHD症狀

呂翔禾 2022/03/30 17:43

「無聊會誘發過動症,要對小孩因才施教,做想做的事情!」科技部30日舉行學術研究發表記者會,長庚大學助理教授許嘉芬指出,「無聊感」看似微小,卻會引發肥胖、憂鬱症,而過動症(ADHD)小孩若經歷「無聊」與「長...

失智症委員會成立 強化評估、增加量能

簡嘉佑 2022/03/29 18:24

老年失智症盛行率愈來愈高,失智症未被確診的機率已高達75%!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擔任召集人,成立失智症倡議推動委員會,她表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臺灣109年失智症人口推估已超過29萬人,對家屬、醫護人...

疫苗副作用發生率低 醫師:接種利大於弊

簡嘉佑 2022/03/27 17:34

疫苗副作用的發生率只有百萬分之一!臺大醫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27日演講表示,儘管對新形態疫苗產生副作用的研究還不夠,但整體而言,接種疫苗還是「利大於弊」。納維再生科技公司蔡博宇則說,接種疫苗的民眾出現類似...

延緩膝關節退化 醫籲多有氧運動

呂翔禾 2022/03/23 16:32

關節退化不是長者專利!平常要多運動進行預防。翰群骨科診所院長鍾承翰23日表示,當膝蓋疼痛,走路關節卡卡、有聲音或無法久站時,就可能是關節退化的徵兆,需要儘早進行治療,否則就要動手術,容易影響生活。他建議平...

偏頭痛易反覆? 腦波設備可精準治療

竇興韻 2022/03/22 14:25

頭痛醫頭?小心過度使用止痛藥會使頭痛更惡化!有長期偏頭痛的民眾應接受預防性治療,「榮總陽明頭痛團隊」22日發表研究結果建議,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可先進行一次腦波評估,以便預測該治療是否有效,可協助醫師進行個...

菁英只睡四小時? 基因突變可抗癡呆

簡嘉佑 2022/03/17 16:19

每天睡4小時就飽了,你是「菁英睡眠者」嗎?世界上約有3%的人充足睡眠時間僅需要4小時,也不會產生因為少睡而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這些人被稱為「菁英睡眠者」。研究發現,此類人帶有兩種基因突變,此突變能有效減緩...

受創傷痕影響身心 北歐建立反霸凌文化

簡嘉佑 2022/03/15 15:01

霸凌傷痕長存,在校園建立反霸凌文化!研究指出,兒少時期的霸凌行為會造成被害人身心理的長期影響,包括恐慌、想自殺的負面想法更頻繁,更容易出現糖尿病等疾病。北歐心理學家推動反霸凌運動,學校應建立霸凌調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