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一夜轉型專責病房、打卡活動促疫苗打氣,台大醫院細數防疫成績!台大醫院22日發表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臺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紀錄》,書中邀集逾百位醫事與後勤人員分享經驗。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於發表會說,台灣即將通過新冠疫情的考試,盼能將防疫經驗記錄下來,提供未來面對新病毒的參考。
恐慌、僥倖是敵人
吳明賢表示,「如果新冠疫情對醫療體系統來說是一場考試,就結果來看,臺大醫院已經通過考試,但就像教導學生一樣,不希望考完試就忘光光。」他指出。邀請114位各類醫事同仁或後勤人員分享,將防疫經驗寫下來,做為未來政府或醫療機構的參考。
他說,總結三年來的防疫成果,「恐慌」、「僥倖」與「假訊息」是相當嚴峻的挑戰,而面對挑戰有防疫16字箴言:「超前部署、誠實面對、團隊合作、勇敢互信」。吳明賢說,此次將相關防疫經驗集結成書,分享給各界人士,日後面對新的病毒也能快速找到應對之道。
「防疫戰爭最辛苦的是第一線醫事人員,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堅強的後勤組織也是抗疫的重要一環,」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說,疫情開始時,面對醫療不足的狀況,後勤組織緊急採購與分配物資,並儘快啟用醫院的「仁愛宿舍」、「景福館」等地點,讓擔憂將病毒傳染給家人的醫護人員可以安心居住。
護理師變成工頭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則分享,當時為了配合施打疫苗的政策,整合將近20個單位,執行標準化的疫苗施大流程。她分享說,當時為了促進打氣,還設置拍照打卡版,接種疫苗後,能取得可愛的貼紙,消息甚至登上國際媒體。
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文郁分享,過去有了SARS的經驗,就知道「物資管控」、「人力調動」與「環境清消」相當重要。但在萬華事件爆發時,面臨全院擴大篩檢、臨時轉型專責病房,同仁都相當疲憊。她笑著說,「當時護理師都變成工頭」,忙著調動物資、人力分配等不熟悉的業務。
吳明賢最後說,這本書雖然很平淡,但其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如醫事人員常要處理民眾恐慌或害怕的情緒,但醫護人員也是人,也會恐慌,能集結成書的精華,大概就是醫事人員對病患的愛吧。
他說,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我們的態度已轉為「戒慎不恐懼」,並會持續關注中國疫情、長新冠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