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飲食不僅是填飽肚子,更與情緒大有關係!體內有許多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調節情緒的物質,都仰賴均衡飲食才能獲得。對此,許多外食族靠著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但專家指出,市面營養品受到的規範相對藥品來得少,恐有名不副實的疑慮,呼籲民眾不要不小心就「補不足」或「補過頭」。
飲食影響心理健康
《經濟學人》報導,一頓饗宴對民眾而言,不僅是生理的滿足,對心情也有積極的影響。民眾在用餐後,體內的血糖就會開始升高,並促進腦內啡的分泌,產生快樂的情緒。體內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調節情緒物質都需要蛋白質才能組成,意味著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恐影響到心理健康。
許多科學家研究「攝取營養」與「情緒」的關聯,然而願意長期進行實驗性飲食的民眾相當少,也導致相關研究仍缺乏資料,大多數成果都是透過觀察數據獲得,但受到生活中的變因影響,仍無法建立明確的因果關係。
不過,目前研究已明確指出,注重蔬果、豆類與紅肉(牛肉或豬肉等)的「地中海飲食」,有助減少大腦發生炎症的狀況,並降低中風、憂鬱症發生的機率。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漿果類食品比其他水果更有助於降低老年癡呆的風險;多酚含量高的飲食則能減緩腦部萎縮。
維生素恐補過頭
目前,在美國僅有10%的成人攝取足夠的蔬菜、12%攝取足夠的水果,而類似的飲食不均衡的狀況也發生在世界各地。對此,許多民眾選擇如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品。根據統計,2018 年,54% 北美民眾與43%的亞洲人,都有服用營養補充劑的習慣,最常見的綜合維他命、維他命D和omega-3脂肪酸。
科克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迪南指出,營養補充品與藥品不同,受到的管制比較少,也意味著「許多營養食品內含的成分,其實比標示還要來得少」。他也指出,除了攝取不足之外,過量攝取也是問題之一,如過量的維他命A會對孕婦有害、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或維生素E,也會為身體帶來多種健康風險
益生菌能抗憂鬱
科學家除了聚焦於營養攝取之外,也關注於體內不同器官與大腦的互動關係。有研究就發現,腸道內的好菌能促進體內抗憂鬱物質的產生,如在優酪乳或其他發酵食品中發現的微生物,發揮類似抗憂鬱藥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