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境外移入共92例 新規舒緩醫療量能

簡嘉佑 2022/01/12 17:43

為了舒緩日益緊繃的醫療量能,指揮中心祭出專責病房新規定!指揮中心12日公布,台灣新增92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應變醫療組副組長羅一鈞對此表示,落地採檢的同班旅客可以兩人同住一間專責病房;專家諮詢小組召集...

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 仍觀察免疫反應

呂翔禾 2022/01/11 14:01

孤注一擲的「豬」心臟移植成功了!美國巴爾的摩一名男子10日在經過7個小時的心臟移植手術、3天的觀察後,成功適應了移植在他身上的豬心臟。由於人體器官缺乏,科學家開始考慮以其他動物作為替代,這次移植的豬心臟是...

Omicron多為輕症 爭取口服藥現曙光

簡嘉佑 2022/01/04 18:34

本土Omicron個案皆為輕症!雖然指揮中心4日宣布,我國傳出4個本土確診個案,但專家指出,若為定序為Omicron變異株,則從機場染疫的可能性較高、屬於早期就發現的案例,相較容易控制。目前指揮中心已針對...

高傳染率低致死率 變種病毒可與共存

簡嘉佑 2022/01/04 12:25

在新變種病毒肆虐下,全球確診數達破紀錄的高峰,但死亡數卻不升反降!專家研判,其原因與Omicron新變種的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特性相關。更有專家認為,未來應將新冠肺炎視為「普通感冒」處理。且隨著全新治療藥...

旅館染疫誰之過? 返國隔離者之嘆

簡嘉佑 2022/01/03 19:04

返國民眾於防疫旅館染疫事件不斷,民眾需要有PCR陰性證明才能返國,還要花大錢入住旅館,渡過孤單的7天或14天,卻還有染疫風險?防疫旅宿業者亦嘆,指揮中心在入境關口攔阻能力不足,讓旅館背鍋。對此,指揮中心指...

發作如鞭刑 醫師關心乾癬患者

鄧玉瑩 2021/12/28 18:06

「同學對我說:你說不會傳染給我是說謊,因為我看到你就癢。」乾癬症蔡姓病友28日在「2021乾癬醫病共享決策」記者會上說,癬友常受霸凌,一生求學、求職都很辛苦。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疫情和接種疫苗引...

鼓勵老公陪孕媽 時力籲放陪產檢假

鄧玉瑩 2021/12/27 17:05

「晚間產檢診所常常看到很多配偶陪同到午夜12點,顯見台灣社會對於雙方共同產檢的需求極大。」「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發起人曾穎凡認為,有必要鼓勵奶爸陪產婦產檢。婦女新知主任周于萱也指出,政府一再宣稱「政府會跟...

Omicron橫出 人類將與變種病毒共存

林志怡 2021/12/19 11:27

Omicron 超強傳播能力,讓疾病專家改寫過去對新冠肺炎流感化的預測!Omicron 變種的出現讓專家認為,即使到了 2022,新冠肺炎仍無法被完全壓制,各地依然會有一定基數的新冠肺炎確診、住院與死亡數...

老年人口將突破400萬人 加緊長照腳步

鄧玉瑩 2021/12/15 13:02

明年度超過65歲總人數即將突破400萬人,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健署15日在「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長者健康促進」線上論壇上指出,將於明年正式推出長者功能評估量表(ICOPE),培育完成400名專業...

預防下波變種 英:加速施打第三劑

簡嘉佑 2021/12/13 12:13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灣醒報】「現實情況是,兩劑疫苗根本不足以預防新變種Omicron!」英國首相強森於12日表示,為了防範下一波新變種Omicron的疫情,將為18歲以上的民眾提供第三劑疫苗,預計在明年...

十大抗癌鬥士 陳苡寧與肝癌奮戰

簡嘉佑 2021/12/12 18:16

現年29歲、仍在對抗肝癌的女孩陳苡寧於12日在頒獎典禮中表示,經歷了哭求護理師增量嗎啡、全身抽筋、連起身都痛得尖叫的療程;23歲的少年陳紹軒則是於大二確診淋巴癌,而長期化療與心理壓力都讓他總處於崩潰邊緣。...

水質毒物超標50倍 市售活水機應把關

簡嘉佑 2021/12/09 15:52

市售某廠牌活水機產出的生飲水含二氯甲烷毒化物,且濃度超標近50倍!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接獲高科大的檢驗報告,並於9日記者會說,能量水、活水機的水質,目前沒有主管機關監督。她呼籲政府,盡速確立主管機關,除了要...

雙無產世代 下一代無房產、不敢生

鄧玉瑩 2021/12/08 17:25

「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網友不想「做」人首要原因!生育醫學會8日公布用1年時間,透過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上萬個,分析出10大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理事長張帆表示,想要針對台灣網路世代「催生」...

AI抓出失智症前驅期 及早治療較省力

林志怡 2021/12/08 15:31

戴上腦波帽、只要兩分鐘就能從腦波知道病患有沒有失智症或認知障礙風險!台科大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劉益宏指出,新開發的「腦波 AI 精準輔助診斷技術」透過 AI 檢測腦波,進行客觀的腦波訊號判別,可同時檢驗輕度認...

Omicron出現隱形版本 PCR驗不出!

林志怡 2021/12/08 13:48

新冠肺炎 Omicron 變種病毒出現傳統 PCR 難以判別的「隱形版本」!研究人員指出,該一隱形變種與 Omicron 極為相似,但因為缺少部分變異,很可能不被辨識為 Omicron 變種病毒,且目前南...

環境荷爾蒙危害大 農、水、畜要追查

簡嘉佑 2021/12/08 13:32

環境荷爾蒙隱藏在牙膏、化妝品,甚至食物當中!環保署化學局科長吳春生8日於「環境荷爾蒙管理回顧與展望」視訊會議表示,「這些物質沒有妥善管理,恐將危害國民健康。」他說,目前六年一期的管理計劃將於2022年迎第...

霸佔疫苗終釀變種 富國自私恐反噬

林志怡 2021/11/29 17:07

近日 Omicron 變種病毒在南非的出現,恐要歸咎於富國霸佔新冠肺炎疫苗、導致窮國疫苗接種率遲遲無法提升的自私行為。南非學者怒批,富國在疫情爆發後,只知對疫情爆發國祭出旅遊禁令,不知伸出援手、協助控制疫...

可導盲也可育嬰 創新成果發表

簡嘉佑 2021/11/28 16:38

在導盲手杖上安裝AI,可自動辨識交通號誌,讓盲人走路更安心;藉由蒐集、分析嬰兒肚子裡的聲音,判斷孩子哭鬧原因,讓父母可即時處理!台北醫學大學於28日召開醫療創新成果發表會,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於會上說...

即使接種疫苗 世衛:仍須防疫措施

簡嘉佑 2021/11/25 10:59

「許多已接種疫苗的人錯誤地認為,自己不需要採取任何防疫措施。」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警告,疫苗原本能夠阻止60%的新冠肺炎傳播,但隨著Delta變種病毒的出現,此數據已降低至40%。而歐陸正是此波疫情最...

成人過動症共病多 藥物、認知並進

簡嘉佑 2021/11/21 19:02

新世代興起的「網路成癮」與因社會事件頻傳而受討論的「行為偏差」,跟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成人過動症」)頗有關係!網路快速而及時的反饋,正好符合過動症患者好動的狀態,容易形成依戀的關係。臺安醫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