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病情危急的「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MLD)罕病兒「潤潤」,在接受針灸治療後,運動及思考能力都明顯改善。購物專家俞嫻上高中的女兒潤潤在前年被診斷出罹患MLD,不但智力退化至學齡前,也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
治療末期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突然失效,原來是癌幹細胞在搞鬼!北榮與陽明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末期大腸直腸癌患者體內有一群癌幹細胞,若產生「對稱性分裂」的現象,會造成腫瘤惡化並加速轉...
大小朋友們,都別在游泳池裡「尿尿」了!美國普渡大學及中國農業大學團隊發表於《環境科技》期刊的研究指出,尿液中的「尿酸」會與游泳池水中高量的「氯」,引發化學反應,產生對呼吸道或神經系統有害的「氯化氰」及「三...
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國健署提醒「三高」患者,要小心腎臟病上身!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13日指出,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三高患者,罹患初期及末期慢性腎臟病的比例都較一般民眾高。台灣腎臟醫學...
美國罹患ADHD(注意力過動症)的成人劇增。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2008年至2012年之間,成人服用ADHD藥物的人數呈倍數增加,不過也有資料顯示,因為ADHD藥物有興奮劑的作用,可能有藥物濫用的情形...
「上帝有祂的恩典與領導,所以人生不應該以追求財富為目標。」前國衛院長「血小板先生」伍焜玉,12日出席描述其奮鬥歷程的《伍焜玉傳》新書發表會時表示,從事研究工作的薪水雖遠不如當醫師,但堅持在學術領域發展,卻...
「挫折、失敗、痛苦,都是過程,相信下一段生命會更好,人生就不覺得那麼苦了。」前國衛院長「血小板先生」伍焜玉在《伍焜玉傳》中,如此描述他的「哲思」。在他的新書中描繪說,伍焜玉出身寒微,卻放棄開業行醫的賺錢機...
癌症長期居10大死因之首,肝癌更是「男性殺手」,連國父也因肝癌逝世!國內肝病醫療權威、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12日感觸地說,為了紀念國父,決定更積極推動肝病教育及篩檢。即日起展開為期1個月的「保肝月」,...
老年人需要攝取更多蛋白質!日本最近的研究指出,男性多食用動物性蛋白質,心智功能退化的風險可降低39%。研究員表示,老化會降低人們攝取蛋白質的能力,因此,老年人需要攝取更多蛋白質,尤其推薦魚類蛋白質,可帶來...
引發躁鬱症的基因,竟有5組之多!德國波昂大學人類遺傳學團隊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新發現2組可能造成躁鬱症的基因,其中「ADCY2」基因與神經訊號的傳導有關;研究人員認為,這解釋了為何躁鬱症患者部...
吃得聰明,有助減輕壓力。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沉重壓力有如家常便飯,不少人壓力來襲而拚命狂吃,結果肥了一圈。醫師指出,上班族精神壓力過大,容易產生「壓力型肥胖」,吃甜食雖然可以短暫產生愉悅效果,但並不持久...
監獄受刑人納入歐巴馬健保,每年可省下百萬美元!俗稱「Obamacare」的歐巴馬健保法擴大民眾納保範圍,提供所有美國人都能夠負擔的健保照顧,並從2014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許多州立監獄也紛紛為受刑人納保...
磁振掃描(MRI)與正子造影(PET)二合一,大幅提升診斷準確性!台大醫院巨資引進「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系統」(MR-PET),既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單次檢查過程中同步取得2種影像,也...
對「幹細胞」研究的突破感到興奮的人可能要失望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小保方晴子,曾於今年1月30日在學術界頂尖期刊《自然》發表「STAP多能幹細胞」研究,震驚全球,但最近陸續遭質疑論文圖片有「錯植」情形...
尚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的嬰幼兒,近期切勿前往中國、日本、越南、菲律賓及新加坡等國家。疾管署11日指出,上述鄰國近來麻疹疫情頻傳,民眾應避免讓家中1歲以下的嬰兒,或是未接種MMR疫...
準廚師不能沒有基本功!勞動部自今年起取消丙級廚師考照前講習,引發外界質疑恐造成食安問題,連名廚「阿基師」鄭衍基都覺得「有點擔心」;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張瑞雄建議,政府若想幫民眾節省衛生講習報名費,又不希望食安...
「『藥品三同』政策可暫緩3個月實施,讓醫藥界再討論。」衛福部健保署長黃三桂10日同意立委江惠貞提出的臨時提案,延後實施藥品「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的三同政策,但堅持最久只能暫緩3個月,再延長恐影響健保每...
衛福部食管署派出「秘密客」,針對宣稱「大骨熬湯」的火鍋業者,檢驗其湯頭動物性蛋白質含量,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百家火鍋店食材及鍋底查驗。食管署長葉明功10日宣布,要委外採取「秘密客」方式,到各知名「鍋類」餐廳...
「參與醫美認證不踴躍的原因,是條件嚴格,許多醫美機構因此打退堂鼓。」衛福部自2013年起力推「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無奈業界冷眼以對,1年多來全台近8百家醫美機構,僅有27家通過認證。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指...
男女大腦天生一樣?英國一神經科學專家指出,男女天生擅長的技能一樣,但因為從小被灌輸一些刻板觀念,如女性擅照護,男性擅長數學,造成日後能力發展的差異。專家表示,人們的大腦就像肌肉,愈常練習某一能力,就愈能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