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吃1顆粽子,2個禮拜後可能多出1.5公斤體重。」衛福部國健署長邱淑媞27日公布28款由各地衛生局輔導餐飲業者、醫院、農會推出的「健康改良粽」時表示,若擔心吃粽子熱量超標,食用前可先吃蔬果並搭配綠茶...
精神疾病比身體疾病更危及人類平均壽命!牛津大學針對精神疾病的平均壽命做比較發現,精神相關疾病者平均減壽高達20年。牛津大學精神病理學系博士菲茲爾解釋,精神病患者通常會伴隨藥物、酒精濫用等高危險行為,增加罹...
菸、酒、檳榔、麻辣鍋,都是造成食道周圍細胞癌化的「危險因子」。北市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26日公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食道癌認知調查報告指出,2成民眾同時有抽菸、喝酒習慣,近四分之1民眾有胃食道逆流症狀...
「人人都會生病,都需要良好的醫院和醫生!」今年6月26日全球最具規模的「全球觀光醫療暨保健會議」,將首度來台舉辦。外貿協會秘書長黃文榮指出,台灣多年來向外推展優良醫療服務的努力,終於獲得青睬,將利用保健會...
隨著氣溫日益升高,蕁麻疹患者發作比例也增加。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26日出席《慢性蕁麻疹》衛教手冊發表會時表示,春夏交替之際蕁麻疹患者門診比例都增加約2成;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解釋,除海鮮、酒精外...
久坐、活動少、體能差導致肥胖,可能是引發兒童氣喘的關鍵原因之一。台大公衛所團隊發表於《美國呼吸照顧醫學期刊》的研究,透過追蹤近3千名國小學童的生活作息與健康狀況後發現,久坐時間長及體適能表現較差的兒童,容...
該如何區分大腦功能正常老化或失智症造成的退化,一直是臨床上的燙手難題。美國伊利諾大學團隊日前於《神經心理學》期刊發表一套全新的認知功能測驗,透過辨認簡單的圖像組合,就能區分正常受試者與輕微阿茲海默症患者的...
睡前不吃東西睡不著、半夜爬起來繼續吃的「夜食症候群」,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 夜食症候群過去被認為由精神壓力引發的睡眠障礙,以及內分泌失調所致;患者白天進食量少,甚至不吃也不會感到飢餓,但「越夜越想吃...
藉由抑制免疫反應緩和牙齦發炎情形,可望避免嚴重牙周病造成牙齒鬆脫的狀況。美國賓州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免疫學期刊》的研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抑制免疫系統中負責引起發炎反應的「補體」系統,可減輕牙周疾病常見的...
瘧疾疫苗乍現新希望!據《科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科學家在坦尚尼亞數百名兒童身上發現了一種自然抗體,能夠將瘧原蟲「囚禁」在紅血球內,阻止牠在寄主體內擴散。目前科學家投入小鼠實驗的成果相當正面,未來可望進...
「藥師是否得支援各醫療院所,醫界與藥界應各退一步,否則修法永無結果。」立委田秋堇、徐少萍、黃昭順等人22日在《藥師法》修正案公聽會上呼籲各界儘快達成共識。由於《藥師法》涉違憲必須修法,藥師公會與衛福部認為...
「藥師反對修《藥事法》開放中藥材管理人員為民眾調配中藥,我們也不稀罕。」中藥公會全聯會22日串聯全台百餘名公會代表,至衛福部及立法院陳情並提出行政訴訟,要求衛福部重啟中藥商國家考試,讓合格者得以執行中藥材...
自海外郵寄回國的食品,若超過一定數量必須報關,食藥署自7月起提供「郵包查驗手續通知單」,供收件人在辦理「報、查驗」手續前瞭解相關作業流程。 食藥署自2010年開始辦理民眾自用郵包查報驗申請作業,例如...
食藥署22日公布全台衛生局針對乾香菇、栗子、鹹蛋黃、剝殼竹筍、菜脯、蝦米等6類粽子食材稽查結果,檢驗項目包括農藥殘留、漂白劑、防腐劑是否超標,以及是否含有違法著色劑。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表示,在2...
「店家主動留住『形跡可疑』的長者,很可能就因此幫助了走失的失智症患者。」失智症協會21日呼籲全台商家投入「瑞智友善商家」行列,目前已有寶島眼鏡共330家門市與數十家水電行、機車行等商家響應。失智症協會秘書...
我國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成果又更進一步。衛福部長邱文達19日率團前往瑞士日內瓦參與第67屆WHA,並在當地時間21日上午發表有關氣候變遷對台灣國民健康造成影響之報告。邱文達上台前接受越洋連線採訪時表...
量測血壓務求精準,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恐影響高血壓患者用藥安全。台北榮總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21日出席「世界高血壓日」衛教宣導活動時表示,量血壓前半小時抽菸、喝酒、喝咖啡、未至少休息5分鐘,以及測量時...
「不能接受中藥商執照大放送!」藥師公會全聯會將於21日前往衛福部中醫藥司遞交陳情書,並安排「路過」行政院,抗議院會上週通過的《藥事法》修正案。藥師全聯會秘書長曾中龍表示,該草案開放未經藥學系、完整藥理學教...
7月1日將開始嚴格管制「室內空氣品質」!環保署表示,7月開始,針對公家機關、醫院、學校、圖書館、社福養護機構等466個公共場所進行法制列管。醫師指出,室內空氣品質差會造成氣喘、過敏、皮膚乾癢等症狀,包括常...
青壯年長期為下背部疼痛所苦,要小心是否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陳德源20日出席「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活動時表示,該疾病症狀包括下背及腳跟疼痛,患者常選擇忍耐,或誤認為運動傷害,因而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