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不佳 老人小孩要多活動

賴義中 2014/06/08 15:20 點閱 2566 次
臺大醫院8日舉行119週年院慶義診活動,不少老人前來做體適能和骨質密度檢測。(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臺大醫院8日舉行119週年院慶義診活動,不少老人前來做體適能和骨質密度檢測。(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體質不佳,老人、小孩要注意!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醫事部主任韓德生提醒,停經後、缺乏運動和內分泌失調的中壯年人,是低骨密度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篩檢,掌控健康狀況。北護分院小兒部醫師朱麗雯則指出,現代學齡前小孩活動機會少,家長應鼓勵小朋友多做家事,勞動健全體能。

臺大醫院8日舉行119週年院慶義診活動,分別在台北市萬華406廣場及雲林縣土庫商工活動中心舉行。

韓德生表示,許多年長者認為健檢只要抽血就足夠,往往忽略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和心肺功能等5項體適能指標。他說明,肌力不足的老人可能會導致心臟或呼吸系統問題,肌耐力不佳容易走路不穩或跌倒,身體組成指數不佳則是三高危險群,老人可透過前屈、握力、步速等測試,瞭解自己體能狀況。

根據衛生署2008至2011年調查,我國有75%民眾有骨質問題,其中31%患有骨質疏鬆症,45%有骨質流失現象,其中停經10年以上、久居家中而欠缺運動和內分泌失調的老人,是低骨質密度的高危險群。韓德生說,骨密度在40歲高峰後就會衰退,老人應每日攝取充分鈣質,並建立良好飲食、作息和運動習慣。

北護分院在現場提供全套義診服務,使用超音波儀器為民眾測量腳踝密度,若顯示出的DXA骨密度指數在0至-1間即屬正常;若在-1至-2.5間是潛在危險群,須接受保養建議;若高於-2.5即為低骨密度族群,應立即安排掛號,詳加檢查骨質狀況。韓德生說,多數問題都已有學名藥因應,藥費1個月僅需1千餘元。

朱麗雯指出,由於生活習慣改變或家長外出工作,有不少2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運動不足,出現兒童肥胖或肌肉協調失衡的狀況。她說,若孩童體能狀況或身體協調性不佳,未來可能導致不善書寫、運動笨拙、自我照護能力較差等問題,甚至成為孩子構築人際關係的障礙。

在現場的仰臥起坐、身高體重、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等測試中,有部分兒童表現不佳,朱麗雯提醒,家長除應隨時注意孩童體能狀況外,也可分配擦地、摺衣服、洗碗等簡單家事給小朋友做,用家務勞動培養孩子基本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