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醫生都要千里迢迢地跑到高雄,所以我打從一開始就決定回屏東為鄉親服務。」部立屏東醫院家醫科主任李俊德自1979年至屏醫報到以來,服務逾35年;他11日獲頒衛福部「資深典範獎」時透露,自己雖是外科出...
「行萬里路對工作繁忙的醫師來說,幾乎不可能達成,感謝部立醫院給我這個機會。」桃園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厚全11日接受衛福部「特殊貢獻醫師」表揚時,回憶起10餘年來遠赴全球逾30國義診的經驗,認為最難忘的要屬2...
全台登革熱感染人數破萬,創歷史新高!衛福部疾管署11日宣布,今年登革熱病例累計達1萬6百例,入夏以來1萬3百多例中,逾97%發生在高雄。為遏止疫情蔓延,高市府祭出「引海水灌水溝」奇招,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
「能活到現在,要感謝國健署提供的子宮頸癌篩檢。」高齡78歲的吳奶奶在13年前,原本自認身體硬朗且停經多年,屢次拒絕衛生所邀她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提議,在護理人員鍥而不捨、持續鼓吹,還連絡兒子幫忙勸說下才受...
為抗議院方不肯加強醫護人員面對伊波拉病毒感染者的訓練,以及添購防護配備,美國北加州凱薩醫療機構旗下21家醫院、65家診所聘僱的1萬8千名護理師,11日起展開為期2天的大罷工。 全美護理師聯盟痛批,美...
「被寵愛」的幸福感,有助消除外在威脅帶來的恐懼及焦慮。 英國艾斯特大學團隊發表於《社會認知暨情緒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看到表達愛情、親情、友情或人類彼此照顧的圖片後,即便受到恐怖圖片或威脅...
近期氣候轉涼、日夜溫差大,「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增高。成大心臟血管科教授陳志鴻表示,全台約有20萬人有心房顫動問題,80歲以上中風者更有4分之1是由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學會理事陳龍指出,自律神經受氣溫變...
經過檢驗,頂新集團自越南進口的飼料油中,致癌物「戴奧辛」含量並未超標。衛福部食藥署及成大實驗室10日證實,檢方10月底自頂新屏東廠油槽抽取的檢體,戴奧辛含量符合國家食用油標準。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指出,食...
經歷「換肝」大手術的3位病友,在醫療團隊的鼓勵與陪伴下,成功克服呼吸不暢與幾乎走不動的困境,登上玉山主峰。促成這個「新肝寶貝移植團隊」攻頂玉山的馬偕肝臟醫學中心主任林俊昌表示,這3位換肝病友都在近3、4年...
基因改造農產品有助於健康?美國農業部通過一款基改馬鈴薯的商業種植申請,號稱可大幅降低油炸後的有害化學物質,減少食用薯條、洋芋片誘發癌症的機會,且強調是利用馬鈴薯的自體基因轉殖,而非使用微生物、動物基因「混...
大腸直腸癌患者在冬令適合進補、享用火鍋嗎?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家崙指出,化療、放療患者首重營養均衡及充足,因此只要食材新鮮、易於消化,腸癌患者適度食用含中藥材的補湯、藥膳並無不可。開業中醫師羅明宇...
年長者肌肉、骨質易流失,需靠運動補強。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指出,美、澳、港研究都證實,保持運動習慣,可增加脊椎骨、大腿骨及頸骨等部位骨質密度,並大幅降低因跌倒而骨折的風險。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楊...
年長者若行走速度變慢、握力減弱,恐已出現「肌少症」、甚至骨質疏鬆狀況。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楊俊毓指出,年長者若常扭不開罐頭、在綠燈轉紅前來不及橫越馬路,或在進廁所前就失禁,都可能是肌肉流失警訊。林口長庚新陳...
病毒、寄生蟲及腸道細菌,竟會影響人類的行為。《德國之聲》報導,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跨物種傳染的病毒「ATCV-1」,可由綠藻傳染給人類,進而影響感官知覺。而貓隻身上寄生的弓漿蟲,則會影響人類社交行為。腸道中...
黑心油風暴愈演愈烈!衛福部食藥署5日指出,北海油脂公司以飼料油混充食用油製成的菜包、油蔥、意麵、內餡、肉鬆、雞塊、排骨酥等產品,已累計達38項,下游廠商需在7日午夜前完成下架作業。全台包括桂冠、統一超商、...
波灣戰爭流毒無窮,許多參戰軍人出現易疲倦、頭痛、皮疹、睡眠失調、腸胃不適、認知功能退化、憂鬱、關節及肌肉痠痛等症狀,研究顯示,患者服用近年來被視為保健及美容聖品的「Q10」,有助緩和症狀。 在199...
若常感到腰痠背痛,未必是姿勢不良所致,很可能是身體正在提醒您:該戒菸了!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人腦圖譜》期刊的研究指出,吸菸者出現慢性背部疼痛症狀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3倍。而好消息則是,戒菸可使背...
氣候漸轉濕冷,民眾常會使用紅外線燈來舒解關節或腰背痠痛,衛福部食藥署醫材組簡任技正林美智提醒,紅外線燈屬於第2級醫療器材,因此凡是在網路上販售都屬違法。台大物理治療中心主任曹昭懿指出,紅外線燈只能暫時緩和...
「彰化二水老人比例逾2成,卻沒有半家醫院、護理之家或長照機構,自然就由衛生所來照顧大家。」二水鄉衛生所護理長張靜容4日代表領取「高齡友善健康照顧機構優良獎」時指出,所內雖然只有護理師5人、醫師1人,及課員...
年長者常因等待看診、排隊做檢查而弄得身心俱疲,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要營造「高齡友善就醫環境」,未必需要花大錢整建病房或設備,有時調整既有作業流程,就能讓高齡患者「賓至如歸」。像新光醫院讓80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