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社論〉居住正義跳票 住宅政策應強制登錄

醒報編輯部 2022/10/05 12:01

內政部長徐國勇日前曾讚許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引爆立委、學者及社運團體的怒火。 內政部身為住宅政策的中央主管機關,強調地政在於落實居住正義,營建業務要落實8年20萬戶社會住宅...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58》燃燒自己,照亮孩子

王建煊 2022/10/05 12:00

「每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世界上母親最偉大」,這樣的話,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同意的。但是這幾年我做公益慈善事業,接觸身心障礙的人機會增多,我要說:「世界上母親最偉大,但身心障礙者的母親更偉大。」...

媒體風骨的堅持 媒體、政府應共同守護

知秋 2022/10/04 18:02

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剛剛落幕,鏡電視一舉拿下了短影片首獎、優勝獎還有長影片人氣獎,得獎的記者在致詞時,原本該是歡天喜度,但上台講著講著卻一度哽咽,還希望外界不要戴著有色眼鏡來看鏡電視同仁的努力。 ...

〈社論〉莫忘鄭南榕名言:「人權是爭取來的」

醒報編輯部 2022/10/04 11:04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世界新聞出版協會將於明年6月下旬,在台北舉辦「第七十四屆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將是台灣媒體界一大盛事。然而,在台灣談新聞自由,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因為執政者掌握國家資源,介入媒體經營,干涉...

《蕭旭岑談音樂》《花樣年華》的圓舞曲

蕭旭岑 2022/10/04 11:02

上次我們談到大導演庫柏力克,在遺作《大開眼戒》用了蕭士塔高維契《第二號爵士組曲》當中的〈第二號圓舞曲〉,強大影像加乘效果下,賦予樂曲嶄新的生命。 今天我們要來談,另外一首用於電影的華爾滋圓舞曲,它是...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57》生女不美父之過?

王建煊 2022/10/04 10:16

我太太從前常跟她爸爸撒嬌:「生女不美父之過。」因為人家都說她長得像父親。其實人長得美不美,這是上天所賜,怪不了自己,也怪不了父母。無人可怪的事,怨天尤人,甚或自暴自棄,鬱鬱終日,皆非智者的做法。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56》你耳聰目明嗎?

王建煊 2022/10/03 16:40

大音樂家貝多芬發現自己聽力已衰退,即將成為聾子時,非常的沮喪。後來寄居在一友人家養病,無意間發現友人之子約十歲左右,是個盲人,但卻十分活潑可愛,並未因為眼睛看不見而怨世悲傷。這給貝多芬很大的鼓勵,得以再站...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55》享受無中之有的喜悦

王建煊 2022/10/03 16:39

我們常常用「無中生有」來形容別人的憑空捏造,把明明沒有的事,說得繪影繪聲,使人信其有。這種故意陷害別人的無中生有,當然不可取,應予譴責。但是,「無」中是不是一定不能產生「有」呢 ? 那倒不一定。很多場合,...

〈浮生歲月〉人生幸福習題

朱全斌 2022/10/03 16:22

嬰兒潮世代的我,出生於戰後百廢待舉,經濟成長的年代,能夠維持生計,逐步提升自己跟家人的物質生活,是我輩人生首要追求的目標。在選擇就業方向時,以符合興趣為主的固然有,更多人是以能否賺到錢為考量。 ##...

〈梁良談影〉人類正走向毀滅的邊緣?—核戰電影的警示

梁良 2022/10/03 14:55

說實在,人類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只要掌握核武器的政治狂人或是恐怖份子,一時心血來潮把發射核彈的按鈕按下去,數以億計的人命便會灰飛煙滅,整個地球也會跟著遭殃! 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一般...

〈社論〉開放國門 政府準備好了嗎?

醒報編輯部 2022/10/03 14:38

本月13日起開放國門,入境0+7免居家隔離,每週入境15萬人次,卻排除了最大客源的中、港、澳地區,且將自主防疫責任推給旅行社。台灣觀光旅遊已連續衰退8年,競爭力快速下滑,如何振興觀光旅遊市場,政府準備好了...

那封推薦信改變了我一生(小野)

小野 2022/10/03 14:19

—獻給那個已經消失的時代和陽明醫學院 安妮和路得從高中到大學都是同班同學,但是家庭背景和個性很不一樣。安妮本來的名字就是叫做安妮,爸爸是個工程師,家境優渥,也養成她優雅閒散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

《教育停看聽》學生實習是訓練的必須 還是廉價勞工?

張瑞雄 2022/10/03 14:15

實習是大學求學生涯的重要一環,實習的價值不言而喻,它讓學生了解職場的進退應對,建立學生的人脈和專業人際網路,並幫助學生測試是否適合未來的職業生涯。 ##廉價勞力的實習 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這...

〈社論〉股市及匯率雙挑戰 央行、金管會應速穩定大局

醒報編輯部 2022/10/02 12:44

台灣股、匯9月雙貶,新台幣單月貶值1.308元,貶幅4.12%,創11年以來單月之最,央行宜主動與外資柔性溝通,阻止炒匯或套利。另台股季缐連3黑,跌勢不止,金管會祭出限空令,措施溫和,是否能有效止跌,有待...

〈政經微言〉鏡電視案影響深遠 不可不查

醒報編輯部 2022/10/02 12:43

何策(資深媒體人) 鏡電視董事長裴偉在股東會三段錄音檔表示,已透過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及其心腹洪耀福等人,向通傳會(NCC)主委施壓,發給鏡電視執照。全案經吹哨人檢舉,引起軒然大波,司法機關應立即...

王建煊/《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81》我們可以善用的軟實力

醒報編輯部 2022/10/02 12:41

1989年著書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觀念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2010年12月8日曾在總統府月會以 「國家未來的實力」(The Future of Power...

媒體與監管單位全面失控 台灣民主走得下去?

知秋 2022/09/29 15:34

周玉蔻事件在台灣持續延燒,看熱鬧的人看的是名嘴吵架、政治人物選情跌宕,看門道的要問的,卻是號稱第四權的媒體內部控管,與做為外部管制的機制全面失靈。 媒體對於多元社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在台灣民主化後,...

〈地球氣候〉回應世界氣象組織呼籲 應加強氣候因應能力

2022/09/29 12:32

極端氣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在生態系統、社會安全、經濟發展各個層面衝擊全球,每個國家都需要利用科學資訊,結合在地的傳統智慧,採取有效的因應。 ##氣象組織新版報告市警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本月1...

世道日下、各自珍重

杜震華 2022/09/29 12:32

數月前大動了喉癌手術、剛完成化療的好友陶在樸教授,發了貼文給我,即將啟程赴重慶養病長住。 驚訝之餘,一股淡淡憂傷湧上了心頭。此去,相見不知何年何月,甚至不知能否再見。而我,是否已到了要經常面對好友生...

〈社論〉外資對台海失信心 連續賣超3年堪憂

醒報編輯部 2022/09/29 12:32

台灣股市重挫不止,產壽險公司因防疫險慘賠及淨值風暴,陷入財務危機,外資又連續賣超台股已近3年,資金紛紛匯出台灣,外銀則正評估戰爭風險,或撤離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院表示,如外資撤出嚴重,不排除外匯管制,...